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6976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720995.X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H02J9/06 , H02H3/00 , H02H3/18 , H02H3/20 , H02H3/24 , H02H3/04 , H02H3/087 , H02H3/10 , H02H11/00 , H02H9/04 , H02H9/02 , H02H5/0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核能设备电源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保护和分配单元电路;该电路,包括: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或门控制器和电流保护芯片;两路24V电源输入分别经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连接输出通道;输出通道上串联有电流保护芯片;或门控制器通过拉高或拉低第一NMOS和第二NMOS管的G极,控制第一NMOS和第二NMOS管的导通或者关断来实现供电电路的冗余输出控制;或门控制器根据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的输入‑输出压降来检测两路24V电源输入的压降情况控制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的关断,以防止反向电流。该电路在引入极低功耗的前提下,可实现两路供电通道的无缝平滑切换,同时该单元集成完备的电源保护和指示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301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721554.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杨振雷 , 刘承敏 , 青先国 , 何正熙 , 蒋天植 , 李进 , 卓祥林 , 朱宏亮 , 何亮 , 包超 , 彭航 , 李锋 , 刘艳阳 , 卢川 , 朱力 , 闫新龙 , 张秀万 , 孙琦 , 高志宇 , 罗庭芳 , 罗京海 , 王立 , 袁航 , 单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辐射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回路压力边界泄漏辐射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包括:取样容器、两个LaBr3探测器、γ‑γ数字符合测量装置、辐射监测处理柜、若干根数据线和若干根管路,所述取样容器的两侧分别是一个LaBr3探测器,两个LaBr3探测器均通过数据线与γ‑γ数字符合测量装置连接,γ‑γ数字符合测量装置通过数据线与辐射监测处理柜连接。本发明利用18F半衰期长、正电子湮灭等特点,将γ‑γ数字符合测量技术应用到一回路压力边界泄漏监测中,实现一回路压力边界泄漏率的定量监测,既能提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又能降低系统的探测下限,并且一定程度上实现系统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27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196712.5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稳态物理热工全耦合精细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反应堆稳态物理热工耦合的非线性方程组;步骤S2,采用JFNK方法求解该非线性方程组,得到全堆芯燃料栅元级的中子通量、功率、冷却剂温度和燃料棒温度。本发明采用采用细网差方法离散中子物理扩散方程、采用单通道模型模拟冷却剂流动传热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圆柱导热方程,建立模拟反应堆物理、热工专业的非线性方程组,采用JFNK方法求解该非线性方程组,得到全堆芯燃料栅元级的三维物理、热工参数,提高反应堆物理热工耦合计算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5216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54340.5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向美琼 , 朱加良 , 刘艳阳 , 青先国 , 何正熙 , 杨洪 , 卢川 , 刘松亚 , 何鹏 , 徐思捷 , 苟拓 , 吴茜 , 朱毖微 , 吕鑫 , 王雪梅 , 邓志光 , 郑嵩华 , 徐涛 , 陈静 , 李小芬 , 李红霞 , 叶宇衡
IPC: G01K11/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动力波动管温度监测光纤传感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测温光纤、解调仪和计算机;测温光纤沿波动管表面布置为回路形式,且测温光纤两端分别与解调仪中的光开关两端连接,光开关通过切换使光分别从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进入测温光纤,计算机对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后向拉曼散射光强度比值进行几何平均值计算从而得到所述波动管表面的实时温度。本发明采用测温光纤就能实现波动管管道温度的实时连续测量,有效监测整条波动管温度分层现象。光纤传感器抗电磁干扰、小型化、不带电、本质安全;采用耐辐照耐高温特种光纤,在核电厂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校准了光纤传感在辐照场中的测温误差,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4881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27423.0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邓志光 , 徐思捷 , 吕鑫 , 吴茜 , 朱毖微 , 青先国 , 杨洪润 , 何正熙 , 王雪梅 , 赵阳 , 卢川 , 朱加良 , 何鹏 , 徐涛 , 陈静 , 李小芬 , 李红霞 , 叶宇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线传感器节点故障诊断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获得SSDAE模型源域训练集数据;采用源域训练集数据训练得到SSDAE模型;将训练好的SSDAE模型进行迁移得到迁移模型,以目标域故障样本数据训练修正迁移模型,得到最终深度故障诊断模型;采用所述深度故障诊断模型对核动力装置中无线传感器故障进行检测。