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生活垃圾制取活性炭及热能综合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6134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279187.4

    申请日:2012-08-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生活垃圾制取活性炭及热能综合利用方法。该方法的主要路线为:经初步分选、破碎后的城市生活垃圾送入流化床热解炉中发生快速热解反应,热解产物依次经旋风除尘、换热降温和过滤除尘后,得到粉末状热解残炭和热解气,粉末状热解残炭进入炭活化反应器中制备活性炭,热解气进入流化床焚烧炉内燃烧;垃圾热解所需的热量由焚烧炉提供,以惰性颗粒床料为热载体在流化床热解炉和流化床焚烧炉之间循环,流化床焚烧炉产生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进行热交换,产生的过热蒸汽可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或作为工业热源使用。本发明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系统规模灵活,无需添加辅助燃料,具有运行费用低,可严格控制二次污染物,并具有能源高效利用和资源高值回收的显著特点。

    一种用于CO2吸附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6925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10145408.X

    申请日:2010-04-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Y02C10/08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CO2吸附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采用水热或溶剂热法反应制备,将过渡金属铜或锌的硝酸盐和含氮或者含氨基的有机配体分别溶于水或者有机溶剂中,然后,按铜或锌的硝酸盐与含氮或者含氨基的有机配体的摩尔比为1.8~1.9∶1的比例混合后反应,将得到的晶体干燥,得到用于CO2吸附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该材料。该材料利用过渡金属盐和含氨基的有机配体的键合作用,将氨基活性位及氮活性位点修饰到材料表面,避免了以往修饰氨基阻塞孔道的问题,该材料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且材料自身含有许多与CO2作用的活性位点,提高了对CO2气体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

    不锈钢酸洗废水污泥中重金属的回收及综合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18892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10183816.1

    申请日:2009-07-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不锈钢酸洗废水污泥中重金属的回收及综合利用方法公布了一种在不锈钢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中镍、铬回收循环利用的方法。将酸洗过程的废液直接用于浸取污泥中的金属离子,节约了试剂的用量。通过设置多个反应池,在每个反应池中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控制pH值,根据无机化合物的不同溶解度来有效分离各物质,研究开发不锈钢产业污泥中重金属的回收利用技术,重金属铬、镍,回收效率高,并将回收的重金属用于不锈钢的冶炼中,回收的铁用于高效絮凝剂的制备,并将絮凝剂用于污水处理中,实现污水回用,节约处理成本。本工艺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具有一定得推广应用性。

    用于CO2吸附与分离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6924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45406.0

    申请日:2010-04-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8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CO2吸附与分离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由过渡金属离子与多齿有机配体通过共价键或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刚性的金属羧基化合物簇状结构,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上修饰有胺类聚合物,所述的用于CO2吸附与分离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比表面积是1000~1200m2/g,孔容0.4~0.6cm3/g。以化学计量比,先将铜或锌的硝酸盐、氯化物或者碳酸盐与1,3,5-均苯三羧酸一起或分别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充分混合均匀反应得到BTC桥联配合物晶体;然后将得到的BTC桥联配合物晶体与聚乙烯亚胺溶液反应得到产物用于CO2吸附与分离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该材料可以实现低压条件下气体的选择性吸附。

    溶胶浸渍法制备粉末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5656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184944.8

    申请日:2009-10-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溶胶浸渍法制备粉末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的方法为一种利用溶胶状偏钛酸作为浸渍载体以制备粉末状SCR脱硝催化剂的方法。该法以溶胶状偏钛酸作为载体,与钨酸铵-草酸溶液进行一次浸渍加载,经煅烧研磨筛分工序后,再将所制得的复合粉末与偏钒酸铵-草酸溶液完成二次浸渍加载,最后经二次煅烧研磨筛分处理,完成对粉末状SCR脱硝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与传统SCR脱硝催化剂制备工艺相比,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经济成本低的优点,适用于二氧化钛制备工艺与SCR脱硝催化剂生产工艺的一体化生产方式。并且该法制备出的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大,微孔隙结构均匀合理,热稳定性良好、对烟气中的NOx成份具有理想的催化转化效能等特性。

    抑制肿瘤多药耐药性的聚合物复合纳米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47795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610096365.4

    申请日:2006-09-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抑制肿瘤多药耐药性的聚合物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生物相容的在药学和医学上应用的聚合物,以及包括所述聚合物的复合物,采用电喷方法合成聚乳酸纳米纤维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纤维;利用电沉积方法合成四庚基铵包埋的Fe3O4纳米粒子、四庚基铵包埋的Ni纳米粒子、四庚基铵包埋的Fe2O3纳米粒子;将聚乳酸纳米纤维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纤维与上述的纳米粒子按相同摩尔浓度混合,经过超声波分散,通过静电自组装形成聚合物复合纳米材料。这种共聚混合物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它们可以作为较好的药物载体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污泥热解气分级冷凝回收生物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670826U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20174903.9

    申请日:2010-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40

    Abstract: 污泥热解气分级冷凝回收生物油装置包括第一级冷凝器(1)、第二级冷凝器(2)、控制阀(3)、循环泵(4)、轻质油储罐(5)、重质油储罐(6);其中,第一级冷凝器(1)的下部接重质油储罐(6),第一级冷凝器(1)的上部接第二级冷凝器(2);第二级冷凝器(2)的上部设有不凝结气体的出口,在第二级冷凝器(2)的下部与轻质油储罐(5)相连接,轻质油储罐(5)的下部设有轻质油出口,轻质油储罐(5)的中部接循环泵(4)的输入端,循环泵(4)的输出端通过控制阀(3)接第二级冷凝器(2)中的两级喷淋嘴(21)。能够保证污泥热解气的充分冷凝,实现重组分和轻组分的分离,不仅可以提高热解油的产率和品质,同时降低了后期热解油提质分离的成本。

    城市污泥低温热解同时制备生物油和活性炭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670822U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20174893.9

    申请日:2010-04-29

    Abstract: 城市污泥低温热解同时制备生物油和活性炭的装置采用高倍率循环流化床方式,提高了气固传热效果,解决了普通污泥热解反应器只能获得单一资源化产品的难题,在热解反应器(1)下部的侧面设有进风口(7),热解反应器(1)的上部与旋风分离器(2)的上部连通,旋风分离器(2)的下部通过落料管(3)、回料器(4)、返料管(5)与热解反应器(1)的下部的湍流流化区(1-4)连通,旋风分离器(2)的上部通过管道连接陶瓷过滤器(8),陶瓷过滤器(8)的下部为活性炭D的出口,陶瓷过滤器(8)的上部连接冷凝器(9),冷凝器(9)的下部为生物油H的出口,冷凝器(9)的上部为不凝结气I的出口分别连接到回料器(4)和进风口(7)。

    一种可移动式气相抽提一体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1890604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20384402.5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气相抽提一体化设备,包括移动车内部设有气相抽提一体化设备;汽水分离单元包括汽水分离器、漩涡气泵以及分流排,气液混合物自分流排汇入,通过汽水分离器对气液混合物进行处理,气体通过漩涡气泵自顶部出气口排出,液体通过位于汽水分离器下端设有的底部出水口排出;油水分离单元包括油水分离器以及储油槽,分离出的液体进入油水分离器内部,并通过油水分离器对液体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出的油将储存在位于油水分离器后端的储油槽内部;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漩涡气泵和双气水分离器根据场合的需要可对其中一组做启停操作,提高设备的适应性,具有经济性高、操作简便、可移动性强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