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场诱导凸形界面二维光子晶体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305960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192967.0

    申请日:2011-07-11

    Abstract: 一种电场诱导凸形界面二维光子晶体的制备工艺,先进行诱导模板的制备,再进行基材的选择及处理,然后进行电场诱导光子晶体功能材料流变成型,最后进行聚合物材料的固化及后处理,从而得到具有一定曲率的凸形界面二维光子晶体结构,可以广泛地应用在芯片实验室、高电容解耦式电容器、太阳能电池、平板式显示器等方面。

    一种基于微流道非均匀应变分布的流体门控式应变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558578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1291957.7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流道非均匀应变分布的流体门控式应变传感器,包括作为拉伸载体的微流道以及填充于微流道内的功能物质液态导体,微流道内分布有离散微柱阵列,离散微柱阵列的间隙形成由应变驱动的智能门控;散微柱阵列在应变驱动下会产生上下不等的非均匀应变,其中,与微流道衬底连接处具有与微流道相同的应变,而愈向中部应变传递愈发衰减,从而引起相邻微柱的彼此接近甚至接触,实现门控闭合;闭合的门控导致功能物质液态导体所构建的导电通路在门控处的截面趋近于零,从而造成填充有功能物质液态导体的微流道两端电阻表现出数量级的变化,从而将应变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实现高灵敏、大拉伸性的应变传感;本发明兼具高应变系数以及大拉伸范围的优点。

    用于粘附/脱附快速切换的温控时变仿生粘附结构及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0400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0457701.2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一种用于粘附/脱附快速切换的温控时变仿生粘附结构及调控方法,结构包含两层,顶层为干粘附结构层,底层为外场驱动层,底层的四周为支撑结构;干粘附结构层为蘑菇状阵列结构,外场驱动层为提供温度变化的电热膜;干粘附结构层采用液晶弹性聚合物LCE;调控方法是无电场作用下,干粘附结构层保持初始形貌,干粘附结构层具备高强度粘附特性;施加电场,电热膜发生电热效应,导致干粘附结构层发生热致收缩变形,干粘附结构层和被粘附物的粘附界面发生分离,实现脱附;撤去电场,电热膜的电热效应消失,干粘附结构层在弹性作用下还原初始形貌,干粘附结构层恢复高强度粘附特性;本发明实现高强度粘附和可控脱附的有机统一。

    刚度梯度化粘附结构的外场诱导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508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427700.3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一种刚度梯度化粘附结构的外场诱导成形方法,先在第一导电衬底表面制备一层低表面能介电材料;然后在第二导电衬底表面制备一层混合了介电纳米粒子的聚合物材料;再将诱导上极板压在绝缘支撑结构上,施加直流高电压,使聚合物和介电纳米粒子受到的电场力克服表面张力以及粘滞阻力流变,按照最不稳定波长生长出一层微结构;之后,继续保持施加电压,直到聚合物接触诱导上极板,在低表面能介电材料表面润湿,铺展得到蘑菇结构;最后在保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使聚合物固化,脱去诱导上极板,从而得到微‑微或微‑纳的刚度梯度化结构;本发明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一种电场驱动柔性辊纳米压印光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6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31570.1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一种电场驱动柔性辊纳米压印光刻方法,采用柔性导电模具作为压印模板,柔性导电模具的一段固定在滚轴上,其余部分顺势缠绕在滚轴上,另一端固定在承载台上,使柔性导电模具自然下垂成摊铺状态,表现为柔性辊的形式;电压施加在柔性导电模具和衬底上,并为压印提供驱动力;通过滚轴的简单运动,柔性导电模具以柔性辊的形式实现连续的释放和回收从而完成压印的过程;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控制方式使柔性导电模具以线接触的方式进行运动,以此可以避免气泡等缺陷的产生;尤其适用于晶圆级应力敏感的翘曲衬底,在适应衬底翘曲的同时,可避免外力引入对衬底性能的影响。

