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腕关节植体
    7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34086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0070685.6

    申请日:2016-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腕关节植体,包括:腕关节上端,所述腕关节上端包括臼头、定位板和定位钉;腕关节下端,所述腕关节下端包括衬头和固定座,所述衬头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且所述衬头活动设置在所述臼头腔内;缓冲耐磨层,所述缓冲耐磨层位于所述臼头与所述衬头之间,所述缓冲耐磨层包括缓冲层和润滑耐磨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润滑耐磨层卡合连接在一起;调节垫;髓针端,所述髓针端穿过所述调节垫与所述腕关节下端连接在一起;和若干个固定钉,所述固定钉穿过所述定位板的通孔与骨头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结构稳定,灵活性好,抗脱位性强。

    一种用于全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内置假体

    公开(公告)号:CN105055049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603001.X

    申请日:2015-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内置假体,包括分别连接至股骨和胫骨的第一螺钉假体和第二螺钉假体,第一螺钉假体和第二螺钉假体之间连接有人工肌腱;第一螺钉假体和第二螺钉假体均包括螺钉假体前段和螺钉假体后段,螺钉假体前段与螺钉假体后段可拆卸式连接,螺钉假体前段带有可攻入股骨和胫骨中的自攻型外螺纹,螺钉假体后段外表面具有与螺钉假体前段的自攻型外螺纹连续对接的外螺纹,螺钉假体后段外表面采用可与骨愈合的材料;第一螺钉假体和第二螺钉假体与人工肌腱之间还设有肌腱固定加压螺钉。本发明使物理固定和生物固定相结合,实现在无需建立贯穿股骨‑膝关节腔‑胫骨的骨隧道即可实现膝关节交叉韧带的重建,明显降低手术难度,避免多种并发症,且能对重建的人工韧带张力实现调节,提高手术精度,提升手术疗效。

    一种锰矿粉烧结节能减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4486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10033218.2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矿粉烧结节能减排的方法,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生物质炭和焦粉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匀得混合燃料,再将锰矿粉、混合燃料、返矿和熔剂进行配料,依次经过混匀、制粒、布料、点火、烧结、冷却后,得成品烧结矿。本发明采用环境友好、价格低廉、可再生性强的生物质炭燃料部分替代锰矿粉烧结用的传统燃料—焦粉,替代比例为0%~65%,与常规烧结相比,在保证烧结产质量指标不降低的前提下,实际消耗的固体燃料量明显降低,烧结烟气中SO2、NOx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大幅度下降。应用本发明,基本不改变现有烧结工艺流程,操作简单,实现了锰矿粉烧结生产的节能减排。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改性腐植酸及其在氧化锰矿火法还原焙烧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766171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10269281.1

    申请日:2012-07-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性腐植酸,是在低阶煤中添加占低阶煤质量百分数40~60%的水、8~10%的NaOH、0.3~1.5%的蒽醌,混合均匀后,于40~60℃温度下抽提15~30min后过滤,取滤液调pH至6~7,静置、过滤,获得的滤渣即为改性腐植酸。其在氧化锰矿火法还原焙烧中的应用,是在氧化锰矿石中,添加占氧化锰矿石质量百分数15%~30%的改性腐植酸,混合均匀后置入密闭反应器中加热焙烧,然后隔绝空气冷却,得到焙烧产物。焙烧产物采用稀硫酸溶液浸出,锰的浸出率高于90%。本发明制备的改性腐植酸的还原性能好,且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加工成本低。本发明适用于处理各种粒级的软锰矿、硬锰矿、黑锰矿、褐锰矿等高价氧化锰矿。具有制备工艺简单、低能耗、低成本、高价锰到二价锰转化效率高等优点,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用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内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40702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313784.9

    申请日:2013-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内植装置,包括用于固定于股骨骨道内的股骨定位段和用于固定于胫骨骨道内的胫骨定位段,通过人工肌腱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将人工肌腱预置固定于金属骨小梁螺钉内,通过金属骨小梁螺钉与骨的愈合,来实现韧带重建移植物的稳定性,避免了人工肌腱与骨难以愈合、易磨损断裂的缺点;应用本发明装置重建膝关节韧带,操作过程较同种异体肌腱、自体肌腱移植更为简单,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同种异体肌腱免疫排斥反应,避免自体肌腱移植对病人的损伤,且固定效果更为牢固,术后恢复迅速,可早期开始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同时亦可显著降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翻修手术的难度。

    一种降低铝合金变形后残余应力、淬火变形不均匀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2267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02638.9

    申请日:2012-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铝合金变形后残余应力、淬火变形不均匀性的方法。本发明的关键在于采用一种合理的变形-退火-温轧-固溶淬火-时效制度,适用于变形铝合金板材,其内容如下:轧制铝合金板材,退火300-350℃保温0.5-4h,温轧整平,压下量3-5%,整平后板材固溶后水淬,淬火后进行0-8%预变形后时效,进一步消减淬火残余应力。利用本发明,可以利用合理的温轧整平工艺使得铝合金板材淬火残余应力减少,改善合金淬火不均匀性,与常规轧制固溶时效方法相比,残余应力至少减少30%,室温拉伸强度提高至少8%,该工艺方法操作简单,节约成本,工业化应用前景广泛。

    一种用于病灶定位的贴膜
    7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31188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14511.7

    申请日:2012-04-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病灶定位的贴膜,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保护层、贴膜层和显影层,保护层覆盖于贴膜层表面并用于在使用前保护贴膜层,贴膜层与保护层接触的一面为粘性面,并拥有可以在皮肤上留下刻度印记的染料,贴膜层的另一面设有可见的刻度,显影层上设有与贴膜层的刻度重合的铅质刻度,且覆盖于贴膜上用于确保整个贴膜平整。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将本发明贴附在病人的病灶附近,可在病人身上留下肉眼可见的刻度,同时在X光照片时,铅质的刻度也会清晰的显现在X光片上,这样在X光透射下可以准确测量病灶大小,医生在手术时即可参照X光片上的刻度来对应病人身上刻度以定位手术切口,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并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创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