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85927C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680010189.6
申请日:2006-05-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56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8/24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其通过一对隔板夹着膜电极复合体构成,具有多个大致直线状流路部、和使一个所述直线状流路的端部和另一所述直线状流路的端部连通的弯曲流路部,形成有以从气体导入口连通到排出口的方式形成的气体流路,其中,在构成所述直线状流路部的所述隔板的所述槽部的内壁面,沿该流路部且以实质上连续的方式以槽状形成可将在所述气体流路中产生的水的至少一部分保持于其内侧的水保持用槽部。通过使产生于气体流路内的水滴和水保持用槽部内的保持水接触,抑制水滴的成长、回避气体流路的堵塞,从而,提高耐溢流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622747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880006527.8
申请日:2008-1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7 , H01M8/04007 , H01M8/04089 , H01M8/04156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具备即使在端板附近也难以结露的反应气体供给流路。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具备:电池堆(2),其在内部具有反应气体流路(13a),并在一个端面上具有用于向所述反应气体流路(13a)供给反应气体的反应气体供给口(17);接头(5),其连接所述反应气体供给口(17)和反应气体供给用的外部配管(P);板状的端部件(3、4),其配设在电池堆(2)的所述一个端面上,并具有贯通孔(21、23),接头(5)不接触内壁面而插入所述贯通孔(21、23);以及封闭部件(9),其基本封闭在接头(5)和贯通孔(21、23)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815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80000405.8
申请日:2008-06-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8 , H01M8/2483
Abstract: 在具备层叠的多个单电池模块经由一对端板而被多个紧固部件夹紧组装的燃料电池堆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中,具备:介于紧固部件和端板之间而配置的多个第一弹性部件;在端板和燃料电池堆端部之间配置的多个第二弹性部件,在相当于各单电池模块中膜电极接合体的电极部的端板表面配置各自的第二弹性部件,在相当于各单电池模块中膜电极接合体的周缘部和一对端板之间配置的密封部件的配置区域的端板表面配置各自的第一弹性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798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80000398.1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B29C45/14467 , B29L2031/3468 , H01M8/0286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电极—膜—框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电解质膜构件的缘部被配置于第一框构件上,在注射成形用的第一模具中配置所述第一框构件及所述电解质膜构件,配置第二模具,形成经由所述电解质膜构件与第一框构件接触的第二框构件形成用的树脂流路,同时利用在第二模具中具备的按压构件,向第一框构件按压进而固定电解质膜构件的缘部的一部分,向树脂流路中注入成型用树脂材料,形成第二框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796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80000070.X
申请日:2008-03-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58 , H01M8/0276 , H01M8/028 , H01M8/0286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成形工序数少、生产性良好的燃料电池单元,将在于高分子电解质膜(44)设置阳极(46a)和阴极(46b)而形成的电极部的外周露出的高分子电解质膜(44)的边缘放置在构成上述框体的一侧框(47a)的上表面,在该上表面注入杨氏模量小于上述一侧框(47a)的树脂材料成形另一侧框(47c)的同时,在上述一侧框(47a)的下表面同时形成与上述另一侧框(47c)相同材质的密封部(49)。
-
公开(公告)号:CN101356673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680050545.7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3 , H01M8/0276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83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用隔板(2)中,蜿蜒状的反应气体流通区域(101)的折返部被连通于凹陷部(28)的一对流路沟组之间的倾斜边界和所述折返部的外端(28a)划分出。从凹陷部(28)的底面站立设置并配置为岛状的多个突起(27)配置为,1个以上的突起(27)在外端(28a)的延伸方向上形成隔开相连的多个列,并且,1个以上的突起(27)在相对于外端(28a)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形成隔开间隔相连多个层。被构成1个层的突起(27)引导并在外端(28a)的延伸方向上行进的反应气体的流动,被构成与该1个层邻接的层的突起(27)扰乱。
-
公开(公告)号:CN100442583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580002266.9
申请日:2005-0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7 , H01M8/0254 , H01M8/0271 , H01M8/1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其中阳极侧隔板和阴极侧隔板中的至少一个是由具有向气体扩散层突起的凸状的主界面、以及围绕该主界面的外周边缘部制成的。主界面的平均厚度制成比外周边缘部的平均厚度厚。主界面最厚部分与外周边缘部的平均厚度之间的差值Δt为5-30μm。结果,通过充分地压缩垫圈能够显示密封效果而不发生气体泄漏,气体扩散层与隔板之间的电阻(接触电阻)的增加能够得到抑制,并且能够避免由于气体扩散层堵塞气流通道而引起的压力损失增加和对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00394635C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410059179.4
申请日:2004-08-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263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241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利用简单手段提高电池反应用气体的利用效率的高分子电解质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具备:包含具有高分子电解质膜、夹着高分子电解质膜的一对催化剂层、在该一对催化剂层的外表面配设的,位于所述高分子电解质膜周边内侧的一对气体扩散电极(7)的MEA、和具备在MEA的两个面的周边部,与一对气体扩散电极间保持间隙(109)配设的一对密封垫(6)的MEA-密封垫接合体(19)、以及夹着该MEA-密封垫接合体(19)配设,在内表面上依序通过密封垫(6)、间隙(109)、气体扩散电极(7)、间隙(109)、和密封垫(6)上形成电池反应用的气体的槽状通道的一对导电性隔离层;间隙(109)的一部分利用封闭手段(110)加以封闭,或间隙(109)弯折为波浪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774830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480000035.X
申请日:2004-02-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可以抑制在低负载运转时发生液泛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该电池具有叠层了含有氧化剂气体通路沟槽的阴极侧隔板和含有燃料气体通路沟槽的阳极侧隔板的电池单元的电池单元叠层体(10),一部分或全部的前述氧化剂气体通路沟槽形成氧化剂气体单位通路(22a、22b),该通路从前述阴极侧隔板输入后直至输出,一部分或全部的前述燃料气体通路沟槽形成燃料气体单位通路(21a、21b),该通路从前述阳极侧隔板输入后直至输出,在前述电池单元叠层体中可以将2个以上的前述氧化剂气体单位通路(22a、22b),2个以上的前述燃料气体单位通路(21a、21b)并联或串联连接,氧化剂气体单位通路(22a、22b)之间、燃料气体单位通路(21a、21b)之间并联的连接使得气体流动的方向位于不和重力相反的方向上。
-
公开(公告)号:CN1630123A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200410081913.7
申请日:2004-12-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12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4007 , H01M8/04022 , H01M8/04074 , H01M8/04126 , H01M8/04291 , H01M8/04365 , H01M8/04373 , H01M8/04731 , H01M8/04738 , H01M8/04835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83
Abstract: 提供能更确实地使MEA的整个区域保持为水蒸气饱和的燃料电池系统及其运转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这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具有将反应气体导入各单电池的电极的气体分配装置的电池组(1);向电池组1供给上述反应气体的气体供给部(2、3);配置在气体供给部(2、3)上述气体分配装置的上述电极入口部之间、用以对上述反应气体进行加湿的气体加湿部(4、5);用以控制向至少1个上述电极供给的上述反应气体所含有的水蒸气量、比在上述气体分配装置的上述至少1个电极入口部的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量多的控制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