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2998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0958835.0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分区负荷中心计算、确定能源站等级和数量、计算能源站坐标、能源站与负荷中心匹配,计算能源站服务能力。本发明通过将能源站划分为不通的等级,根据能源站服务半径、服务能力、负荷中心的服务需求,按照总体建设成本最低对能源站进行规划,得出能源站数量、服务规模和位置,实现了多个分布式能源站的优化布局,满足分布式能源站因地制宜建设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008332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11228670.9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新能源远程测试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现场获取设备特征信息参数、构建数据库、根据设备运行数据源挖掘构建设备故障数据模型与设备正常运行数据模型、对异常数据进行故障诊断分析、故障预警、判定故障原因等。本发明将离线建模、数据挖掘技术和Internet技术相结合,针对远程测试设备结构复杂、运行数据动态不稳定、设备故障交互影响严重、故障定位预警困难等问题,帮助运维检修人员快速排查故障,对由于隐性故障和显性故障交叉影响产生的复合故障所带来的经济风险、安全风险和维修风险定量化,及时控制大型复杂检测设备隐性故障的扩散,具有诊断准确度高、速度快、大幅度提高检修效率、降低维修费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591840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710876405.5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随机相关性的区域多微网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微网群运行变量间的随机相关性进行分析;步骤2,对微网群内风速及负荷进行建立微网群可靠性模型;步骤3,对微网群运行变量进行抽样;步骤4,判断微网群可靠性指标的收敛情况;步骤5,制定微网群可靠性评估中的供电策略;步骤6,计算微网群系统的可靠性。本发明考虑了微网群内各微网之间运行变量之间的随机相关性;并将该微网群可靠性评估模型应用于微网群可靠性评估算法,以期为微网群高可靠性供电提供指导,不仅为微网群协调运行调度提供了指导,而且保证了微网群高可靠性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0749803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186545.5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大型海上风电的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中的继电保护领域,通过测量故障后线路两侧数据窗长度内的故障电压数据与故障电流数据;利用低通滤波器与积分均值法,求出故障电压与电流的直流分量;根据发生的故障类型,选取对应公式求出不同时刻下的故障位置;最后将不同时刻下的计算结果取平均值得到最终测距结果。本发明提出一种全新的适用于大型海上风电的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不仅适用于单极接地故障与极间短路故障,并且利用不同时刻的计算结果进行修正,使得测距结果更加准确,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使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70772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211128.1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型海上风电送出系统的多层无功补偿装置,包括:协调层、控制层及执行层,所述协调层接受所述电网参数检测模块输出的电气量用于无功缺额的计算,并根据补偿方案对补偿无功容量进行分配;当所述控制层接收到所述协调层发出的分配容量后,所述控制层根据无功电流参考值生成各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层生成的控制信号作用于所述执行层内的无功补偿装置主电路,并将无功容量输送至所述电网。本发明可以实现电网无功功率的动态调节,并通过合理分配无功补偿容量,最大程度地利用系统中安装的不同特性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能力,帮助系统电压的快速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060813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1033178.5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和方法,包括发电机监测模块、海上风能监测模块、电力监测模块、风向监测模块、风叶监测单元、风叶控制单元、数据采集终端和总控终端,所述电机监测模块、海上风能监测模块、电力监测模块、风向监测模块、风叶监测单元、风叶控制单元、数据采集终端和总控终端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信息交互,总控终端用于集成第一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第三控制信息、第四控制信息、第五控制信息和第六控制信息后进行控制操作;通过本发明系统和方法,能够综合各种采集数据共同对发电机进行控制,能从环境因素和发电机自身参数角度出发综合对发电机进行控制,能够提高海上风力发电的稳定性,能够更好利用风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47568A8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269039.6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综合能源系统能效评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模型,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分布式热电联产模块、热泵、锅炉、电制冷机模块,综合能源系统模型的输入的能量包括不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外购的电能,输出为冷、热、电终端能源形式;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次能源消耗量、一次能源利用率、一次能耗节约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率、效率。建立场景能效评估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各评价指标结合权重来获取场景的综合评价结果。本发明可对系统全年综合能效进行量化评估,从而对综合能源系统具体项目方案的选择、效益的验证及运行策略的优化提供量化的能效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829587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11272.1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长短时记忆(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网络的小区域级超短期负荷预测及可视化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模型的输入输出变量;步骤2:对输入输出数据集分别进行预处理;步骤3:构造深度LSTM负荷预测模型,并采用随机搜索的方法,寻找合适的超参数直到测试集预测误差达到最小。步骤4:采用t-SNE可视化技术对网络隐藏层向量进行可视化表征,并根据隐藏层向量形成相关系数热图进行相关性定量分析,从而反映网络对输入数据特征提取能力。该方法旨在利用深度学习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以及LSTM时序相关性学习能力,以获得与机器学习模型相比更高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473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21196.2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芃 , 刘兴华 , 孙树敏 , 张用 , 栾凤奎 , 程艳 , 左新斌 , 赵鹏 , 王玥娇 , 滕玮 , 李广磊 , 王士柏 , 张兴友 , 魏大钧 , 王楠 , 李笋 , 孔刚 , 陈素红 , 赵帅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型动态功率支撑系统及其方法,包括调相机(1)、储能系统、调相机就地调控装置(5)、储能就地调控装置(6)和功率综合调度管理系统(7),其中储能系统的交流出口与所述调相机(1)的交流出口连接后接入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交流电网;功率综合调控管理系统(7)与电网调度系统相连,接受来自电网调度系统的调度指令。系统采用就地控制与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将调相机(1)的无功支撑能力与储能系统的快速有功响应能力进行整合,在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发生直流闭锁的过程中为受端交流电网提供有功、无功功率支撑,提升传统交流电网在接入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后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208138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610653100.3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分布式电源无交流传感器控制方法,适应于微电网的并网和孤岛双模式运行,在微电网并网运行时,在下垂控制的基础上加入了虚拟阻抗控制,在无需电压传感器的情况下控制系统精度和稳定性不受电网谐波的影响;在微电网孤岛运行时,通过进一步改进虚拟阻抗和加入主动阻尼法,从而抑制了非线性负载及LCL滤波环节造成的谐波干扰,同时避免了滤波器共振的问题。通过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降低了系统成本和控制系统的计算负担,提高了谐波干扰情况下控制系统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对于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的进一步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