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66131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215134.0
申请日:2013-06-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遗传转化方法,包括从外植体选择、愈伤组织诱导、悬浮细胞系建立、悬浮细胞植株再生及培养基筛选、激素调配、抗生素敏感性、培养条件等方面建立杨树悬浮细胞系为受体的遗传转化技术系统,本发明以悬浮细胞系为受体农杆菌介导,通过建立生长迅速且细胞状态均一性好的悬浮细胞系,实现简便、快速的杨树遗传转化系统,为杨树转基因操作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357452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16987.X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12 , C07K14/435 , A61P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国白蛾天蚕素A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该美国白蛾天蚕素A基因的DNA序列如SEQID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本发明首次从美国白蛾中克隆的天蚕素A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获得其表达蛋白,依据该蛋白序列,首次用化学方法合成C末端酰胺化的美国白蛾天蚕素A抗菌肽,采用琼脂糖孔穴扩散法测定合成抗菌肽美国白蛾天蚕素A抗菌肽对大肠杆菌E.coliK12D31和农杆菌AgrobacteriumEHA105的抗菌活性,具有很强的抗细菌活性,在抑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823360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210357312.9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除加拿大紫荆种子休眠的方法,采用始温为80℃热水浸种,剩余硬粒再反复用70℃热水浸种至种子充分吸胀,然后用500mg·L-1的赤霉素浸种24h,此处理可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71%。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种子休眠的解除并使其萌发,为加拿大紫荆播种育苗前种子的预处理以及室内种子的质量检验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手段,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870525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57063.3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验加拿大紫荆种子质量的方法,先切开种皮,再将种子置于铺有脱脂棉的发芽床上缓慢吸水至充分吸胀,将已充分吸胀的种子用450-550mg·L-1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0-24h,然后将种子放在25℃光照培养箱中培养14d,检查发芽情况。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种子休眠的解除并使其萌发,为加拿大紫荆播种育苗前种子的质量检验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手段,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823360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57312.9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除加拿大紫荆种子休眠的方法,采用始温为80℃热水浸种,剩余硬粒再反复用70℃热水浸种至种子充分吸胀,然后用500mg·L-1的赤霉素浸种24h,此处理可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71%。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种子休眠的解除并使其萌发,为加拿大紫荆播种育苗前种子的预处理以及室内种子的质量检验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手段,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390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791218.7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望春玉兰MbiPTS基因及其在鉴定、合成和/或提高望春玉兰中小白菊内酯的应用,所述望春玉兰MbiPTS基因的CD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首次发现望春玉兰根皮中控制小白菊内酯合成关键基因MbiPTS,当MbiPTS基因ORF的第1057bp~1059bp位点之间有一个单碱基A缺失时,导致MbiPTS基因发生移码突变,在1065bp出现TAA终止密码子,蛋白翻译提前终止,则该望春玉兰不含有小白菊内酯。该位点的检测可用于鉴定望春玉兰中是否含有小白菊内酯。将望春玉兰MbiPTS基因过表达载体注入不含有小白菊内酯的望春玉兰的下胚轴可恢复小白菊内酯的合成,为提高望春玉兰根皮小白菊内酯含量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298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106735.6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细胞器泛结构组装及统计不同构象频数的方法,属于生物信息领域。该方法先对植物样本进行HiFi测序,利用Jellyfish和Genomescope软件对HiFi数据进行植物基因组大小评估;然后利用Flye对HiFi测序数据进行基因组组装,获得Contigs序列以及Contigs的初始装配文件;在通过利用Blastn将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保守蛋白序列和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比对到所有Contigs的序列等步骤,实现植物细胞器泛结构组装,并统计不同构象频数。结果证实:本方法在组装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优于现有的细胞器基因组组装器,且只需要1×HiFi测序数据就可以获得完整的植物细胞器基因组。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7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2474.9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组培苗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计数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杨树组培苗内生菌的分离鉴定方法,以山新杨组培苗3个不同器官组织为样品,采用组织匀浆法分离纯化得到山新杨组培苗的内生菌株;采用电镜观察和革兰氏染色法对分离纯化得到的内生菌株进行形态鉴定,最终鉴定出3株单一内生菌株SX‑1、SX‑3、SX‑18;将鉴定得到的单一内生菌株SX‑1、SX‑3、SX‑18进行分子鉴定,最终将所述菌株SX‑1鉴定为乙酰微小杆菌;将所述菌株SX‑3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将所述菌株SX‑18鉴定为类芽孢杆菌。
-
公开(公告)号:CN1175583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612769.4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16B20/20 , C12Q1/6895 , C12Q1/6869 , C40B40/06 , C40B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美洲黑杨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杨树的生物育种领域。本发明利用大规模杨树群体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鉴定多态位点,并通过设定最大缺失率、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以及哈德温伯格平衡等检验参数,筛选出具有高质量的SNP位点。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与生长材性等重要经济性状显著相关的功能位点,最终开发出适用于杨树重要经济性状的40K SNP育种芯片。本发明不仅设计了一种高效、低成本、高精度的基因分型芯片,而且显著提高了杨树重要性状的基因组选择育种准确度。因此,本发明能够提高林木早期选育效率,加速林木良种选育进程,为林木良种选育提供了高效的分子育种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育种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3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02071.5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山新杨微管蛋白PdbTUBG基因及其敲除载体和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山新杨微管蛋白PdbTUBG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敲除系统包含SEQ ID NO.3‑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以山新杨组培苗幼嫩叶片为材料,通过克隆得到山新杨微管蛋白PdbTUBG基因,在此基础上构建其敲除载体CRISPR/Cas9,转入山新杨中,得到抗性转基因植株。与山新杨野生型组培苗(WT)相比,山新杨抗性转基因植株组培苗(#104、#107、#111、#176)茎部生长发育延缓,植株出现矮化的现象,但根系中侧根生长得到显著的增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