本发明充分利用堆叠稀疏自动编码器的特征提取能力,通过在训练集上进行训练得到深层本质特征提取器,对故障数据内在特征进行了深度提取,利于准确进行故障检测和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403435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28861.9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徐思捷 , 朱加良 , 何鹏 , 何正熙 , 向美琼 , 吕鑫 , 朱毖微 , 杨洪润 , 青先国 , 郑嵩华 , 吴茜 , 王雪梅 , 徐涛 , 杨洪 , 卢川 , 刘松亚 , 邓志光 , 李小芬 , 陈静 , 秦越 , 叶宇衡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位传感器及液位传感系统,以产生随待检测液位容器的高压侧与低压侧之间的差压变化而变化的光反馈信号,从而使所述光反馈信号经过处理后实现对待检测液位容器液位的测量,包括:流体腔;膜片;FBG腔,设于光纤位于流体腔内的部位;光纤,用于通过FBG腔传递光信号至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并通过FBG腔接收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产生的光反馈信号;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用于感应膜片的应变并产生随待检测液位容器的高压侧与低压侧之间的差压变化而变化的光反馈信号;高压室以及低压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光反馈信号实现了对待检测液位容器液位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34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08790.1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何鹏 , 何正熙 , 朱加良 , 徐涛 , 向美琼 , 徐思捷 , 杨洪润 , 青先国 , 卢川 , 杨洪 , 刘松亚 , 陈静 , 李小芬 , 李红霞 , 吴茜 , 朱毖微 , 吕鑫 , 王雪梅 , 邓志光 , 郑嵩华 , 叶宇衡
IPC: G01L7/08 , G01L7/10 , G01K11/3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核动力装置高能管道压力测量的光纤FBG传感器及系统,光纤FBG传感器包括膜片、膜盒、膜盒封闭部、感压FBG光纤和感温FBG光纤;所述膜片和膜盒封闭部分别设置在膜盒的两端,用于实现膜盒的密封;所述感压FBG光纤置于膜盒内且设置在膜片上,所述感温FBG光纤埋设在膜盒封闭部内,所述感压FBG光纤和感温FBG光纤穿过膜盒封闭部后汇合形成传输光缆。本发明所述的光纤FBG传感器中不含电子元器件,具有测量性能长期可靠的优点,并且光纤FBG传感器获得的测量信号可实现远距离传输,因此,在使用时可直接将光纤FBG传感器就近安装在高能管道上,且多个光纤FBG传感器汇聚形成同一路信号实现分布式测量,整个光纤FBG传感器部件少,使得整个体积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27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96712.5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稳态物理热工全耦合精细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反应堆稳态物理热工耦合的非线性方程组;步骤S2,采用JFNK方法求解该非线性方程组,得到全堆芯燃料栅元级的中子通量、功率、冷却剂温度和燃料棒温度。本发明采用采用细网差方法离散中子物理扩散方程、采用单通道模型模拟冷却剂流动传热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圆柱导热方程,建立模拟反应堆物理、热工专业的非线性方程组,采用JFNK方法求解该非线性方程组,得到全堆芯燃料栅元级的三维物理、热工参数,提高反应堆物理热工耦合计算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41288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281358.9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冷却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所述余热排出系统包括:能动余排子系统和非能动余排子系统;能动余排子系统和非能动余排子系统共用余排换热器;在正常停堆或事故停堆且电源可用时,余热排出系统自动投入能动余排子系统,CO2冷却剂被驱动进入余热排出系统,将热量传递给分离式热管换热器进行散热;当断电事故发生后,能动余排子系统停运,自动投入非能动余排子系统,CO2冷却剂自动进入余热排出系统,将热量传递给分离式热管换热器进行散热;通过设置能动与非能动结合的余热排出系统,满足了专设安全系统的纵深防御要求,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4887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1475499.6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安注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立管,所述立管顶端为开口端,所述立管的底端为封闭端,立管的封闭端上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连通立管内部和壳体外部,所述立管的侧壁上从上至下开设有多个通孔。本发明的立管本身能够起到阻尼器的作用,同时立管上设置的通孔能够起到小管的作用,所以本发明无需设置阻尼器和小管,仅用立管便能实现自适应调节流量的功能,大幅简化了安注箱的结构,便于装置制造和维修;立管上自上至下设置的多个通孔使得在冷却剂液位下降的整个过程中,安注箱输出的冷却剂流量是逐渐稳定下降的,显著地提高了安注箱运行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