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4613890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20602349.8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管涌抢险的整体式柔性充水围井,包括围井主体和辅助配件,围井主体包括环形水囊、环形气囊、侧壁和底部阻水层,辅助配件包括排水管,所述环形水囊位于底部,环形气囊位于顶部,通过侧壁将环形气囊和环形水囊上下粘接在一起,环形水囊和环形气囊侧面分别设有充水口和充气口;底部阻水层设于环形水囊底部,将环形水囊底面密封,底部阻水层中部开设有用于管涌出水进入围井中的孔洞;侧壁上设有用于排水口,排水口用于连接排水管。本实用新型利用充水充气方式将柔性材料构筑成具有整体刚度的围井结构,同时利用气囊浮力使得井内水不会溢出,只能经由排水口流出,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和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14613884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20382395.1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抢险的整体式充水子堤结构,包括子堤主体和支撑挡板,子堤主体包括多个主体水囊、设于相邻两个主体水囊之间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用于经充气或充水后在压力作用下发生膨胀变形进而对相邻主体水囊连接缝隙进行挤密封堵;所述连接段处设置支撑挡板,支撑挡板的底边在底部插入主体水囊与密封层之间的间隙中,使主体水囊充水后底部压住支撑挡板的底边,侧面紧贴支撑挡板的斜边;两个相邻主体水囊的底部接缝处采用止水条进行封堵。本实用新型利用充水囊袋充水后为支撑挡板提供压重,同时利用压力挤密实现密封连接和防渗,实现子堤的快速高效构筑,稳定性好、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布置灵活,方便回收,环保节约。
-
公开(公告)号:CN210887098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21649155.2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管涌抢险的折叠便携式充水围井,包括折叠式围护结构、隔透水结构和辅助配件,折叠式围护结构包括环形水囊、环向筋、进水口、出气口、排水口和导向杆,隔透水结构包括透水垫层、隔水层和固定件,辅助配件包括排水软管和高度尺,折叠式围护结构的环形水囊有多层,每层之间相互连通,通过进水口向水囊充水;安装时折叠式围护结构和隔透水结构平铺在管涌口周围,充水后升高至工作高度。本实用新型利用充水方式将配有环向筋的折叠水囊形成具有整体刚度的围井结构,利用隔透水结构防止管通周边地层的渗透破坏,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密闭性和稳定性,工艺非常简单、结构轻便、人力即可搬运,抢险速度快、效率高,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4982875U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20512552.0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D5/7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抢险专用击入式伞型锚,包括伞型锚锚头、连接杆;伞型锚锚头包括击入头、承压盘、滑移连杆、锚头主杆、锚板、支撑杆,锚头主杆通过滑移连杆与击入头连接,承压盘套设在滑移连杆上且可沿滑移连杆上下滑动,两个锚板的一端与锚头主杆转动连接,两个锚板的中部与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承压盘转动连接;伞型锚锚头上端的锚头主杆与连接杆连接,伞型锚锚头和连接杆由击入设备击入土体内,连接杆向上张拉时带动锚头向上移动,两个锚板受土体摩阻力作用向锚头主杆两侧展开并刺入土体内,支撑杆带动承压盘沿着滑移连杆向下滑动。本实用新型施工速度快、效率高,结构抗力大、稳定性好,对土体结构无扰动。
-
公开(公告)号:CN201495524U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20227407.2
申请日:2009-08-1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膨胀土渠道土工格栅护坡结构,它包括铺设在渠底的底层土工格栅(10),底层土工格栅(10)底层土工格栅(10)上为压实的膨胀土(3);在压实的膨胀土(3)上有分层铺设的多层格栅(11、12、13、14),每层格栅的尾部均与未开挖坡面形成顺坡面向上的延伸结构(1),坡面的格栅之间通过U型钉(2)锚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对于膨胀土地区的渠道边坡采用换填粘性土,需要大量的非膨胀土料源,同时,还造成大量的征地、拆迁等工作的缺点。它由土工格栅与膨胀土共同组成的结构,解决膨胀土边坡的稳定问题,同时,还可以合理的利用渠道开挖弃料,达到结构稳定、经济合理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1488926U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20087468.3
申请日:2009-07-2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5/00
Abstract: 岩土的湿化试验装置,它包括工作台(7),固定在工作台(7)上的悬臂支架(1),悬臂支架(1)的上端悬挂有盛样网架(3),盛样网架(3)内放置有试样(6),在电子天平(4)上放置有烧杯(2),烧杯(2)内有崩解液(5),电子天平(4)位于升降装置(8)上,所述的升降装置(8)在工作台(7)上。它克服了现有研究方法主要侧重于干(烘干)-湿(浸水)循环的极端情况,对中间状态研究较少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可对土的湿化全过程进行定量表达,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2913397U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20569587.4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3/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合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围堰防渗结构,包括复合土工膜及防渗墙,防渗墙设置在堰体填料中,在所述防渗墙的顶端连接复合土工膜,所述复合土工膜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一定高度形成竖向预留变形段,然后向下游铺设再折向上游铺设形成一个褶皱,成为水平方向预留变形段。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围堰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联接型式,解决了复合土工膜抵抗堰体与防渗墙非协调变形的问题,避免了复合土工膜因受拉力作用而被拉破,为今后围堰工程防渗体系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