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2781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811101735.8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坪相碳酸盐岩非均质性储层随钻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展直井碳酸盐岩非均质性储层特征精细描述;2)根据岩石特征精细描述及岩电分析进行小层划分,综合评价各小层的储层品质,建立非均质储层段模型,明确有利的目标小层位置;3)结合地震预测情况,优化确立水平井实施方案,并根据随钻监测的参数识别水平井是否在有效的目标小层中穿行。本发明建立在灯影组藻丘亚相沉积对储层控制的地质理论基础上,该方法有利于形成一种优化靶窗选择、随钻快速识别目标小层,确定最优水平井穿行轨迹的技术方法,以确保客观准确的随钻评估水平井穿行位置的合理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井储层钻遇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68630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884425.2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砂方法及专用工具,属于修井作业技术领域,适用于油气水井井筒冲砂施工。该冲砂专用工具包括外管和冲砂内管,外管由油管、悬挂短节和旋转外筒依次螺纹连接而成,冲砂内管由密封短节、冲管、旋转内筒和钻头依次螺纹连接而成。本发明利用密封短节密封冲管与外管的环型空间,建立外管与冲砂内管的冲砂液循环通道,实现冲管滑动状态下正、反循环冲砂施工;利用旋转外筒、旋转内筒传递外管地面配套的旋转动力,带动冲砂钻头旋转,实现复杂井况下的旋转钻进冲砂施工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57131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10138663.3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随钻测井井径测量系统,其包括:至少三个超声相控阵探头,超声相控阵探头安装在钻铤的外壁上,其中,超声相控阵探头包含多个弧形排布的超声探头元,其中,处于中间位置的超声探头元的表面与钻铤外壁平行;数据处理电路,其与各个超声相控阵探头连接,用于根据各个超声相控阵探头传输来的测量信号确定随钻测井的井径。本系统利用超声相控阵技术,在钻井过程中可以进行井径测量,该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由于仪器倾斜、井壁凹凸不平等原因造成的测量数据错误或者缺失带来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001847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407458.3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
Inventor: 尚朝辉 , 陈安胜 , 顾永涛 , 黄春 , 魏志高 , 何海峰 , 唐蕊新 , 侯海全 , 严锦根 , 王东 , 王起晶 , 林恺 , 赵亚楠 , 刘吉明 , 罗昆 , 聂友君 , 赵新 , 李颖 , 高宇 , 李钢
IPC: C08F283/06 , C09K8/584
Abstract: 一种抗盐型稠油分散减阻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中间体5~10%,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5~10%,EDY20~30%,其余为水;中间体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改性丙烯酸5~10%,丙烯酰胺80~9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5~10%,改性丙烯酸配比为十二烷基苯胺75~85%,丙烯酸15~25%。本发明适用于油田稠油开采,盐型稠油分散减阻剂能在无搅拌或微搅拌的情况下渗透到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分子当中,分散堆叠的胶质沥青质分子结构,其中的反相组分可以改变胶质沥青质分子的亲水亲油平衡,从而降低稠油的生产粘度,增加原油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278971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310286009.9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E21B3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平井分段均匀负压酸洗方法及负压酸洗管柱,其中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互连接的均匀配注器、阻流封隔器、密封插管、洗井阀总成,所述均匀配注器、阻流封隔器通过螺纹连接成一个组合,并且这种组合至少设置一个。所述管柱位于裸眼筛管内部,并且和裸眼筛管长度相吻合,裸眼筛管外侧为裸眼环空,所述管柱的长度通过均匀配注器、阻流封隔器连接成的组合的数量进行调节。本发明彻底清除水平井筛管与裸眼环空和近井地带的钻井泥浆污染和泥质堵塞,有效地克服或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酸洗针对性不强、泥饼清除不彻底、井径不规则处残酸滞留易造成腐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56261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641648.7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B22C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杆泵金属定子分瓣成型方法,其步骤包括:根据金属定子的线型头数分成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定子瓣,其中定子的线型头数与定子瓣的数量相一致;根据其中一个定子瓣的形状结构,设计制造芯模和造型模具,其中芯模的外形与定子的内腔内壁形状相同,通过上述模具依次制造多个定子瓣;将多个定子瓣扣合组装后形成全金属定子。本发明采用定子分瓣加工成型,定子瓣形状一样,保证定子精度的同时,便于加工成型;定子瓣采用定位槽结构,便于定子的组装。
-
公开(公告)号:CN105003238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37301.5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
IPC: E21B43/24
Abstract: 一种利用井筒压力温度剖面分析井下蒸汽干度方法,根据井筒及地层性质,建立导热和热散失模型;将整个井筒划分以量纲为单位多个深度段;建立相应计算程序,包括饱和温度、饱和压力、单相密度、粘度、垂直向下流型变化模型等;将计算参数均取量纲内平均值,将井口作为起始深度,设定一个蒸汽干度参数,应用设定蒸汽干度和测得温度计算井下蒸汽流动阻力,结合流型和综合密度,得到井下压力梯度,将所得梯度与实测压力梯度对比;以得到的干度值与实测压力、温度计算相应湿蒸汽焓,用理论方法计算一个量纲段热损失量,得到下一个深度的焓,计算蒸汽干度,将此蒸汽干度值作为设定值,重复上述计算,得到该深度段蒸汽干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775054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416182.1
申请日:2012-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砂层防砂效果评价方法,该防砂层防砂效果评价方法使用多点测压大尺寸出砂实验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原料装填进该多点测压大尺寸出砂实验装置;步骤2,使用多点测压大尺寸出砂实验装置测试不同精度防砂层的渗透率和驱替压差,并收集采出液;步骤3,采用多点测压大尺寸出砂实验装置的全自动含砂仪和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采出液中含砂量、砂粒粒径大小进行分析;以及步骤4,根据渗透率、驱替压差和采出液中的该含砂量、砂粒粒径大小进行防砂层防砂效果评价和防砂精度优化。该防砂层防砂效果评价方法可对各类防砂工艺建立的防砂层进行防砂精度优化和防砂效果评价,具有实验操作简便、实验数据准确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0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507714.0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7/1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U型对接井换热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底U型对接井的换热模拟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通过设计更贴合实际的U型对接井换热模型,调整模拟计算整体流程,实现了对计算资源的优化;并能在换热计算仿真的基础上,确定各变量对于总体换热性能的影响程度。该换热模拟计算方法包括有确定井底U型对接井换热模拟计算过程所需要的各类相关方程;构筑井底U型对接井的几何模型;对井底U型对接井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设置边界条件与物性参数,实现几何模型的初始化;设置监测点点位,以此确定不同位置管外径向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模拟在不同恒定循环水入口速度条件下的出口水温度的变化情况,根据计算数据绘制地热井出口温度图等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463583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1482663.3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新能源开发中心
IPC: F03G4/00 , F01D15/10 , F01K11/02 , F22B3/04 , C25B1/04 , C25B9/00 , C25B9/65 , C02F1/16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热发电制氢及淡化水的联产系统以及联产方法,包括地热井、回灌井、潜水泵、闪蒸罐、汽轮机、发电机、电解槽、冷凝器、淡水储罐、第一动力泵、第二动力泵、热水管路、尾水管路、冷却水管路、蒸汽管路、排气管路和电缆;本发明能够利用地下水进行发电,并能够将部分地下水电解制氢进行联合生产,不但将目前所用地热发电系统和淡化水系统进行简单化、合理化,而且对地热水源进行了二次利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地热水源的利用率,更加符合节能减排的生产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