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61255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77268.6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3/00 , C02F1/467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浅层地下水氯代烃污染原位修复的套筒式生物电化学反应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受卤代烃污染的浅层地下水原位修复的生物电化学反应器。本发明利用生物电化学脱卤技术,通过生物阴极为脱卤呼吸菌提供电子,促进生物脱卤呼吸的完成,解决地下水中外源电子供体不足的难题。本发明反应器的阴极包括表面均匀布孔的不锈钢圆筒和碳毡;底筒上段为直筒结构,下段为锥筒结构,底筒的上段边缘与不锈钢圆筒连接,止回球位于底筒的下段内;阳极位于不锈钢圆筒内,且PVC管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阳极和阴极通过外接直流电源实现电连接。该装置可以置于口径较小的原位监测井中,操作简便,适合地下水环境复杂和操作条件不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8746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18401.4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86
Abstract: 基于发光细菌的微流控型辐射损伤生物剂量分析检测装置及其检测分析方法,它涉及紫外、电离辐射、核辐射与空间辐射损伤生物剂量评估领域。解决现有辐射损伤生物剂量分析检测设备和方法存在样品制备及检测时间长,操作复杂,影响检测因素多,缺乏空白对比导致检测准确性差的问题。装置由微流控芯片、辐照卡具、聚光透镜、光纤、光电倍增管、脉冲计数器及装置主体组成;方法:上样、辐照、加载芯片、检测与计算。或由微流控芯片、辐照卡具、聚光透镜、光纤、电动光学快门、光电倍增管、脉冲计数器及装置主体组成;方法:上样、加载芯片、开始检测并记录初始值、第一个辐照与检测周期、重复辐照与检测周期、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5181779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599802.3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7/4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中重金属离子在线监测装置与方法;包括离子印迹毛细管、缓冲液电泳毛细管与原水电泳毛细管组成的十字电泳、检测器等关键部件,利用离子印迹毛细管能够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特性,通过对比吸附前后两幅电泳图谱的差异,判断水中重金属离子及其含量;本发明不仅可以解决比色法因使用剧毒显色剂而威胁人体健康的问题,而且可以解决电化学法对水体二次污染降低检测准确程度的问题,同时还具有对于多种重金属并存或存在其它污染物的复杂水体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操作人员无需接受专业培训即可操作本装置;长期监测成本低;以及系统集成度高,系统体积与质量小,系统功耗和成本低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424784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29066.3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 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4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4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中重金属离子检测微流控芯片与检测方法;本发明微流控芯片包括微通道和微阀;所述微通道包括参照微通道、离子印迹微通道、电泳进样微通道、电泳分离微通道、连接微通道、废液排出微通道和缓冲液排出微通道;所述微阀包括参照端出口微阀、离子印迹出口微阀、废液出口微阀、缓冲液截止微阀和进样截止微阀;本发明检测方法首先得到重金属离子吸附前十字电泳的第一张电泳图谱;然后得到重金属离子吸附后十字电泳的第二张电泳图谱;最后根据两个图谱的差异,识别特定重金属离子,计算重金属含量;本发明不仅具有很低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检测过程简单,检测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91536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92100.6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46 , H01M10/054 , C01B32/312
Abstract: 一种低电子电导的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生物质炭具有电子电导使得作为镁离子人造保护界面时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容易失效的问题。方法:将生物质炭与氢氧化钾混合,将混合物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的样品洗涤后干燥获得活化生物质炭;将活化后的生物质炭与镁金属及镁合金通过压力浸渗后获得活化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采用氢氧化钾对生物质炭进行活化处理使材料的共轭结构得到破坏,降低了生物质炭的电子电导,使得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的电子电导得到降低,缓解了用于负极极片时还原分解,提高了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负极极片的循环稳定性及充放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8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1563288.X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2C47/12 , C22C49/06 , C22C49/14 , B22D23/04 , C22C101/14
Abstract: 一种纳米碳化硅和空心玻璃微珠混合增强多孔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空心玻璃微珠强度低、以及采用空心玻璃微珠制备的多孔铝基复合材料强度低和吸能效果差的问题。方法:称取空心玻璃微珠、碳化硅增强体、铝金属粉末和铝锭,将碳化硅增强体与空心玻璃微珠混合得到复合粉体,将干燥后的复合粉体与铝金属粉末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粉体,混合粉体装填到石墨模具中得到预热的预制体;制备熔融的铝金属;最后液态铝浸渗。本发明通过将纳米碳化硅与空心玻璃微珠进行混合,碳化硅增强体可以均匀的覆盖在玻璃微珠表面,二者形成机械结合,提高了空心玻璃微珠的承载能力,使得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78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1563269.7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膨胀钨酸锆/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低膨胀ZrW2O8/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钨酸锆/Al复合材料中存在含量过高的γ‑ZrW2O8从而导致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较大的问题。方法:按体积分数称取ZrW2O8粉和铝基体;将ZrW2O8粉末置于成型模具中并预压成型,然后进行高温烧结,淬火得到ZrW2O8预制体,液态铝浸渗。本发明制备的低膨胀钨酸锆/Al复合材料中由于铝基体和ZrW2O8颗粒都存在连续结构,降低了铸造态钨酸锆/Al复合材料中γ‑ZrW2O8含量。通过去应力退火处理减小内应力,从而降低钨酸锆/Al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本发明适用于制备钨酸锆/铝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22669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62101.4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双壁核壳结构空心玻璃微珠的多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多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空心玻璃微珠壁厚增加会影响所制备的多孔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下降,和采用空心玻璃微珠制备多孔复合材料过程中空心玻璃微珠容易破碎的问题。方法:称取空心玻璃微珠和金属基体;所述金属基体为Al‑3Mg,Al‑6Mg或Al‑9Mg,预热和金属基体制备,液态金属浸。本发明选择含有金属镁的成分的金属基体,在浸渗过程中改善了空心玻璃微珠与金属基体铝之间的润湿性,在空心玻璃微珠的表面生成了MgAl2O4层,使得空心玻璃微珠的承载能力提升。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多孔金属基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03111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563270.X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G41/00
Abstract: 一种高纯α‑钨酸锆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负膨胀材料钨酸锆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钨酸锆制备方法中存在纯度低、易分解、包含结晶水的问题。方法:称取WO3和ZrO2为原料,然后球磨得到一次混合粉体;混合粉体的一次烧结,一次混合粉体一次烧结块体并水淬;粉碎后再加入一次混合粉体得到二次混合粉体,二次混合粉体烧结、破碎、烘干,得到钨酸锆粉体;本发明通过合理的WO3和ZrO2的摩尔比,添加过量的WO3,并采用二次烧结利用WO3将残留的ZrO2转化为钨酸锆,避免ZrO2残留,提高了ZrO2转化率;进行了两次烧结和淬火实现去除ZrO2,避免多次烧结造成钨酸锆的晶粒尺寸增加和γ‑钨酸锆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298116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160248.4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表面精度高可靠性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目的是解决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精度低和可靠性差的问题。方法:粒径为5~20μm的金刚石粉平铺在模具底部,再平铺粒径为20~300μm的金刚石粉,最后平铺剩余的粒径为5~20μm的金刚石粉,振实冷压得到金刚石坯体,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进行压力浸渗。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具有高的表面精度、热导率和可靠性。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将金刚石表面的涂层烧结在一起形成连续的三维连通网络状的导热通路,提升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本法适用于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