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堆堆芯制备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57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16747.0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反应堆堆芯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反应堆堆芯,堆芯包括SiC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TRISO燃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铺设SiC粉料作为粉床,通过喷头喷射粘结剂于粉床生成部分壳体;循环上述步骤直至形成第一状态壳体;烘干第一状态壳体,使粘结剂固化生成第二状态壳体;对第二状态壳体进行第一化学气相浸渗,生成第三状态壳体;将TRISO燃料填充至第三状态壳体,并进行第二化学气相浸渗生成堆芯。通过烘干、第一化学气相浸渗和第二化学气相浸渗逐步提高第一状态壳体的致密性,最终得到高致密性的堆芯。

    基于金属增材制造的反应堆堆芯及其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2536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66111.2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金属增材制造的反应堆堆芯及其制造工艺,涉及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为解决由传统设计方案与制造工艺获得的反应堆堆芯,其热工流体特性和结构可靠性均较差的问题而设计。该反应堆堆芯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基体和堆芯燃料,金属壳体为两端敞口的空心柱状结构,金属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贯通其两端的冷却剂流道,金属壳体采用增材制造的工艺制备而成;金属基体固设于金属壳体的内部,堆芯燃料嵌设于金属基体。本发明基于金属增材制造与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制备反应堆堆芯,可以突破传统的堆芯燃料成型方式和流道设计限制,使得反应堆堆芯的热工流体特性和结构可靠性均较好。

    一种氟盐冷却高温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自然循环特性模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405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1355702.0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盐冷却高温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自然循环实验模化方法,包括:针对氟盐冷却高温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划分控制体,建立包括质量、动量、能量在内的流体动力学方程,建立考虑热构件与流体耦合传热的边界方程。选定特征尺度,将氟盐流体动力学方程以及边界条件方程无量纲化;获得能够反应氟盐冷却高温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自然循环特性的无量纲特征数组。依据非能动余排系统模化系统与原型系统无量纲特征数比值为1的原则,获得模化系统与原型系统主要特征参数的比例关系,设计原型系统与特征系统。分别对原型系统与模化系统开展自然循环特性稳态与瞬态分析,比较二者主要无量纲参数间的比例关系,验证了模化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基于碳化硅3D打印的反应堆堆芯及其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3164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68073.4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碳化硅3D打印的反应堆堆芯及其制造工艺,涉及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为解决由传统设计方案与制造工艺获得的反应堆堆芯,其热工流体特性和结构可靠性均较差的问题而设计。该反应堆堆芯包括碳化硅壳体、碳化硅基体和堆芯燃料,碳化硅壳体为两端敞口的空心柱状结构,碳化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贯通其两端的冷却剂流道,碳化硅壳体通过粘结剂喷射或光固化成型的3D打印工艺制备而成;碳化硅基体固设于碳化硅壳体的内部,所述堆芯燃料嵌设于所述碳化硅基体。本发明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碳化硅壳体,可以突破传统的堆芯燃料成型方式和流道设计限制,使得反应堆堆芯的热工流体特性和结构可靠性均较好。

    汽泡行为与泡底微液膜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29702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53653.0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泡行为与泡底微液膜的测量方法,涉及热工水力试验技术领域,为解决尚无法充分研究沸腾相变引起的复杂气泡界面行为的问题而设计。汽泡行为与泡底微液膜的测量方法包括从气泡底部方位观测并记录微液膜;监测气‑液‑固三相接触限区域液体温度;获得泡底加热面温度分布;监测气泡动力学行为与泡底干涸区时空分布特征。本发明提供的汽泡行为与泡底微液膜的测量方法可以为研究沸腾相变引起的复杂气泡界面行为提供有效的帮助。

    模拟失重环境热工水力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6290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49414.8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失重环境热工水力试验装置和模拟失重环境热工水力试验方法,涉及换热测试技术领域,为解决尚无有效的模拟失重环境水力试验方法的问题而设计。模拟失重环境热工水力试验装置,包括无人机、下落舱和试验舱,所述试验舱包括失重环境热工水力试验平台,所述无人机与所述失重环境热工水力试验平台可拆卸连接,所述下落舱中设有降落伞。本发明提供的模拟失重环境热工水力试验装置可以提高模拟失重环境热工水力试验的经济性。

    一种堆芯流道构型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52002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87281.2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堆芯流道构型的设计方法,涉及反应堆设计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非均匀有理样条数学模型确定堆芯冷却剂流道的截面形状曲线,从坐标系中选取决定截面形状曲线的控制点;获取堆芯冷却剂流道的几何约束条件,基于截面形状曲线及几何约束条件建立堆芯模型;获取控制点取不同坐标时对应的多个截面形状曲线,对各截面形状曲线下的堆芯模型进行共轭传热分析,得到堆芯的燃料域最高温度与控制点的坐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映射关系拟合燃料域最高温度与控制点的坐标的目标函数,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计算,得到最佳共轭传热能力的截面形状曲线。本发明具有区别于现有堆芯流道的构型,提升堆芯流道对流换热能力的技术效果。

    一种三层核壳结构阻燃剂与阻燃相变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4058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395837.X

    申请日:2023-04-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层核壳结构阻燃剂与阻燃相变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阻燃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三层核壳结构阻燃剂包括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球、包覆在所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球表面的碳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碳层表面的阻燃剂。本发明提供的三层核壳结构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能够发生链式反应作用,壳层的阻燃剂能够产生挥发性自由基与气相火焰区的羟基自由基和氢自由基结合或者在凝聚相中生成不燃气体、残炭;同时,碳层包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球能够掺杂在残炭中,增强凝聚相中生成的残炭的致密性和厚度,形成更加稳定的膨胀碳层,有效隔断火焰与氧气进入材料内部,从而高效地阻断热失控并避免出现燃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