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9537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536239.0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管换热器特性研究的实验系统,包括高温高压回路及冷却回路;冷却回路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冷却水泵、冷却水箱和冷却塔;高温高压回路包括去离子水箱、柱塞泵、回热器、预热组件、实验段、直流加热铜排组件、混合器、换热器;去离子水箱、柱塞泵、回热器、预热组件及实验段依次连通设置;直流加热铜排组件分别设置在实验段的两端;实验段远离预热组件的一端连通设置在回热器上;混合器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在回热器和换热器上;冷却水泵和冷却塔均连通设置在换热器上。本发明采用该集成化的实验系统,降低了实验成本,扩大了实验工况所能达到的范围,具有实验数据精度高、安全性好、操作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68966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29344.1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丝网传感器的棒束通道内两相交混速率测量方法,包括:在棒束通道内,垂直于流动方向布置丝网传感器;分别用无示踪剂和有示踪剂的液相,在棒束通道内进行相同气液配比的两相流动实验,获得无示踪剂和有示踪剂的液相中电信号在被测流道的分布情况;根据所述无示踪剂和有示踪剂的液相中电信号在被测流道的分布情况,确定对应的示踪剂在被测流道的浓度分布情况,进而获得棒束通道间的液相交混速率。本发明能够降低液相交混速率测量难度,实现液相交混速率的快速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223582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041980.5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直接接触冷凝压力脉动的装置,包括鼓泡器和引射器;其中,所述引射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吸入室、混合室、扩压室,所述吸入室设有喷嘴和引射入口,所述喷嘴为高压蒸汽入口,所述引射入口设置在所述吸入室的周侧;所述扩压室的出口连接鼓泡器的入口,所述鼓泡器开设有喷孔。本发明通过设置引射器,将引射器设置在鼓泡器前端,引射器的出口和鼓泡器的入口连接。利用高温高压蒸汽绝热膨胀形成的低压抽吸过冷水,可以提前让蒸汽与水在引射器内发生部分冷凝,降低蒸汽的压力和速度,从而降低随后蒸汽与水箱里水冷凝产生的压力脉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14405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1355702.0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盐冷却高温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自然循环实验模化方法,包括:针对氟盐冷却高温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划分控制体,建立包括质量、动量、能量在内的流体动力学方程,建立考虑热构件与流体耦合传热的边界方程。选定特征尺度,将氟盐流体动力学方程以及边界条件方程无量纲化;获得能够反应氟盐冷却高温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自然循环特性的无量纲特征数组。依据非能动余排系统模化系统与原型系统无量纲特征数比值为1的原则,获得模化系统与原型系统主要特征参数的比例关系,设计原型系统与特征系统。分别对原型系统与模化系统开展自然循环特性稳态与瞬态分析,比较二者主要无量纲参数间的比例关系,验证了模化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65098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1035085.6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线列阵传感器测量误差的修正方法,包括步骤:S1:将线列阵传感器测量两相流得到的横截面导电相份额分布矩阵B赋值给中间矩阵C;S2:将矩阵C作为边界条件,利用线列阵传感器电场模拟的方式模拟线列阵传感器得到模拟的测量矩阵C′;S3:判断矩阵C′和矩阵B相应元素的最大差值是否小于规定的阈值,如果小于阈值,则认为中间矩阵C等于实际的导电相份额分布矩阵A;否则对中间矩阵C进行修正,获得修正后的矩阵C″;S4:对矩阵C″中每一个元素进行修正,将修正之后的矩阵C″赋值给矩阵C,并返回步骤S2,直至矩阵C′和矩阵B相应元素的最大差值小于规定的阈值。可以将线列阵传感器由于均匀敏感体的假设带来的误差降低至3%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119980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042866.4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蒸汽排放压力振动的装置,包括蒸汽排放管道、抑压池、泡沫金属,蒸汽排放管道末端开设有排放孔,蒸汽排放管道末端浸没在抑压池内,泡沫金属包裹在蒸汽排放管道末端的周侧,并覆盖排放孔。本发明提供的抑制蒸汽压力振动的装置,将泡沫金属包裹在蒸汽排放管道末端,将蒸汽先通过泡沫金属之后再进入抑压池,与抑压池内的过冷水接触,可有效吸收蒸汽与过冷水直接接触冷凝产生的低频、高强度的压力振动。并且采用的泡沫金属包裹这一方式是非能动安全措施,即本身不依赖外部能源供给,无论在反应堆是否事故情况下,都具有有效的压力脉动抑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9064448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23108349.6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HF试验用加热棒壁厚测量装置,包括:基座、夹块组件、测量探头组件、牵引组件以及步进电机;多个所述夹块组件和所述测量探头组件平行安装在水平放置的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一端安装所述步进电机,加热棒通过所述牵引组件连接所述步进电机,所述加热棒通过步进电机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步进电机一端向所述步进电机一端移动并穿过多个所述夹块组件和所述测量探头组件。本申请通过夹块组件和探头组件的设计,实现了加热棒的稳固夹持以及加热棒周向多个角度方向壁厚的同步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5910898U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21734298.0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组件,包括:燃料棒束;燃料棒束的横截面呈十字型,燃料棒束绕轴向呈扭转结构,燃料棒束内流体流动呈各向异性;燃料棒束设置有多个。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燃料组件的结构化网格划分系统,包含上述的燃料组件,包括棒束区域、第一流道区域和第二流道区域;燃料棒束内形成棒束区域;燃料棒束与第一流道区域沿燃料棒束轴线旋转组合形成圆柱形;第二流道区域内有多个镂空圆柱区域。本实用新型中的燃料棒束呈周期性旋转结构,燃料棒束的横截面呈周期性变化,燃料棒束的几何特征增加了生成结构化体网格划分的困难,避免后续计算不收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