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板带温轧轧辊辊心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45920A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510086721.X

    申请日:2005-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镁合金板带温轧轧辊辊心加热装置,属于镁合金板带温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镁合金板带温轧轧辊辊心加热装置的机械装置,镁合金板带温轧轧辊辊心加热装置的温度控制装置。在空心轧辊内安装固定的加热棒,并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对轧辊表面温度进行控制,保证镁合金板带温轧的轧制温度。镁合金板带温轧轧辊辊心加热装置的机械装置包括:空心轧辊一对,支架和轴承;镁合金板带温轧轧辊辊心加热装置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变压器,控温箱,金属材料加热棒一对,热电偶。优点在于:精度控制轧辊表面温度、为提高镁合金温轧板带性能、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必要的设备保证;并且,能源利用率高、工作效率高、工艺简单。

    半固态金属材料连轧工艺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9587C

    公开(公告)日:2003-05-28

    申请号:CN00105808.8

    申请日:2000-04-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以根据需要设有多架轧机,构成连轧的金属材料半固态轧制工艺及设备,通过搅拌的金属半固态浆料,在浆料导流管内输送,然后直接沿垂直方向,从轧机上部进入轧制区。在轧制区内,轧机布置成垂直段、扇形段、水平段三段,使浆料通过多机架进行连续轧制。采用本工艺所设计的设备主要由多架二辊轧机、导板及内部装有喷水冷却水管的空心轧辊组成,浆料搅拌器与轧机采用上、下垂直布置。本发明可以实现稳定控制轧制,扩大产品加工的尺寸范围和品种,并且生产成本低,设备结构简单,维修操作方便。

    一种2+8辊组合式厚板坯大压下铸轧机气雾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0210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910448229.4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一种2+8辊组合式厚板坯大压下铸轧机气雾冷却装置,属于板坯连铸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上水冷梁、上护板、上封水板、喷水环、下护板、下水冷梁和下封水板;上护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水冷梁上,上封水板和喷水环分别位于铸轧机两侧辊径处的轴承座上;喷水环与铸轧机大压下辊之间有上封水板和下封水板;下护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水冷梁上,另一端与铸轧机的轴承座相连接;下封水板安装在铸轧机两侧辊径处的轴承座上。优点在于,采用气雾冷却方式,有效解决因冷却不佳带来的大压下辊变形、裂纹等问题。

    一种板坯感应加热装置
    7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97192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910302466.X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一种板坯感应加热装置及方法,属于加热设备领域。加热装置包括多组电磁感应加热器和支撑平台,电磁感应加热器包括通钢孔、电磁感应线圈、磁通集中器、保温层、绝缘层的封装箱。电磁感应线圈采用空心矩形铜管按U形和倒U形连续绕制而成,同时上下面布置的电磁感应线圈纵向电流方向相同,可对板坯同时实现横向磁通感应加热和纵向磁通感应加热。支撑平台用于固定电磁感应加热器,并根据板坯厚度的不同,通过外接升降装置上下移动支撑平台使通钢孔的中心与板坯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保证板坯对中。本发明装置可对板坯同时实现横向磁通感应加热和纵向磁通感应加热,加热均匀且效率高,节约能源,减少了采用煤气等加热造成的废气排放,方便安装和操作,占地少,投资少。

    一种金属半连续铸造结晶器熔池搅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6191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811321551.2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一种金属半连续铸造结晶器熔池搅拌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金属加工领域。装置由搅拌装置、金属液分流盘、铸锭、引锭装置、金属熔池、结晶器及导流管组成。金属液分流盘中部为薄壁空心圆柱,薄壁空心圆柱上部加装法兰,通过螺杆固定于搅拌杆下部;搅拌装置由旋转电机和搅拌杆组成,搅拌杆通过金属液分流盘中部空心圆柱薄壁开孔处伸入熔体。金属液经导流管流入金属液分流盘,分流后进入结晶器,在搅拌及结晶器作用下凝固成铸坯,再由铸坯底部的引锭装置拉出。本发明方法和装置可显著细化组织,促进铸坯内温度场均匀分布,提高铸坯凝固组织及成分均匀性,降低铸坯裂纹缺陷,改善铸坯质量,同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金属铸坯制造过程。

