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油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7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322716U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23258400.6

    申请日:2023-11-30

    发明人: 张辛辛 丁洪亮

    IPC分类号: F04C29/02 F04C18/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油结构及涡旋压缩机。回油结构包括排气缸盖、静涡盘、动涡盘、中间体、偏心轮、推力片和滑动轴承,滑动轴承设置于安装槽内,滑动轴承设置有缺口,滑动轴承轴向一端的端面与安装槽的槽底形成有润滑油液容纳腔,滑动轴承套设于偏心轮外周,滑动轴承沿轴向设置有缺口以连通润滑油液容纳腔与背压腔,润滑油液容纳腔通过导流孔与吸气腔连通。由于滑动轴承沿轴向设置有缺口,且缺口位于滑动轴承的最底部,这样,润滑油液能够从背压腔内进入到润滑油液容纳腔内,以将润滑油引导至润滑油液容纳腔内为滑动轴承和偏心轮提供润滑油液。

    一种空调分配箱扰流结构
    7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996064U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22616133.9

    申请日:2023-09-26

    IPC分类号: B60H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调分配箱扰流结构,其包括上扰流件,上扰流件设于内腔内并位于上出风壳的一端,上扰流件包括第一扰流主体和设于第一扰流主体上的第一扰流板,第一扰流主体开设有第一风道,第一扰流主体、第一扰流板与内腔共同形成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第一风道与除霜流道对应设置,第一扰流板能够将由内腔向上出风壳方向输出的风分流至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第二风道与前吹脚流道对应设置,第三风道与侧吹面流道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分配箱扰流结构,结构简单,能进一步改善空调分配箱各个流道风量与温度的平衡,保证空调分配箱使用效果。

    一种暖风芯体
    7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764017U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22307379.8

    申请日:2023-08-28

    发明人: 吴晶涛

    IPC分类号: B60H1/00 F28F13/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暖风芯体,包括第一水室组件、第二水室组件、翅片和多个连通第一水室组件和第二水室组件的扁管,多个扁管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水室组件的第一端设置为进水端,第二水室组件的第一端设置为出水端,翅片的截面呈蛇形结构并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翅片一一对应插设于相邻扁管之间的间隙中并与扁管固定连接,朝靠近进水端方向,翅片的波距具有减小的趋势,强化空气对流以提高换热效果,并在满足换热效果的情况下减少风阻。

    一种车载空调进风结构
    7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298249U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21092645.3

    申请日:2023-05-09

    IPC分类号: B60H1/00 B60H3/0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车载空调进风结构,包括风箱壳体、过滤器、鼓风机和蜗壳总成,风箱壳体设有外循环进风口、内循环进风口和补偿进风口,风箱壳体内形成外循环通道、内循环通道以及补偿通道;风箱壳体内设有外循环风门和风道隔板,风道隔板将外循环通道分隔成若干个子通道;子通道上分别设有控制其开闭的外循环风门,补偿通道上设有控制补偿通道开闭的补偿风门;风箱壳体内设有密封隔板件,外循环风门和补偿风门在启闭状态下分别与风箱壳体内壁和密封隔板件抵接,密封隔板件用于限位和密封。该进风结构能避免内、外循环模式下新风串风的问题,且可以调节新风补偿比例,有效降低汽车的能源消耗。

    排气结构以及热管理集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077002U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20081759.1

    申请日:2023-01-12

    发明人: 鞠学鑫 曹申杰

    IPC分类号: B60K1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排气结构以及热管理集成装置,热管理集成装置包括水壶、流道组件和排气结构,排气结构设置于水壶和流道组件之间并连通于水壶和流道组件,排气结构包括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中并排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进口连通于流道组件中流道的流道进口,第一腔体的出口和第二腔体的进口均连通于水壶,第二腔体的出口连通于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液体能从流道进口进入并从流道出口流出,气体能通过第一腔体进入水壶并从水壶中排出,水壶中的液体能通过第二腔体进入流道进行补液。上述结构使得气体充分且快速的排出,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水泵效率,防止水泵发生气蚀且防止液面翻滚出现噪音。

    一种集成水壶模块及汽车
    7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076950U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23603722.5

    申请日:2022-12-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集成水壶模块及汽车,包括膨胀水壶,以及集成在膨胀水壶上的多通阀、三通阀、电池冷却器、水水换热器、水冷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水温传感器,上述零部件(除电子膨胀阀外)与膨胀水壶内的电机电控冷却回路、电池冷却回路和供暖回路连通,从而减少连接管路,优化了管路连接方式,方便对集成水壶模块进行布置和管理,通过切换多通阀和三通阀的导通状态,实现了不同的模式,满足整车热管理需求,同时优化了冷却循环回路的占用空间,同时减少装配步骤,缩减装配节拍,有利于整车的快速装配,节省成本。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方案中的集成水壶模块。

    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7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805085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3128477.7

    申请日:2022-11-24

    IPC分类号: B60H1/00 B60H1/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该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水冷冷凝器、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电子膨胀阀、过滤网和汇流板组件。汇流板组件包括第一汇流板和第二汇流板,第一汇流板和第二汇流板之间形成有供各零部件连通的流道,通过对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和第三电子膨胀阀进行开闭控制,使热泵空调系统形成制冷回路或制热回路。上述热泵空调系统的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不通过管路,节省了管路成本,降低了泄漏风险。

    热焊板结构
    7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803734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3128800.0

    申请日:2022-11-24

    IPC分类号: B29C45/2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板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焊板结构,其包括热焊板本体,所述热焊板本体能够升温以对上盖和下盖进行加热;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设置在所述热焊板本体的上端面上,所述上盖罩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上;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设置在所述热焊板本体的下端面上,所述下盖罩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流道内的焊渣,从而降低流道的流阻,提升水泵的效率。

    一种电动马达
    7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335491U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23282430.1

    申请日:2021-12-24

    发明人: 糜鹏

    IPC分类号: H02K3/34 H02K3/3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包括绝缘部,绝缘部包括固定件和若干隔板,若干隔板沿固定件的周向间隔均匀设置,定子线圈设置在相邻隔板之间,沿固定件的周向开设有互相分离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与定子线圈相连的第一母线能够固定在第一凹槽内,与定子线圈相连的第二母线能够固定在第二凹槽内,与定子线圈相连的第三母线能够固定在第三凹槽内,能够保证定子线圈之间以及母线之间的绝缘间距,降低电弧放电的风险。

    一种压缩机背压结构及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218325263U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23097718.1

    申请日:2021-12-10

    发明人: 沈伟晶 丁洪亮

    IPC分类号: F04C18/02 F04C29/00 F04C29/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缩机背压结构及压缩机。压缩机背压结构包括外壳本体、静盘以及动盘,静盘设置在外壳本体内,静盘与外壳本体的一端形成排气腔,动盘设置在外壳本体内,动盘与外壳本体的另一端形成背压腔,静盘与动盘相互配合,静盘与动盘之间形成排气压缩腔,排气压缩腔与排气腔相通,静盘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排气腔相通,动盘的底板开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背压腔相通,第二通道能够与第一通道相通。该压缩机背压结构及压缩机,在工作中动盘无需与静盘反复脱离,既能够提升压缩机工作效率,又能够迅速对背压腔加压,保证排气压缩腔与背压腔压力平衡,而且加工方便,成本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