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燃气发生器的纳米干粉灭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11225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84288.4

    申请日:2013-12-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燃气发生器的纳米干粉灭火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安装导管,壳体里填充纳米干粉,壳体里安装燃气发生器,燃气发生器包括点火器、推进剂、小喷管,推进剂布置在点火器的周围,小喷管位于推进剂的下方,点火器点燃后引燃推进剂,推进剂产生的气体通过小喷管喷出,从而将纳米干粉从导管中喷出。本发明常规储存时,壳体内部处于常压状态,减少了存放高压容器所带来的危险;以燃气发生器作为纳米干粉发射的源动力,可以使纳米干粉更好地分散到灭火环境中;干粉材料采用比表面积极大的纳米干粉材料,灭火效果更好。

    一种新型铝空气电池装置及其铝负极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646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37494.6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铝空气电池装置及其铝负极制备方法,涉及空气电池领域,该装置包括电池主体和电解液循环单元;电池主体包括铝负极、第一空气正极和第二空气正极;铝负极设置在第一空气正极与第二空气正极之间;电解液循环单元与电池主体连接;电解液循环单元包括过滤模块、电解液加速模块和电解液储存模块。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空气正极和第二空气正极,使铝负极两面都可与电解液进行化学反应,能够提高铝负极利用率,通过设置电解液循环单元,对进行化学反应的电解液进行循环过滤,能够有效地过滤电池工作过程中不能溶解的产物,避免因为反应产物附着在电极表面或堵塞电池而导致的放电终止等问题。

    一种热电混合火箭发动机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343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31035.1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天推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电混合火箭发动机,包括加压设备、氧化剂储罐和发动机,通过加压设备向氧化剂储罐内提供高压气体,从而对氧化剂储罐内腔进行加压,使氧化罐内的压力维持在预设值,通过电加热装置将氧化剂储罐内的液态氧化剂加热到预设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当发动机启动时,氧化剂储罐内的液态氧化剂输送到供水管路内,高温氧化剂再通过供水管路输入至燃烧室内,与燃料一同进行燃烧反应,高温高压燃气从尾喷管喷出,提供推力。当高温气态氧化剂参与燃烧时,其内部的热能会释放出来,使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提高发动机比冲。

    一种气体驱动逆向位移活塞式粉末燃料供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223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38893.9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驱动逆向位移活塞式粉末燃料供给装置,涉及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燃料供给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滑动连接有透气活塞,透气活塞将装置主体的内腔分为粉末装填腔室和驱动气腔室,粉末装填腔室位于透气活塞靠近装置主体底部一侧,驱动气腔室位于透气活塞靠近装置主体顶部一侧,装置主体的顶部设有进气孔和粉末燃料出口,装置主体底部设有粉末装填口,透气活塞设有多个导气槽,导气槽用于将驱动气腔室内气体吹向粉末装填腔室的四周内壁上,透气活塞位于粉末装填腔室内的一侧设有节流装置,节流装置远离粉末装填腔室的一端通过柔性管与粉末燃料出口相连通。本发明能够降低粉末燃料供给过程中的能耗,且空间利用率高。

    一种常温铝水金属燃料推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1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38894.3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常温铝水金属燃料推进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态推进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金属铝粉作为燃料,既能节约推进剂的成本、又能提高推进剂的能量特性。本发明使用三氢化铝作为燃料添加剂,增添了燃料中的含氢量,降低了推进剂的火焰温度,提高了推进剂的比冲。本发明使用高氯酸盐和硫酸钠水合物作为氧化剂,硫酸钠水合物将水以结晶水的形式储存在推进剂中,克服了铝/冰推进剂需要低温保存的缺点。在常温条件下,硫酸钠水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分解或失去结晶水,提高了推进剂的使用寿命。在燃烧过程中,硫酸钠水合物既能脱水为推进剂提供氧化剂又能分解生成工质,提高推进剂的比冲。

