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8256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617604.9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低磁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损伤的方法,属于混凝土材料侵蚀破坏研究领域。具体是对不同腐蚀龄期的混凝土经真空饱和处理后,进行低磁场核磁共振(NMR)探测,获得混凝土孔隙中含氢流体的弛豫特征及核磁共振成像(MRI)结果。通过对弛豫特征中T2谱分布、T2谱分布积分面积的数值分析以及核磁共振成像结果得到的图像分析,综合研究混凝土初始状态及硫酸盐侵蚀过程中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得到试件的缺陷(孔隙、裂纹)信息,包括孔隙度、孔隙结构特征及分布。基于此,实时观测混凝土试件微观结构在荷载和硫酸盐耦合作用下的侵蚀损伤积累和演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2607946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210047511.X
申请日:2012-02-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真三轴试验方法及装置,可进行原始级配堆石体的真三轴试验。仪器置于混凝土洞室内,试样的六个面均用刚性板加荷,采用液压系统控制的液压千斤顶施加三个方向的主应力。钢板的内侧套两层橡皮膜,为减小摩擦,橡皮膜之间涂以硅脂。在刚性加压板上,分别设置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用以测定试样各方向的变形。本装置可对堆石体大尺寸原始级配试样进行试验,完全避免了尺寸效应,并可达到较大的轴向应变,模拟复杂的应力应变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97206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0277440.6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灰度图像增强方法及设备,包括:S1:定义图像转换函数,输入的灰度图像将通过图像转换函数进行增强;S2:通过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确定图像转换函数中的参数数值,在保障图像信息量的情况下获得更清晰的图像轮廓;S3:根据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确定的参数数值,通过图像转换函数输出增强后的灰度图像。本发明通过在构建图像转换函数时考虑图像的局部信息,改进了传统图像增强中仅考虑图像全局信息的不足,在不损失图像信息量的情况下强化图像轮廓,实现了对求解空间全局搜索与局部挖掘的自适应平衡,不仅规避了人力调整参数的盲目性,还能够保证算法处于稳定的搜索状态,且求解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68445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05310.4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4B28/00 , C04B24/26 , C04B24/38 , C08F220/56 , C08F222/38 , E02D15/00 , C04B111/74 , C04B111/72 , C04B111/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泥基水下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技术领域,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水泥85‑94份、丙烯酰胺4‑10份、引发剂1.5‑3.5份、交联剂0.01‑0.03份、抗冲刷剂0.8‑1份。本申请具有提高水泥基水下修复材料对水下受损结构的粘结力的同时,还提高了修复材料的抗冲击能力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20210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111069696.X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3/08 , G01N23/046 , G01N29/14 ,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堆石体三轴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旋转式三轴仪、空气循环系统、液体循环系统、声发射系统、CT装置和电脑控制系统。三轴容器底部设置有管道并穿出三轴仪外壳底座,出口经分支后分别连通到空气循环系统和液体循环系统,经循环后分别连通到三轴仪容器顶部。所述压力室设置有压力管并由压力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加载杆、压力控制系统、CT装置、声发射系统均连接到电脑控制系统。该试验装置通过CT装置与声发射装置的耦合,可实现自动化对堆石体颗粒进行扫描,利于对经干湿循环后的堆石体颗粒三轴受力状态下的位置的变化及破碎情况进行研究,利于监测干湿循环过程中堆石颗粒材料与水的离子交换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467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29527.7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18/10 , G01B21/32 , G06N3/0464 , G06N3/042 , G06N3/0442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坝异常诊断与缺损补全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堆石坝变形序列的时序依赖性和测点之间的协同相关性,建立时空融合预测模型并进行训练;将最新实测数据作为测试段数据,以在训练时的测点序列作为训练段数据,判断训练段与测试段的残差序列值是否服从相同的分布,以此判断测试段序列中是否存在异常测点或数据缺失测点;以检测到的异常测点和数据缺失测点作为待补全测点,同时将其他测点变形序列、待补全测点环境因子并为输入特征,输入到时空融合预测模型中进行预测获得待补全测点的序列值。本发明提高了异常测点检测的精度,并将其他点变形和目标点环境因子为基础的两种补全思路有机结合,同时实现了多测点多缺损段的补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395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37043.7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曲线型拱坝自动化建模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通过拓扑分析使用多个设计参数二次曲线拱坝体形进行描述并进行几何可行性验证,基于三维建模软件中使用脚本语言实现坝体、孔口、分缝以及真实地形地质条件全自动化建模。本方法的创新点在于,相比现有自动化建模方法,首次将孔口、分缝等细部结构以及真实地形地质条件纳入自动化建模过程中,建立起了拱坝‑地基整体模型。工程实践表明本方法兼具准确性、稳定性与高效性,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59416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12794.2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材料强弱接触体系的动态划分方法与装置,属于颗粒物质力学研究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颗粒材料剪切过程中每个剪切步颗粒材料的颗粒信息;根据每个剪切步颗粒材料的颗粒信息构建对应的每个剪切步的颗粒接触网络;改变接触力临界值,识别颗粒接触网络中不同接触力临界值下接触团簇与接触环的数目,根据接触团簇与接触环的数目,构建演化曲线,其中接触团簇为局部节点通过连边形成的最大连通集合,接触环为局部节点形成的首尾相连的环状结构;根据演化曲线,确定每个剪切步对应的强弱接触体系划分阈值;根据每个剪切步对应的强弱接触体系划分阈值,获得整体强弱接触体系的动态划分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502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45663.3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7/13 , G16C60/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的多场耦合模型构建方法及其求解方法,分别构建水化反应方程、温度场控制方程、湿度场控制方程、吸附/解吸等温线方程、力学场方程,将热‑湿‑力‑化学耦合过程在有限元中表达并计算,采用了高斯正交空间积分方法和向后欧拉时间积分隐式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本发明能够对处在复杂服役环境中混凝土内部的温湿度进行准确的预测,并能够模拟水工混凝土因温湿度因素引起的变形和应力特性,为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判断、安全性评价、寿命预测等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58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298743.3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避免畸形计算单元的岩石细观数值模型生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数值图像处理得到岩石试样的显微图像特征,在空间域内进行基于点饱和理论的随机撒点,提取矿物颗粒空间位置,对颗粒集合体在岩石试样边界内进行基于Voronoi图的空间区域剖分,生成Voronoi多边形,模拟矿物颗粒不规则形状的细观几何结构;步骤2.根据多边形的几何信息计算其质心坐标,采用质心迭代法,重新进行空间剖分,直到满足设定的迭代停止标准;将矿物颗粒的所有短边替换为短边中点,并重新生成岩石矿物颗粒模型;步骤3.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并在颗粒边界和内部插入无厚度界面单元,生成能够模拟岩石开裂的有限元数值模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