基于六方氮化硼大尺寸单晶的深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540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85293.4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高伟 邰家劲 殷红

    Abstract: 一种基于六方氮化硼大尺寸单晶的深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衬底;粘合剂,旋涂于衬底上表面;六方氮化硼大尺寸单晶,覆盖于旋涂有粘合剂的衬底表面;一对电极,部分覆盖于六方氮化硼大尺寸单晶上表面。本发明通过大面积、高质量、厚度适中的六方氮化硼大尺寸单晶,制备出在深紫外区拥有高响应速度,高开关比,高光谱选择性的深紫外光电探测器。该探测器在空间光通讯,军事预警探测,臭氧层空洞监测,以及航空航天领域拥有重大应用前景。

    基于立方氮化硼厚膜的MSM型深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1075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0588559.6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殷红 刘彩云 高伟

    Abstract: 一种基于立方氮化硼厚膜的MSM型深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制备方法,包括:衬底;氮化硼缓冲层,位于所述衬底之上;立方氮化硼厚膜,位于所述氮化硼缓冲层之上;一对电极,分别叠置于所述立方氮化硼厚膜之上。本发明利用立方氮化硼超宽禁带的电子学特性和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等显著的材料性能优势,将其作为光吸收层,能够直接获得器件在深紫外区的光电响应,暗电流低、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本发明的MSM型深紫外光电探测器可应用于高温高压、高能量辐射和腐蚀性的极端环境中,在航空航天,信息通讯领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发明可直接制作在硅基衬底上,可与现有硅基工艺兼容,有利于器件集成,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产业化。

    一种海胆状氮化硼纳米球-纳米管分级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5146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1910857581.3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殷红 孙晓燕 高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胆状氮化硼纳米球‑纳米管分级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分级结构包括氮化硼纳米球及由球状中心发射出来的氮化硼纳米管。所述方法包括: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分散剂和石墨烯,经超声、磁力搅拌处理后形成稳定分散液,再加入氧化硼,在指定温度下恒温搅拌至泥浆状,真空干燥后得到前驱体;将所得前驱体置于真空管式炉中,在氩气气氛中持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再通入氨气进行反应,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初步产物,经处理后可得到海胆状氮化硼纳米球‑纳米管分级结构。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不需要任何金属催化剂,制备的氮化硼纳米分级结构纯度高、结晶性好、形貌均一、结构稳定、比表面积大,在功能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多面体状硒化钛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9747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166131.7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多面体状硒化钛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将钛粉、硒粉以化学计量比均匀混合后压制成片,放入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放电装置内竖直放置的阴阳极之间。在水冷系统和氩气氛围的保护下将气压升至30‑40kPa,设置反应电流为100‑120A,阴阳两极起弧反应。冷却钝化后,在顶盖处收集到的黑色粉末为50‑200nm多面体状硒化钛纳米晶。本发明制备的多面体状硒化钛纳米晶可作为某种特定的场发射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

    一种深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5162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66042.7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电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深紫外光电探测器,包括介质绝缘衬底、设置在介质绝缘衬底表面的光敏层以及设置在光敏层相对的两端的两个电极;所述光敏层包括六方氮化硼薄膜以及附着在六方氮化硼薄膜部分表面上的表面等离激元结构,所述六方氮化硼薄膜与介质绝缘衬底接触,其中一个电极设置在没有附着表面等离激元结构的六方氮化硼薄膜表面,另一个电极设置在附着有表面等离激元结构的六方氮化硼薄膜表面;所述表面等离激元结构包括金属纳米颗粒或半导体纳米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深紫外光电探测器暗电流极低,对深紫外光响应度大。

    基于六方氮化硼纳米片-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2710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104267.X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六方氮化硼纳米片‑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六方氮化硼纳米片‑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电催化材料,利用水热合成方法,使复合材料产生大量的缺陷位点,再利用冷冻干燥法,使其产生平面异质结构,通过六方氮化硼纳米片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层间缺陷位点耦合作用,有效降低反应过电位,提高电催化效率,且稳定性佳,可作为无金属催化剂应用在电催化氧还原反应中。

    氮化硼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2257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60755.3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氮化硼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滤膜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硼酸与三聚氰胺溶解于水中,搅拌,升温至水完全蒸发,得前驱体;2)将上述前驱体干燥后,在含氨气的混合气氛作用下,结合程序升温,进行烧结反应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多孔氮化硼纤维;3)将上述多孔氮化硼纤维与水混合得悬浊液,然后分散于滤膜基底上,得氮化硼薄膜。本发明所得多孔氮化硼薄膜主要用于分离和过滤等处理中,过程中制得的多孔氮化硼纳米纤维呈现超亲水性并提供大量的吸附活性位点,使滤膜在无额外压力驱动的条件下就具有快速高效的分子分离能力。此外,所得氮化硼3D薄膜具有热学及化学稳定性能,可在极端条件下工作并可实现简单再生。

    一种可控制备火柴棒式纳米氧化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249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353034.1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高伟 彭钰佳 殷红

    Abstract: 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实验方法,公开了一种可控制备火柴棒式纳米氧化铟的方法,涉及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实验方法如下:在双温区管式炉的第一温区放置反应源铟粉,第二温区放置蘸有粒度均匀纳米金颗粒的硅片;实验开始时将管式炉炉内抽为真空,通入氩气直至反应温度改通氧气,实验结束后关闭氧气通入氩气,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氩气取出样品。本发明实验方法简单,实验方法可控制备出不同尺寸的火柴棒式纳米氧化铟,火柴棒式纳米氧化铟的头部直径范围在20‑70nm,身体部分直径范围在25‑70nm,火柴棒长度范围在50‑400nm。

    一种蘑菇球状碳化铌微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3720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811598065.5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此发明涉及一种蘑菇球状碳化铌微晶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制备方法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放电法;制备条件是高温低压;制备过程是将摩尔比1:1的高纯碳粉和铌粉均匀混合研磨压片,放入直流电弧反应腔室内,调整好阴阳两极距离,在特定条件(氮气、气压10‑40kPa和电流85‑95A等)下起弧、反应、冷却钝化后,既在阳极石墨锅下沿处获得直径2‑6μm的蘑菇球状碳化铌微晶。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耗材少、重复性高,同时又能保证样品产率与纯净度。制备的蘑菇球状碳化铌微晶形状规则、尺寸均一,可用作某些特定的场发射阴极材料,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