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胀土的微生物生态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755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154706.8

    申请日:2022-02-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膨胀土的微生物生态改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分别得到待改性的膨胀土和巴氏芽孢八叠球菌菌液;将尿素和钙盐进行混合,得到胶结液;将巴氏芽孢八叠球菌菌液和胶结液按照预设体积比进行混合,后加入到待改性的膨胀土中进行拌和,得到试样;将试样进行养护,得到绿色环保的改性膨胀土;通过采用巴氏芽孢八叠球菌,能够将尿素源源不断的水解成NH4+和CO32‑,同时膨胀土中以及加入的CaCl2中的Ca2+源源不断的吸引在菌体表面,Ca2+和CO32‑在菌体表面结合并形成碳酸钙晶体,增强膨胀土的土体强度,同时反应体系中剩余的NH4+和Ca2+分别通过中和负电荷和替换阳离子的作用,能够降低膨胀土的膨胀性。

    一种重金属污染河湖底泥原位修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1569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319167.2

    申请日:2018-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湖底泥的污染原位修复及脱水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重金属污染河湖底泥原位修复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方形结构的钢板模架,钢板模架下部安插打入河湖底泥中,钢板模架上部设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气体收集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气体收集袋通过气体抽吸管道连接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气体处置系统,钢板模架四个角落上分别设有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处理装置一、重金属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处理装置、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处理装置二与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处理装置三,钢板模架上还设有电动修复系统以及污水排出系统。本发明将电动修复和脱水技术同时应用于河湖底泥处置中,经济实用环保,效果较好,方法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产生。

    一种膨胀土的微生物生态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755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154706.8

    申请日:2022-02-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膨胀土的微生物生态改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分别得到待改性的膨胀土和巴氏芽孢八叠球菌菌液;将尿素和钙盐进行混合,得到胶结液;将巴氏芽孢八叠球菌菌液和胶结液按照预设体积比进行混合,后加入到待改性的膨胀土中进行拌和,得到试样;将试样进行养护,得到绿色环保的改性膨胀土;通过采用巴氏芽孢八叠球菌,能够将尿素源源不断的水解成NH4+和CO32‑,同时膨胀土中以及加入的CaCl2中的Ca2+源源不断的吸引在菌体表面,Ca2+和CO32‑在菌体表面结合并形成碳酸钙晶体,增强膨胀土的土体强度,同时反应体系中剩余的NH4+和Ca2+分别通过中和负电荷和替换阳离子的作用,能够降低膨胀土的膨胀性。

    一种超重力场中强夯模拟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294931U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20976611.9

    申请日:2024-05-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离心模拟试验领域,提供了一种超重力场中强夯模拟试验装置,包括箱体、三维定位系统、自动夯击系统;所述三维定位系统包括X向运动模块、Y向运动模块、Z向运动模块,所述X向运动模块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Y向运动模块安装在所述X向运动模块的移动端上,所述Z向运动模块安装在所述Y向运动模块的移动端上。该装置可以在离心机中通过模型来进行超重力场的强夯模拟试验,利用箱体上的三维定位系统精确调整夯击位置,通过自动夯击系统实现夯击锤的自动下落和提升,可以实现不同夯击位置和夯击能条件下强夯施工的自动模拟,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为实现地基处理工程项目效果验证和优化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一种用于管涌抢险的折叠便携式充水围井

    公开(公告)号:CN210887098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21649155.2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管涌抢险的折叠便携式充水围井,包括折叠式围护结构、隔透水结构和辅助配件,折叠式围护结构包括环形水囊、环向筋、进水口、出气口、排水口和导向杆,隔透水结构包括透水垫层、隔水层和固定件,辅助配件包括排水软管和高度尺,折叠式围护结构的环形水囊有多层,每层之间相互连通,通过进水口向水囊充水;安装时折叠式围护结构和隔透水结构平铺在管涌口周围,充水后升高至工作高度。本实用新型利用充水方式将配有环向筋的折叠水囊形成具有整体刚度的围井结构,利用隔透水结构防止管通周边地层的渗透破坏,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密闭性和稳定性,工艺非常简单、结构轻便、人力即可搬运,抢险速度快、效率高,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种重金属污染河湖底泥原位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234729U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20506329.9

    申请日:2018-04-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湖底泥的污染原位修复及脱水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重金属污染河湖底泥原位修复系统,包括方形结构的钢板模架,钢板模架下部安插打入河湖底泥中,钢板模架上部设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气体收集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气体收集袋通过气体抽吸管道连接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气体处置系统,钢板模架四个角落上分别设有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处理装置一、重金属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处理装置、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处理装置二与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处理装置三,钢板模架上还设有电动修复系统以及污水排出系统。本实用新型将电动修复和脱水技术同时应用于河湖底泥处置中,经济实用环保,效果较好,方法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产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