    一种压电功能纤维的电辅助制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3618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1515826.3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一种压电功能纤维的电辅助制备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加热管内的金属筒,金属筒上端连接外壁,外壁的中心设有内壁,外壁和内壁之间的腔体和金属筒内腔相通,表面生长有化合物纳米柱的碳纤维从内壁穿入,经过金属筒底端下孔穿出;方法是先制备表面生长有化合物纳米柱的碳纤维,将碳纤维引导插入内壁孔内,从金属筒的下孔穿出;再将压电聚合物溶液或熔融态压电聚合物注入内外壁之间的腔体中,包覆碳纤维表面;给金属筒加电压,金属筒和碳纤维之间形成径向电场,压电聚合物溶液或熔融态压电聚合物产生电润湿,浸入化合物纳米柱的间隙中;完成压电聚合物固化,调整参数使压电聚合物达到最佳极化;本发明得到良好压电性能和结构强度的压电功能纤维。

    刚度梯度化粘附结构的外场诱导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50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27700.3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一种刚度梯度化粘附结构的外场诱导成形方法,先在第一导电衬底表面制备一层低表面能介电材料;然后在第二导电衬底表面制备一层混合了介电纳米粒子的聚合物材料;再将诱导上极板压在绝缘支撑结构上,施加直流高电压,使聚合物和介电纳米粒子受到的电场力克服表面张力以及粘滞阻力流变,按照最不稳定波长生长出一层微结构;之后,继续保持施加电压,直到聚合物接触诱导上极板,在低表面能介电材料表面润湿,铺展得到蘑菇结构;最后在保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使聚合物固化,脱去诱导上极板,从而得到微‑微或微‑纳的刚度梯度化结构;本发明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一种曲率表面粘附结构的原位自生长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4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61042.X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一种曲率表面粘附结构的原位自生长成形方法,先进行上极板的制备及处理,然后进行下极板和成形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处理,再进行电场诱导粘附结构共形流变成形,使上极板通过介电支撑与下极板接触,施加外接直流电源,使聚合物薄膜受到的电场力克服表面张力以及粘滞阻力流变,按照最不稳定波长生长出阵列化微结构,待其接触到介电层后,便会发生电润湿现象,保持稳定的电压直到阵列化微结构润湿流变成具有帽檐的蘑菇形状;最后进行聚合物的固化及脱模,得到与上极板的曲面目标表面共形的粘附结构;本发明改善了对曲面目标表面的接触和粘附效果,提高了加工效率,可应用于仿人灵巧手拾取增附、太空抓取、精密曲面器件拾取转移等方面。

    超级电容3D集流体的卷对卷纳米压印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3447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52838.X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超级电容3D集流体的卷对卷纳米压印制造方法,步骤如下:步骤S1:在辊压机的上光辊表面贴合纳米压印模板或在上光辊表面雕刻出微纳压印结构,形成压印辊;步骤S2:将原始电极A在辊压力下,通过带有一个压印辊和一个光辊的辊压机,原始电极A的金属集流体面正对压印模板或微纳压印结构,得到具有微纳压印结构的3D集流体的电极B;步骤S3、将电极B通过带有2个光辊的辊压机,得到压平后的3D集流体的电极C;本发明制备的3D集流体比商用金属丝网/泡沫集流体低很多的质量和体积密度,并且具有高的微结构,可以与活性电极材料(如活性炭)形成互锁结构,将接触电阻降低至少一个数量级,还能缩短电极中电子的传输路径,提升了超级电容器的倍率性能、功率密度。

    一种低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低温固态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3558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269223.8

    申请日:2021-03-12

    Abstract: 一种低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低温固态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在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中加入丙酮,充分溶解后得到透明粘稠溶液A,在溶剂中加入电解质盐,混合均匀后得到电解质溶液B,将溶液A和B混合均匀后得到前驱体溶液C,将前驱体溶液经过刮涂或流延在干净平滑的基板上,自然干燥后得到20~100um低温固态电解质膜,本发明制备的固态电解质在低温下具有高的电导率,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用性广;将该低温固态电解质应用于制备低温固态超级电容器,制备的固态超级电容器工作温度低至‑60℃,在低温下具有优良的倍率性能、低的内阻、高的能量密度和长的循环寿命,拓宽了低温固态超级电容器在军工或民用等领域的运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