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04157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742915.X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掘氏疫霉菌的LAMP检测引物组合物及其LAMP检测试剂盒和LAMP检测方法。该LAMP检测引物组合物由正向内引物FIP、反向内引物BIP、正向外引物F3、反向外引物B3和反向环引物LB组成。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准确性高、特异性强、操作方便、实用性好、实现了恒温扩增,同时还为掘氏疫霉菌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可用于掘氏疫霉菌的高灵敏度快速检测,同时在病害侵染初期鉴定出病原物,能够对田间土壤中的掘氏疫霉菌进行检测。本发明对掘氏疫霉菌引起的疫病防治和对减少农药盲目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的环境污染也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37209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642888.9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香疫霉菌的LAMP检测引物组合物及其LAMP检测试剂盒和LAMP检测方法。该LAMP检测引物组合物由正向内引物FIP、反向内引物BIP、正向外引物F3、反向外引物B3和反向环引物LB组成。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准确性高、特异性强、操作方便、实用性好,在64℃等温条件下,能快速、方便、高效、高特异、高灵敏地检测到P.tentaculata,不需要复杂仪器,能较好满足对P.tentaculata的现场检测,为P.tentaculataa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可用于P.tentaculata的高灵敏度快速检测,同时也可用于发病田块中疫病的早期诊断和病菌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404157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42915.X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44 , C12Q1/6895 , C12Q253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掘氏疫霉菌的LAMP检测引物组合物及其LAMP检测试剂盒和LAMP检测方法。该LAMP检测引物组合物由正向内引物FIP、反向内引物BIP、正向外引物F3、反向外引物B3和反向环引物LB组成。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准确性高、特异性强、操作方便、实用性好、实现了恒温扩增,同时还为掘氏疫霉菌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可用于掘氏疫霉菌的高灵敏度快速检测,同时在病害侵染初期鉴定出病原物,能够对田间土壤中的掘氏疫霉菌进行检测。本发明对掘氏疫霉菌引起的疫病防治和对减少农药盲目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的环境污染也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372092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42888.9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44 , C12Q1/6895 , C12Q253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香疫霉菌的LAMP检测引物组合物及其LAMP检测试剂盒和LAMP检测方法。该LAMP检测引物组合物由正向内引物FIP、反向内引物BIP、正向外引物F3、反向外引物B3和反向环引物LB组成。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准确性高、特异性强、操作方便、实用性好,在64℃等温条件下,能快速、方便、高效、高特异、高灵敏地检测到P.tentaculata,不需要复杂仪器,能较好满足对P.tentaculata的现场检测,为P.tentaculataa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可用于P.tentaculata的高灵敏度快速检测,同时也可用于发病田块中疫病的早期诊断和病菌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114043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310034776.0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14 , C09K17/14 , C12R1/8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解磷青霉及其在促进马尾松生长中的应用,高效解磷青霉的分类命名为嗜松青霉(Penicilliumpinophilum)JP-NJ4,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NO:M2012167,保藏日期为:2012年5月14日,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该嗜松青霉JP-NJ4具有的优势包括:对难溶性无机磷酸盐:磷酸三钙(Ca3(PO4)2)、磷酸铝(AlPO4)、磷酸氢钙(CaHPO4?2H2O)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通过盆栽试验证实JP-NJ4菌剂接种马尾松苗可以明显的促进马尾松的生长。因此,该嗜松青霉JP-NJ4能为开发微生物菌肥提供优良的菌株资源,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827933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03532.3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性检测松材线虫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试剂盒的试剂包括:DNA提取液,松材线虫核酸恒温扩增反应液,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其中,阳性对照为含有松材线虫BxS1基因DNA片段的质粒,阴性对照为无菌双蒸水。该试剂盒利用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松材线虫,灵敏度可在每个反应体系中检出100拷贝;经过重复实验,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且对样本的检测仅仅需要2h就能完成,大大缩短检测时间;同时本试剂盒只需要1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操作过程,可一次性检测一个到数百个样本,这样也减少了人力的浪费;可以满足快速检测松材线虫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20368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91175.8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根辅助细菌芽孢杆菌及其在促进杨树生长中的应用,该菌根辅助细菌的分类命名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MY-DZ18,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是CCTCC NO:M2013125,保藏日期:2013年4月6日,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的芽孢杆菌MY-DZ18为植物根际促生细菌,能够促进两种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与劣味乳菇菌丝的生长;盆栽试验结果表明,MY-DZ18菌株分别与两种外生菌根真菌双接种显著提高了杨树根系的菌根形成率,促进了杨树的生长;MY-DZ18菌株对杨树溃疡病菌拟茎点霉、金黄壳囊孢以及苗木猝倒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均具有拮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114043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34776.0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14 , C09K17/14 , C12R1/8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解磷青霉及其在促进马尾松生长中的应用,高效解磷青霉的分类命名为嗜松青霉(Penicilliumpinophilum)JP-NJ4,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NO:M2012167,保藏日期为:2012年5月14日,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该嗜松青霉JP-NJ4具有的优势包括:对难溶性无机磷酸盐:磷酸三钙(Ca3(PO4)2)、磷酸铝(AlPO4)、磷酸氢钙(CaHPO4•2H2O)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通过盆栽试验证实JP-NJ4菌剂接种马尾松苗可以明显的促进马尾松的生长。因此,该嗜松青霉JP-NJ4能为开发微生物菌肥提供优良的菌株资源,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604860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26711.7
申请日:2012-02-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自松树根际土壤、高效溶解难溶性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多噬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应用。其分类命名为多噬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multivorans)WS-FJ9,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是CCTCC NO:M2011435,保藏日期:2011年12月1日。本发明的多噬伯克霍尔德氏菌WS-FJ9菌株在液体摇培的情况下,对磷酸三钙、磷酸铝和卵磷脂具有较强的溶解效果,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WS-FJ9菌株对松枯梢病原菌(Sphaeropsissapinea)具有较强的拮抗活性;将WS-FJ9制成菌剂接种湿地松能明显促进苗木的生长。本发明为开发松树生物菌肥提供了优良的菌株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257795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39667.3
申请日:2012-02-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方法,该方法采用未成熟合子胚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经过维持与增殖、成熟阶段获得体细胞胚,再经过萌发阶段获得再生植株,最后进行再生植株的移栽。本发明的黑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方法,繁殖率高,在成熟培养基上培养70d后,平均每培养皿成熟的体细胞胚达144~216个,体细胞胚萌发率为63.8%,植株转化率为43.5%。这样每年可以获得大量的体胚苗,为黑松体细胞胚发生与再生植株工厂化奠定基础,解决当前造林种苗紧缺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