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17424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056287.9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梯度下油纸绝缘结构复合电压击穿特性试验装置,主要用于电力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环境下开展油纸绝缘结构直流击穿特性的研究,主要针对不同温度梯度下油纸绝缘结构的直流电压击穿特性研究。温度梯度下油纸绝缘结构复合电压击穿特性试验装置包括高压电源系统、温度梯度循环保持装置和自动检测记录装置,可实现对油纸绝缘结构不同温度梯度下不同交直流复合电压下的击穿特性的研究,产生交直流复合电压的电源更为精准,温度梯度控制更为标准,且通过计算机自动记录击穿电压和时间,使得试验结果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799014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096355.5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7/04 , F17C13/002 , F17C2221/033 , F17C2223/0161 , F17C2225/0123 , F17C2227/01 , F17C2227/0302 , F17C2227/0309 , F17C2227/039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从低温空气环境下持续吸热的液化天然气气化系统,属于液态天然气气化领域。该系统包括:LNG储罐、LNG储罐自带增压器、主空温式气化器涡流管、空温式换热器、加热器、调压装置。当空温式气化器无法使LNG气化加热达到输送温度时,采用涡流管、空温式换热器和加热器构成的组合式加热单元加热低温NG,使其达到输送温度。涡流管使一部分低温天然气升温直接达到输送温度;另一部分天然气经空温式换热器继续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再由加热器加热达到输送温度。本申请极大地降低了水浴式加热器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794023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096896.8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回收来流压力能的超低温环境取热天然气调温调压系统,属于天然气领域,包括管道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本发明属于天然气领域,包括管道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该系统采用涡流管、空温式换热器和喷射器构成的压力驱动式加热单元代替现有的加热器(对于LNG通过在储罐和空温式气化器之间设置低温液体增压泵,以提高空温式气化器出口NG压力)。采用喷射器和涡流管这两种压力驱动装置,将涡流管冷端出口的低温NG通入空温式换热器持续从环境中吸收热量;同时使从涡流管热端出来的气体升温直接达到管网温度要求,进而实现无需加热器耗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683006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059401.9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andweber迭代法的波束形成方法,其包括通过基站天线将带通通信信号解调到基带后进行离散采样;使用前N个离散采样数据作为训练序列并求解对应的协方差矩阵,计算出Landweber迭代公式中的松弛因子α以及通过Landweber迭代公式求解出对应的波束形成权值w(m);将得到的权值w(m)带入到代价函数G(m)并求解出代价函数G(m)中基于Landweber迭代法的理想迭代停止数,即求解出使得代价函数G(m)为最小化的正则化因子m,以及对应的Landweber迭代法的最佳权值;最后利用求解出的Landweber迭代法的权值,对后续采样序列进行波束形成操作。本发明利用Landweber迭代求解波束形成权值,通过简化的代价函数来决定迭代数,最后得到能够抵抗系统误差的迭代解。
-
公开(公告)号:CN10484899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85853.1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温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温度重构的阀门检漏系统及方法,属于热能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阀门难以实现中远距离检漏、红外线技术难以实现定量检漏、阀门表面材质不同或粗糙度不同的温度修正困难、测量精度有限等技术难题。其特点是无需对阀门表面材质和粗糙度进行测量来修正温度,建立了三维温度场重构模型,将喷雾冷却技术应用在阀门压力试验中,准确判断泄漏点;通过漏点的泄漏量与温度梯度的关系曲线实现泄漏量定量检测。本发明实现了中远距离检测阀门是否泄漏,利用红外热像仪实现了泄漏点的定性检测和泄漏量的定量检测,解决了传统红外热像探伤技术需要准确测定材料表面发射率的难题,提升了检漏精度,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65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54542.5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F25B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量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亥姆霍兹共振激励的涡流管,包括:进气管道,在所述进气管道内形成亥姆霍兹共振结构;涡流管本体,其上设置进口喷嘴,所述进气管道的出气口与所述进口喷嘴连通;高压气体首先进入所述进气管道,在所述进气管道内亥姆霍兹共振结构的作用下形成高频振荡气流,之后通过所述进口喷嘴将所述高频振荡气流引入所述涡流管本体中进行能量分离得到冷、热两股气流,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亥姆霍兹共振激励的涡流管将亥姆霍兹共振腔产生的高频振荡气流引入涡流管之中,从而有效提升涡流管能量分离性能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4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89872.3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 江西一舟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总线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校准方法及装置,涉及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其中温度校准方法包括:控制绝热浴液至设定温度,将温度传感器浸没至浴液中;单片机基于所述单总线传感器集联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建立通信连接;执行地址读取程序、温度读取程序和校准程序;基于所述温度读取程序获取温度传感器的执行温度;所述校准程序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执行温度和所述绝热浴液的温度获取温度校准值;将所述校准温度值写入EEPROM中的温度校准修正值存储空间,直至所有温度传感器均完成温度校准。通过单总线温度传感器可同时实现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校准,且绝热浴液温度可调节,提高校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123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92789.X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H05K7/20 ,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3 , H01M10/65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包括非封闭的冷却箱、喷射器和换热器,在冷却箱内设置相变冷却工质,集气罩外侧过冷液体通过冷却液出口通过工质泵来到喷射器形成一次流,集气罩内侧相变冷却工质在冷却热源装置产生热量时局部沸腾经集气罩上的集气罩出口形成喷射器的二次流,一次流和二次流混合后变成一连串的微小气泡和相变冷却工质一起喷射器,通过换热器过冷,内部微小气泡凝结变过冷液体,再回到冷却箱内对计算机主板和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本发明所述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在保证高效冷却的同时,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为数据中心和电池冷却提供了一种创新且实用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23184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017516.0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H01M10/613 , H01M10/6563 , H01M10/63 , H01M10/663 ,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小电芯温差的储能风冷热管理方法与系统,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包括步骤:获取储能系统电池电芯部件各监测点位实时的温度状态信息;在电池进入运行状态前启动空调循环风机,并通过减缓风扇转速控制电芯温度以预设温升速率上升;在电芯温度达到工作温度后控制电池进入运行状态,并根据电池实时充放电功率进行风扇转速的自适应调节;在电池进入待机状态后,在电芯温度降低至待机温度前通过延迟风扇停转控制电芯温度以预设温降速率下降。本发明通过对电芯间温差的抑制,减少由于电芯间温差导致的电池容量下降以及使用寿命的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81510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47446.0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1R31/367 , G01R31/389 , G01R31/38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参数辨识方法及其相关设备,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该方法实施例包括:构建储能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电池混合脉冲功率特性测试对等效电路模型中的电池参数进行辨识,得到多个预设剩余电量值下对应的电池参数数据库;基于电池参数数据库、本征正交分解指示的正交基底,计算多个预设剩余电量值下第一电池参数对应的第一重构模态系数值;根据第一重构模态系数值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计算目标剩余电量值下第二电池参数对应的第二重构模态系数值,基于第二重构模态系数值和正交基底确定目标剩余电量值下的电池参数预测值。该实施例实现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电池参数辨识,提高电池参数的辨识精度和辨识效率,拓展适用场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