    一种森林灭火弹机械弹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0040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694177.0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森林灭火弹机械弹射系统,包括弹射机构,行程调节机构,防冲击机构,放球止动机构,推球机构,弹射机构安装在最前方,后面依次是防冲击机构、行程调节机构、放球止动机构,推球机构能从最后方向前弹出,最终停止到防冲击机构上。具体地,各机构中包含一个电机,两个恒力弹簧,一个死点自锁连杆扳机,两组滑轨滑块,大减速比电机用于给恒力弹簧蓄力,死点自锁连杆扳机能够让恒力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破坏死点状态可以释放能量,滑轨滑块用于导向,增加弹射落点的准确度。本发明能够实现可调缓冲系统调节弹射行程功能,有着可随时控制存储能量以及发射距离的优点;采用推球部分与缓冲部分相结合的弹射方式,提高了该机构的稳定性。

    跨介质水冲压动力系统及航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387905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33328.4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跨介质航行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跨介质水冲压动力系统,包括:水冲压发动机,水冲压发动机与进水通道连通,进水通道还与外界连通;储水装置,储水装置用于储水;及动力装置,动力装置能够驱动储水装置内的水进入水冲压发动机内。本发明提供的跨介质水冲压动力系统,使航行器出水后水冲压发动机能够维持工作状态,并能够完成航行器的空中姿态调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航行器。

    一种头部出气的水下高速运动实验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102864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80563.7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部出气的水下高速运动实验模型,包括弹头、密封段和弹体;弹头的材质为多孔钛;弹体内部设置有空腔;密封段的尾端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一通气孔,密封段的首端设置有与弹头连通的第二通气孔,密封段上还设置有横向通气孔;横向通气孔内设置有回弹弹簧、密封阀栓和圆珠,回弹弹簧压缩时,密封阀栓封堵横向通气孔的内段,空腔密封;当试验模型离开发射器后,回弹弹簧回弹,密封阀栓外移,横向通气孔的内段连通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气体从腔内逸出到弹头的多孔钛结构内,从多孔钛结构内逸出,形成空泡,并逐渐包裹模型整体;模型能够在离开发射器时就可以从头部产生气泡,保证气体量的充足,并且能够多次使用,操作简易。

    一种低温固体推进剂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1747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315282.8

    申请日:2017-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6B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低温固体推进剂。包括燃料、氧化剂、粘合剂和功能助剂,所述的燃料为金属燃料镁粉和二氢化镁,所述氧化剂和粘合剂为水,各组分的质量比为金属镁粉:38%—46%、二氢化镁:11%—19%、水:40%—44%、功能助剂:2%。本发明使用二氢化镁作为燃料添加剂,增加了燃料的含氢量,同时降低了推进剂的火焰温度,提高了推进剂的比冲;本发明使用水作为氧化剂,同时又作为推进剂的粘合剂,水的熔点为0℃,当温度低于0℃时,推进剂药浆冷冻固化,制成低温固体推进剂,水与其它氧化剂相比,有效地提高了低温推进剂的冷冻使用温度,同时低温环境抑制了燃料与氧化剂的反应,提高了推进剂的使用寿命。

    一种二次喷水推力矢量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35133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315283.2

    申请日:2017-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G8/08 B63H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二次喷水推力矢量控制装置。包括固定板、注水管道、流量控制阀,固定板固定在喷管的扩张段,固定板将供水管道与喷管相连通,固定板内开设将二次喷水射入喷管扩张段的槽,供水管道的进水口位于水下航行器的前方并与外界环境相通,流量控制阀设置在供水管道上,固定板与喷管扩张段接触处有密封系统。本发明结构简单,没有复杂的机械伺服机构,对推力矢量的控制方便,系统响应控制指令时间短,响应快,控制效率较高,提高了水下航行器的机动性;实现推进控制的一体化,系统全部气动控制,降低了水下航行阻力;二次喷水可部分兼顾喷管扩张段的冷却,喷管壁面温度大幅度下降,保护喷管结构的同时,又能使喷管红外辐射减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