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光梳光谱的火焰多参数场探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71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06525.7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光梳光谱的火焰多参数场探测系统及方法,属于高温热辐射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无法实现高温火焰温度及组分浓度参数三维空间分布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双光梳系统产生稳定的频率光梳信号,光纤分束器3将频率光梳信号分为光强相同的n束光,n束光经过烟碳火焰后再入射至光电探测器的采集面,红外光场相机拍摄烟碳火焰,获取烟碳火焰的红外图像;数据处理系统利用烟碳火焰的红外图像获取光场测量信号,利用所述测量信号和光场测量电信号,采用反问题算法,获取烟碳颗粒火焰的温度场,再利用所述温度场,采用光谱理论中的辐射传输方程计算获取火焰的组分浓度场和压力场。本发明适用于高温热辐射测量。

    一种可实现肿瘤光学诊断与光热治疗双重功能的纳米复合物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32660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1102461.1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肿瘤光学诊断与光热治疗双重功能的纳米复合物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属于医学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基于光学技术的肿瘤诊断与过程治疗中采用的对比剂不通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一、选取不同尺寸的金属纳米材料,对比吸收曲线和散射曲线,观察是否满足其中一种在第一光学窗口内的散射曲线截面>吸收曲线截面,同时另一种在第二光学窗口内的散射曲线截面<吸收曲线截面或与上述条件相反的结果,若满足则执行步骤二,若不满足则重复步骤一;二、计算杂质的吸收散射特性谱图,观察是否满足与金属纳米材料相同的条件,若满足,则完成筛选,得到纳米复合物,若不满足,则重复步骤一。

    一种重金属Ni离子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1861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91682.X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金属Ni离子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生物质废弃物进行清洗、干燥、破碎、研磨,得到处理后的生物质废弃物;步骤S2,将处理后的生物质废弃物与K2FeO4、N源一起进行共混球磨,得到均质共混物;所述N源为双氰胺或三聚氰胺;步骤S3,将得到的均质共混物在氮气保护氛围下进行热解,得到热解产物;步骤S4,将热解产物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重金属Ni离子吸附剂。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到的重金属Ni离子吸附剂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有机官能团和磁性,可以对污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高效、快速的去除,解决了传统重金属吸附剂吸附效果差、吸附速率慢等问题。

    一种基于近场热光伏余热利用的复合式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73678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617574.8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一种基于近场热光伏余热利用的复合式水处理系统,针对现有技术中回收余热进行水处理的技术存在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将近场热光伏、辐射制冷、太阳能蒸馏、多级闪蒸等技术相结合,同时达到了光伏电池散热和获取水资源的目的,极具实用价值,本申请中的待处理水在循环过程中具有双重作用:既对光伏电池进行了冷却,使电池能维持在正常工作温度;又吸收了近场热光伏系统产生的余热,通过闪蒸装置获取净化水,实现了能量的二次利用。本申请利用太阳能进一步提升了产出的净化水量;本申请的液体流动方向简单,管道设置方便,便于设备的实际安装,效率高。

    一种基于热光伏系统的燃烧器余热回收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1818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05675.8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一种基于热光伏系统的燃烧器余热回收发电装置,涉及燃烧器余热回收领域,为了解决如何在保持室内温度处一个恒定的、舒适的温度下还可以将多余的能源进行回收利用的问题;本发明中的燃烧器进风通道为一环形腔体结构,燃烧器进风通道套在燃烧器的外面并与燃烧器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安装腔;N组热光伏余热回收机构设置在环形安装腔内;每组热光伏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弧形辐射器、弧形滤波器和弧形光伏电池板,弧形辐射器贴合燃烧器的外壁进行固装,弧形滤波器贴合辐射器的外壁进行固装;弧形光伏电池板正对弧形滤波器设置,并通过可旋转调节机构进行移动;蓄电池与N组热光伏余热回收机构中的弧形光伏电池板连接。本发明用于燃烧器的余热回收。

    基于参数水平集与调频激光的火焰多参数瞬态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807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42027.1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基于参数水平集与调频激光的火焰多参数瞬态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高温火焰燃烧诊断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激光层析吸收技术在多参量重建过程中存在时空分辨率低、重构结果存在尖刺噪声和无法捕获火焰拓扑结构等问题。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将主动调频激光照射到火焰上,由探测器阵列获取高温火焰多角度的辐射衰减信息,利用基于水平集方法获得的后验拓扑结构和先验平滑信息来改善稀疏数据下逆问题的不适定性,并通过主动调频激光的多角度投影信息及参数化水平集方法的重建策略,能获得清晰的高温火焰拓扑形状,实现多光谱辐射特性参数、温度场及物种浓度瞬时测量。主要用于火焰的多参数瞬态测量。

    一种基于光学相变纳米颗粒的生物组织温度场被动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081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735202.6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学相变纳米颗粒的生物组织温度场被动调控方法,涉及肿瘤光热疗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肿瘤光热疗法中如何在保障热疗有效性的同时、减少正常生物组织受损范围的问题。方法:计算符合要求的纳米颗粒在相变前后的吸收因子Qabs随激光波长的变化情况,进一步选择符合要求的纳米颗粒;计算纳米颗粒表面镀膜后在相变前后的吸收因子随激光波长的变化情况,再次选择符合要求的纳米颗粒;计算纳米颗粒的品质因子P,选取品质因子最大的纳米颗粒作为激光诱导肿瘤热疗所需的相变材料。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基于光学相变纳米颗粒的生物组织温度场被动调控技术。

    基于多源脉冲激光信息融合的弥散介质多宗量场重建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287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0447569.5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基于多源脉冲激光信息融合的弥散介质多宗量场重建装置及方法,属于光学成像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对弥散介质多宗量场同时重建的研究中,大多采用单一的脉冲激光入射的探测及重建方法,这种方法存在探测得到的信息较少、重建得到的图像边缘较为模糊,不能较好地反映真实的情况的问题。包括激光控制器、激光头、1×4光开关、光电探测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和1×16光开关;所述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与1×16光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电探测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激光控制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激光头的输入端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激光头的输出端与1×4光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时频光信息融合的弥散介质光学参数场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2718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075887.3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基于时频光信息融合的弥散介质光学参数场测量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属于光学成像技术领域。现有对弥散介质吸收散射系数分布的同时重建过程中,利用单一模型的测量信号进行重建存在获得的测量数据少、光学参数场重建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利用具有微透镜阵列的光场相机分别获取调频激光与脉冲激光作用下弥散介质边界各个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信息,通过模拟调频激光作用下弥散介质内的红外辐射传输过程,初步得到频域模型下介质内部的光学参数场的重建图像,并作为时域模型的初始的光学参数场,通过模拟脉冲激光作用下弥散介质内的红外辐射传输过程,得到弥散介质的内部结构。利用本发明方法能完成高精度的光学参数场的重建。

    碳黑团聚体一次粒径分布和热适应系数同时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9643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00438.3

    申请日:2020-08-11

    Abstract: 碳黑团聚体一次粒径分布和热适应系数同时测量方法及装置,属于非侵入式原位测量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基于激光诱导炽光的粒径分布测量对先验热适应系数不确定度敏感的问题。本发明所述方法需测量常温气体环境中碳黑团聚体由低通量激光激发的归一化激光诱导炽光实验信号,由简化激光诱导炽光模型生成相应的预测信号,构建的反问题基于预测信号相对实验信号的相对误差,通过协方差矩阵适应进化策略算法求解该反问题,从而同时得到碳黑团聚体一次粒径分布和热适应系数。本发明适用于非高温环境下团聚颗粒系的一次粒径分布和热适应系数同时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