    基于多线程的三维轧件模型分块数据快速继承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70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365563.1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线程的三维轧件模型分块数据快速继承方法及系统,涉及轧制的数值模拟技术领域。包括:依次按照网格模型重构、模型分块、多线程节点数据搜索计算步骤进行模型数据的继承和传递。模型分块可以通过减少搜索节点的范围来缩短搜索时间;多线程的使用把程序中的占据长时间的任务放到后台去处理,既可使用户界面更快响应用户操作,又可以极大提高计算效率,减少计算时间。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极大的提高数据继承的速度,较好的反映继承前的模型数据分布,以此方法继承后的模型进行后续计算可获得较小误差的模拟结果。

    基于多线程的三维轧件模型分块数据快速继承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7059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365563.1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线程的三维轧件模型分块数据快速继承方法及系统,涉及轧制的数值模拟技术领域。包括:依次按照网格模型重构、模型分块、多线程节点数据搜索计算步骤进行模型数据的继承和传递。模型分块可以通过减少搜索节点的范围来缩短搜索时间;多线程的使用把程序中的占据长时间的任务放到后台去处理,既可使用户界面更快响应用户操作,又可以极大提高计算效率,减少计算时间。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极大的提高数据继承的速度,较好的反映继承前的模型数据分布,以此方法继承后的模型进行后续计算可获得较小误差的模拟结果。

    一种可免热处理高强韧铸造铝合金和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8750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80014.1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免热处理高强韧铸造铝合金及制备方法,该铝硅系合金主要微合金化元素包括Mg、Mn、Cu、Cr、Zr、Ti、Sr;通过微合金化元素选择与含量优化,使合金具有优异的流动和铸造性能,非常适合压铸,耦合固溶强化、纳米粒子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与致密强化,使压铸件在铸态下即具有优异强韧性能,其抗拉强度285~325MPa,屈服强度155~185MPa,伸长率9~14%;亦可仅通过低温时效进一步提高铸件强韧性能,使其抗拉强度320~390MPa,屈服强度200~260MPa,伸长率7~10%。由于不需热处理或仅通过低温时效即可获得高强韧性能,适合新能源汽车用一体化构件低成本制备。

    一种具有多层组织结构的低碳热轧薄钢板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5558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66674.8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一种具有多层组织结构的低碳热轧薄钢板生产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生产流程如下:连铸成坯→1#加热炉均热→粗轧机组粗轧→2#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磷→精轧机组精轧→层冷装置冷却→卷取机卷取。该方法获得的具有多层组织结构的低碳热轧薄钢板,不同于通过爆炸或热轧等复合工艺得到的复合钢板,也不同于普通热轧工艺或冷轧工艺得到的均质钢板,利用该方法生产的低碳热轧薄钢板,具有非常高的边缘延展性,边缘开裂风险低,其性能优良,能很好的满足下游用户使用需求。该方法省略了复合钢板的复合工艺,避免了梯度材料制备工艺复杂、均质钢板开裂等问题,又具有简化工序、降低碳排放、生产效率高、绿色环保及低成本等优势。

    一种原位合成双相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7886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213873.6

    申请日:2020-0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原位合成双相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为:先以铝/铝合金粉与石墨粉混匀球磨,再与硼质粒混匀球磨制成预制体;将预制体嵌入搅拌杆下部,并深入铝/铝合金熔体内部搅拌旋转,在离心力和强制对流作用下碳和硼均匀分布于熔体内部,在超声和搅拌引起的空化、声流和对流协同作用下原位反应进程加快且原位合成弥散分布的Al3BC和AlB2双相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简便,原位合成颗粒不易团聚、反应条件简单,且纳‑微混合尺寸的Al3BC‑AlB2颗粒可同步提高铝/铝合金力学和导热性能;另外,该方法适合铸造近净成形大型复杂复合材料产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