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8827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332091.9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错梯形凸起的微阵列散热器,包括微通道,所述微通道为上基板,下基板以及侧围板组成封闭的矩形腔体,所述微通道包括进口段,出口和换热段,所述进口段上部设有进流口,所述出口段上部设有出流口,所述换热段的上、下部设有交错排列的梯形凸起肋片,且换热段的上、下表面均为电子元件贴合面,本发明通过上下交错梯形凸起的微阵列让流体充分扰动,诱导产生纵向涡与流向涡,流体的流线在整个通道内变成螺旋形,螺旋流线有利于涡的产生,会中断热边界层且凸块阵列引起的冷却面积增大,增强换热,使得元器件表面温度更加均匀,温度控制更加好,可以处理较高的芯片热通量,具有非常好的综合换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44006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30711.X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钨化钼耐蚀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镁合金置于气氛炉中,控制气氛炉炉温160~200℃,保温1~2小时;2)磁控溅射工作腔抽至背底真空度为2×10-7 Torr,溅射气体为氩气且溅射时真空度不低于3×10-3 Torr;调节Mo和W溅射电压在300~500V,控制薄膜中Mo1-xWx中X值在0.2~0.8之间;镁合金待镀件转动速度为6RPM;控制溅射时间在20min~1500min,直至薄膜厚度达设计要求。本发明制作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艺控制自动化大规模连续生产;制备的Mo1-XWX(0.2
-
公开(公告)号:CN10933835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90927.2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106 , B23P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滚压强化处理轴外圆表面激光熔覆层的修复工艺,属于轴类零件修复并强化工艺,具体包括:为除去表面的杂质以使熔覆层与基体有较好的结合强度,先对要修复的轴表面进行第一次车削加工,除去一定量的外圆表层,随后进行激光熔覆,激光熔覆后轴的直径要略大于最终修复的轴表面直径,然后对熔覆表面进行第二次车削加工,最后进行超声滚压强化以形成最终的修复直径。本发明操作简单,修复层硬度高,修复层与基体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不会造成脱落;而且超声滚压后表层晶粒细小,且形成较大的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其疲劳性能,所述轴可以是矿山机械中起搅拌作用的搅拌轴。
-
公开(公告)号:CN106521589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611028212.6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制备镁合金块体样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镁空心棒处理、准负极准备、负极装配、电镀掺杂金属层、后处理工序。本发明针对样品组分控制要求,按组合化学设计了梯度组合陶瓷套层和四元分立组合陶瓷套层,用于负极装配。通过更换金属正极来控制掺杂金属的元素种类,通过控制电镀时间来控制金属元素的掺杂浓度。本发明可以快速的实现多组分、多浓度配比的镁合金设计,相比传统配料方式配置过程快速、准确,且全过程在负极电流保护下镁合金安全、无氧化及烧损现象。除镁合金外,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活泼金属、低熔点的金属块体的高通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596501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10323445.2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金属3D打印的多组分实时控制精密送粉系统,包括送粉机械系统、气路系统、电路系统、装置柜;所述的送粉机械系统包括并联式4个送粉器、混粉器、送粉管、四路分粉器、送粉头、流量监测器;所述的气路系统包括送粉器气路和送粉管气路;所述的电路系统包括送粉机械系统控制电路、气路系统控制电路、真空系统控制电路;所述的装置柜,上部为带密封件的有机玻璃罩,中、下部为普通装置柜,承载气路和电路系统。本发明可实现多组分送粉实时调节;适应多粒径范围送粉;完全能满足金属3D打印的多组分实时控制的精密送粉要求。本发明还可广泛用于以粉末喷射为原理的成型技术中,满足如冷喷涂、热喷射等成型技术的送粉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52158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28212.6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5/42 , C23F3/03 , C23G1/24 , C25D3/22 , C25D3/38 , C25D3/54 , C25D5/10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制备镁合金块体样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镁空心棒处理、准负极准备、负极装配、电镀掺杂金属层、后处理工序。本发明针对样品组分控制要求,按组合化学设计了梯度组合陶瓷套层和四元分立组合陶瓷套层,用于负极装配。通过更换金属正极来控制掺杂金属的元素种类,通过控制电镀时间来控制金属元素的掺杂浓度。本发明可以快速的实现多组分、多浓度配比的镁合金设计,相比传统配料方式配置过程快速、准确,且全过程在负极电流保护下镁合金安全、无氧化及烧损现象。除镁合金外,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活泼金属、低熔点的金属块体的高通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301456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497721.9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22C47/06 , C22C47/08 , C22C101/10 , C22C121/00
Abstract: 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纳米管、金属粉末按1:2~1:30的质量比例混合放入球磨机里球磨0.5~24h,40~100目不锈钢筛过筛,再使用金属箔纸将混合料包好,放入模具中压制;将镁基体材料完全溶化后,对熔体进行精炼除气除渣,然后使用钟罩将碳纳米管/金属粉末预制块体压入镁基体材料熔体中,至预制块体完全熔入镁或镁合金液,700~780℃、100~15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0.5~10分钟,调整熔体温度到浇铸温度,浇铸制得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坯锭,其中碳纳米管占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含量为0.1~5wt.%。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流程短,碳纳米管颗粒在基体中分布均匀,性能优异,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规模制备高性能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780230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66860.8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检测领域,提出了一种适配不同介质界面贴合度的多模态共振检测方法及系统,通过针对不同的材质界面,匹配设置初始敲击参数,以适配不同的材质属性和界面状态,提高对不同材质界面的适应性,又设计了一种多点自动化敲击规则,对不同敲击面曲度和不同部件形状进行敲击轨迹自适应生成,划分多个不同敲击区域进行多点敲击,以避免结构死角的影响,提高检测的适应性和准确性,再通过时空同步注意力算法对多模态数据进行特征增强,以在时间导向和空间导向上进行多模态数据特征的同步匹配,排除材质的复杂结合或复合方式的干扰,也排除了检测环境的噪声干扰,提高整体识别的准确性,本发明提高了不同介质界面贴合度检测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6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07886.6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导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导热镁合金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稀土导热镁合金以质量分数计包括0.1‑1%的Sb,且所述镁合金中具有α‑Mg、Al‑RE、RE‑Sb相,所述RE包括La、Ce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镁合金为Mg‑RE‑Al‑Mn‑Sb镁合金。本发明通过加入0.1~1wt%的Sb,能够在合金中析出RE‑Sb弥散相,细化α‑Mg,同时割裂、细化粗大Al‑RE相,综合提高镁合金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同时增加合金熔体流动性提高铸造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518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18903.4
申请日:2024-09-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钆钇中间合金净化熔剂,涉及金属熔体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镁钆钇中间合金净化熔剂适用于镁钆钇三元稀土镁中间合金的净化,具有与镁钆钇中间合金相匹配的密度体系,该净化熔剂易于与镁钆钇中间合金分离,且可有效去除镁钆钇中间合金中的非金属杂质与金属杂质、抑制稀土元素损耗、提高中间合金纯度,为生产高品质镁钆钇中间合金奠定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