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173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27681.0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散热功能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此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停机平台单元,其包括壳体组件和设置于壳体组件中的管道组件;壳体组件,其包括平台底壳和设置于平台底壳顶表面的安装架;管道组件,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平台底壳上,其包括中部支撑件、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导风筒,以及连接于中间支撑件和导风筒之间的管道组件;本发明中,通过将无人机和用于此无人机的停机平台配合改进,使得无人机在停放时,可以进行无线充电,并且配合在停机平台中设置的管道组件,可以实现无人机停放时的散热、平稳起飞,以及稳定锁定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无人机的充电效率和使用寿命,并保障无人机的停放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0880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21501.8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D1/695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路径规划的无人机电池动态管理强化学习方法,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在地面控制站激活无人机的多模态感知,收集无人机的多模态感知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多模态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生成环境感知图基于环境感知图,采用强化学习算法进行自适应路径规划,并通过无人机状态和环境条件,动态生成最优飞行路径和电池管理策略深度学习模型;飞行任务完成后,收集飞行数据、环境感知数据和决策记录反馈至地面控制站并进行迭代训练。本发明通过融合多模态感知与深度学习,强化学习优化路径及电池管理,群体智能协同,迭代提升任务效率与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3881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33350.4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微能量源能量合成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微能量收集模块、辅助线圈、前馈控制模块、AC‑DC电路以及储能单元;所述微能量收集模块与AC‑DC电路连接,所述AC‑DC电路与储能单元连接,所述辅助线圈与前馈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前馈控制模块与AC‑DC电路连接,所述微能量源用于收集环境中的能量,AC‑DC电路用于将交流源变换为直流源并存储。本发明通过采用了基于谐振网络的微能量合成电路以及前馈控制的AC‑DC电能转换电路,实现了对多微能量源的无损能量合成,并进一步地在电能变换过程中实现了最大功率提取;谐振网络对多微能量源进行并联合成,避免了能量源之间的能量回流,减小了能量损失,实现了不同能量源的分频能量传输功能,提高了能量提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7362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38841.8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式振动能量收集器,包括外壳(1)、磁铁(5)、平面弹簧(7)、连接件(6)和若干线圈,所述平面弹簧(7)安装在外壳(1)两端,所述磁铁(5)的两端均通过连接件(6)安装在平面弹簧(7)上,所述外壳(1)的侧壁上设有线圈槽(8),若干所述线圈重叠绕制在线圈槽(8)上。本发明通过设置了三组线圈,在平面弹簧的带动下使得磁铁振动,使得磁铁与线圈一、线圈二和线圈三同时产生相对运动,进而产生多个电压输出;多个电压输出能够同时为不同需求的负载供能,也能够为后级电路提供电压参考、提供自启动电源,有利于构建完全自供电的高效振动能量收集系统,使得振动能量收集系统更加可靠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69083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795509.X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就地重合式馈线自动化线路短路故障区间的检测方法:短路故障发生后,将变电站出线断路器一次重合闸,记录合闸的时间点TA;记录变电站出线断路器合闸后再次跳闸时间点TB,计算TB与TA的时间差Δt;根据每个配电自动化开关的得电延时合闸时限Xn计算得到从第1个配电自动化开关得电至第n个配电自动化开关合闸的总时间Tn;n表示线路上以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得电延时合闸的配电自动化开关的编号;确定Δt落入的区间[Tn,Tn+1],则判断短路故障点在第n个配电自动化开关与第n+1个配电自动化开关之间。本发明对线路上配电终端上送信息有无或上送信息正确与否没有要求。与现有方法相比较,更简单,适应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503886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57888.X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电力设备进行健康状态评估的建模方法,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能够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运行健康状态特性进行建模,从而便于对其进行合理使用和维修、故障预测以及配电管理等操作。该用于电力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的建模方法包括:建立一级指标物元及其判断矩阵;建立二级指标物元及其判断矩阵;利用可拓学原理构造一级、二级指标物元的经典域和节域;利用可拓学原理计算各级指标物元的关联度;综合各级指标物元关联度获取电力设备的健康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1173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27682.5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公开了低电磁干扰的电场耦合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此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原边能量传输单元,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高频逆变器和原边补偿子电路;副边能量传输单元,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储能器、整流器和副边补偿子电路;中间单元,分别与所述原边补偿子电路和副边补偿子电路相连其,包括耦合机构和与之相连的开关模组;本发明耦合机构发射端以四极板耦合机构为基础,并将发射极板和电介质层置于无人机归中装置四个侧壁的内壁上,耦合机构接收端仍采用嵌套于起落架底部圆柱外侧的圆柱形接收极板,且满足无人机归中后无论接收极板纵向分布还是横向分布均可通过控制相应的发射极板通断实现无线供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27613.4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增益DC‑DC变换器、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方法,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高频逆变器,包括用于实现所述第一高频逆变器的开关管零电压开通的阻抗匹配网络;所述第一高频逆变器和倍压整流器串联连接;倍压整流器,所述倍压整流器设置有1个以上谐振整流电路;当设置有2个以上谐振整流电路时,所有的谐振整流电路输入并联输出串联。本发明的DC‑DC变换器利用多级整流升压,在轻载时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及效率,在高频下电感器值可设计得足够小,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多级整流输出下电压可达到千伏级别,可应用于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通过逆变可直接产生高幅度的交流电压,能够提高传输功率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6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26949.9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电场下的多拾取单电容耦合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涉及无线电能传输领域,包括充电单元,包括直流电源、与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的逆变器,以及与所述逆变器输出端连接的原边谐振补偿电路;耦合电场,与所述原边谐振补偿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耦合电场包括发射端与多组接收端;无人机单元,通过所述耦合电场与所述充电单元连接;所述无人机单元包括多组副边输出电路,与所述次级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电池件;所述副边输出电路包括副边谐振补偿电路、与所述副边谐振补偿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次级整流器;其中,所述接收端和原边谐振补偿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接收端分别与多组副边谐振补偿电路电性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89288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21507.5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板折叠式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极板参数设计方法,涉及无人机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包括,机库设备,其包括设置于机库设备上侧的降落平台,以及设置于降落平台上的发射部;接收组件,其包括设置于无人机安装壳体内的电能接收器,与电能接收器输入端连接的接收极板,接收极板包括四个板条,相邻板条之间能折叠,本发明在无人机底部设置有能折叠的接收极板,降落充电时,驱动组件能够将接收极板打开,增大接收极板的有效耦合面积,充电完成后,驱动组件将接收极板折叠,通过上述操作,既保证了无人机充电时,具有较大的有效耦合面积,提高了其充电效率,又保证了无人机飞行时,接收极板不会对无人机受力造成较大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