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92152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235550.0
申请日:2009-10-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合物激光烧蚀的三维光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在三维结构的衬底上制备聚合物;S2,采用激光对所述聚合物进行烧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在复杂的三维结构的衬底上完成高性能的光刻,该工艺可以在不同的微加工工艺中应用,尤其适用于需要具有密度、高深宽比的复杂三维结构的人体功能修复器件的制备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45216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239015.8
申请日:2008-12-0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加工技术,特别地,涉及生物微机电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微机电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分体式微机电系统包括结构上彼此独立的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和功能基底。其中,功能基底是由高精度硅基微机电系统加工技术实现,结构稳定,性能可靠,能够重复使用;微流控芯片由高通量的聚合物微加工技术实现,成本极低,适于一次性使用。本发明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下应用,特别适于低成本、快速、多功能集成的便携式临床生物微机电系统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1229432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00930.1
申请日:2008-01-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作仿真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其方法为利用信号采集器采集运动对象的运动信息,将其转换为动作图形后与定义的动作图形进行匹配,发送匹配成功的动作图形对应的控制指令控制游戏中的角色动作,实现仿真;本发明的一种动作仿真控制系统包括一硬件系统用于动作信息的采集和传输,一软件系统,用于动作信息的处理。本发明的仿真系统不仅可靠性强,成本低,而且体积小,设计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211064A
公开(公告)日:1999-03-17
申请号:CN98102573.0
申请日:1998-07-0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L21/0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表面工艺多晶硅结构释放的工艺。通常采用的表面牺牲层工艺,在腐蚀后的清洗干燥过程中,多晶硅结构由于处理液的张力会粘附到衬底上。本发明在多晶硅结构制备的过程中,同时形成许多与衬底相连的多晶硅支柱;并分别利用氮化硅薄膜及光刻胶作为两次掩膜,或两次都利用光刻胶作为掩膜,腐蚀牺牲层,干法刻出多晶硅结构,并同时把多晶硅支柱去除。本发明立足于版图设计,彻底克服了粘附效应,适合于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25839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62277.0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脊髓电刺激的接口系统和脊髓电刺激电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电路板和翻盖连接器,所述翻盖连接器焊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翻盖连接器设有用于电极焊盘插入的电极焊盘插孔,以及能够翻转打开和翻转关闭以固定所述电极焊盘的翻盖。本申请示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用于脊髓电刺激的接口系统,包括电路板和翻盖连接器,翻盖连接器焊接在电路板上,翻盖连接器设有用于电极焊盘插入的电极焊盘插孔,以及能够翻转打开和翻转关闭以固定电极焊盘的翻盖。通过采用翻盖连接器可以实现电极焊盘的快速插入和拆卸,设计更加合理,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电极焊盘的插入与拔出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8937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84912.0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延展微针阵列单元、制备方法及微针干电极阵列装置,其中可延展微针阵列单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工阴模具,阴模具包括模具基体和成型在模具基体上的呈槽状的微针尖区域;将具有刚性特性的材料前驱体溶液覆盖在阴模具表面,使涂覆材料进入阴模具的微针尖区域,固化形成刚性的微针基体阵列;将具有可延展特性的材料前驱体溶液覆盖在阴模具表面,固化后形成可延展的微针衬底基体;将由可延展的微针衬底基体和刚性的微针基体阵列构成的可延展微针阵列从阴模具上剥离下来;至少在可延展微针阵列的微针面沉积导电层,形成微针衬底导电层和微针导电层,得到可延展微针阵列单元,微针面为可延展微针阵列具有微针基体阵列的一面。
-
公开(公告)号:CN10999853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027078.5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A61B5/0408 , A61B5/0478 , A61B5/0488 , A61B5/04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微针电极阵列装置及制备方法,所述柔性微针电极阵列装置,包括柔性衬底,和柔性衬底上表面的由一个或多个柔性微针电极组成的柔性微针电极阵列,其中各柔性微针电极底面与柔性衬底上表面一体连通。所述柔性微针电极阵列装置的制备方法主要包含两步保形翻模工艺和两次金属溅射淀积工艺。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柔性微针电极阵列装置及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微针延展性良好等优点,同时,该装置涉及的全部材料均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常用材料,其生物相容性得到了广泛证实,无致敏、感染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37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510590700.5
申请日:2015-09-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1N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通量的血浆分离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高通量的血浆分离器件包括芯片和与其键合的封盖,芯片上设有血液进样口、细胞出样口、血浆出样口、若干半圆形微流道以及布置于微流道中的微立柱栅栏;若干半圆形微流道中两两并联构成圆形结构,并联的两个半圆形微流道共用一个血液进样口和一个细胞出样口,所有半圆形微流道共用一个血浆出样口;微立柱栅栏将微流道分成内外两个流道,其中内流道的末端与细胞出样口相连,外流道的末端与血浆出样口相连,外流道的宽度从入口到出口逐渐增大;芯片上的微流道被封盖封闭。本发明的血浆分离器件具有通量高和可重复性高的特点,可以用于血浆和血细胞的分离,还可以用于其他功能微粒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4352303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410601669.6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A61F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刺激形成人工视觉的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图像;信号转换单元,用于将获取到的图像转换为电刺激信号;信号传输单元,用于将电刺激信号发送到电刺激阵列上面;电刺激阵列,用于使用电刺激信号对与该电刺激阵列接触的角膜、巩膜和/或眼睑进行电刺激,在角膜、巩膜和/或眼睑上形成电刺激图像。通过本发明,利用角膜、巩膜和/或眼睑电刺激形成人工视觉,将柔性电极阵列掩埋或者贴附于接触镜中,使用者直接佩戴接触镜,便可以在角膜上面感知到电刺激图像,形成人工视觉,从而感知外部世界的图像信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