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肿瘤光学诊断与光热治疗双重功能的纳米复合物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32660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02461.1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肿瘤光学诊断与光热治疗双重功能的纳米复合物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属于医学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基于光学技术的肿瘤诊断与过程治疗中采用的对比剂不通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一、选取不同尺寸的金属纳米材料,对比吸收曲线和散射曲线,观察是否满足其中一种在第一光学窗口内的散射曲线截面>吸收曲线截面,同时另一种在第二光学窗口内的散射曲线截面<吸收曲线截面或与上述条件相反的结果,若满足则执行步骤二,若不满足则重复步骤一;二、计算杂质的吸收散射特性谱图,观察是否满足与金属纳米材料相同的条件,若满足,则完成筛选,得到纳米复合物,若不满足,则重复步骤一。

    用于测量半透明材料试样发射率的抗背景噪声的试样加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30567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716967.5

    申请日:2013-12-23

    Abstract: 用于测量半透明材料试样发射率的抗背景噪声的试样加热系统,它涉及一种加热系统,属于半透明材料加热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半透明材料发射率测量装置中的材料试样加热系统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试样背景辐射特性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加热器和PID温度控制器,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壳体、方形弹簧固定片、加热片电源引线、圆形平板电阻加热片、温度传感器探头、加热器保温层和温度传感器引线。本发明在加热片的半透明材料试样侧涂有黑体涂层,使得试样加热过程中背景辐射特性简单,有利于半透明材料发射率测量中背景辐射的扣除;本发明采用电阻加热片直接加热的方式,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加热快、成本低、耗能低的优点。

    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微流控芯片流量光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237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776829.9

    申请日:2018-07-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3/50273 B01L2300/12 B01L2400/0454

    Abstract: 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微流控芯片流量光控制方法,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流量光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微流控设备操作复杂,设备昂贵,且便携性较差以及光控微流体技术需要向微流体中加入其他介质,或使用特殊的微流道材料等,极大限制了微流控技术的应用范围的问题。过程为:一、计算得到不同尺寸,不同间隔以及不同材料的纳米棒阵列在不同入射激光强度和偏振方向下纳米棒阵列吸收截面,纳米棒阵列所在微流道内流体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情况;二、选取符合要求的纳米阵列;三、使用特性波长的激光照射选取的符合要求的纳米棒阵列,通过调节特性波长的激光强度和偏振方向调控微流道内流体的微流动。本发明用于微流控领域。

    用于测量半透明材料试样发射率的抗背景噪声的试样加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30567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716967.5

    申请日:2013-12-23

    Abstract: 用于测量半透明材料试样发射率的抗背景噪声的试样加热系统,它涉及一种加热系统,属于半透明材料加热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半透明材料发射率测量装置中的材料试样加热系统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试样背景辐射特性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加热器和PID温度控制器,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壳体、方形弹簧固定片、加热片电源引线、圆形平板电阻加热片、温度传感器探头、加热器保温层和温度传感器引线。本发明在加热片的半透明材料试样侧涂有黑体涂层,使得试样加热过程中背景辐射特性简单,有利于半透明材料发射率测量中背景辐射的扣除;本发明采用电阻加热片直接加热的方式,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加热快、成本低、耗能低的优点。

    一种基于光学相变纳米颗粒的生物组织温度场被动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081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35202.6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学相变纳米颗粒的生物组织温度场被动调控方法,涉及肿瘤光热疗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肿瘤光热疗法中如何在保障热疗有效性的同时、减少正常生物组织受损范围的问题。方法:计算符合要求的纳米颗粒在相变前后的吸收因子Qabs随激光波长的变化情况,进一步选择符合要求的纳米颗粒;计算纳米颗粒表面镀膜后在相变前后的吸收因子随激光波长的变化情况,再次选择符合要求的纳米颗粒;计算纳米颗粒的品质因子P,选取品质因子最大的纳米颗粒作为激光诱导肿瘤热疗所需的相变材料。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基于光学相变纳米颗粒的生物组织温度场被动调控技术。

    基于短脉冲激光反射信号峰值反演的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快速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67687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10043662.7

    申请日:2014-01-29

    Abstract: 基于短脉冲激光反射信号峰值反演的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快速测量方法,属于生物组织光学参数测量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测量生物组织光学参数测量响应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测量样品块表面的时域半球反射信号的峰值改变激光器的脉冲宽度tp测量方,获得n组半球反射信号峰值设定待测样品的散射反照率ω和待测样品的非对称因子g,通过经验公式获得待定系数a和b;获得的n组半球反射信号峰值的估计值利用时域半球反射信号峰值的估计值与信号峰值的估计值对应的时域半球反射信号作最小二乘差值;判断最小二乘差值是否小于阈值ε,是则完成基于短脉冲激光反射信号峰值反演的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快速测量,否则继续测量。本发明适用于生物组织光学参数测量。

    基于短脉冲激光反射信号峰值反演的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快速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67687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43662.7

    申请日:2014-01-29

    Abstract: 基于短脉冲激光反射信号峰值反演的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快速测量方法,属于生物组织光学参数测量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测量生物组织光学参数测量响应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测量样品块表面的时域半球反射信号的峰值改变激光器的脉冲宽度tp测量方,获得n组半球反射信号峰值设定待测样品的散射反照率ω和待测样品的非对称因子g,通过经验公式获得待定系数a和b;获得的n组半球反射信号峰值的估计值利用时域半球反射信号峰值的估计值与信号峰值的估计值对应的时域半球反射信号作最小二乘差值;判断最小二乘差值是否小于阈值ε,是则完成基于短脉冲激光反射信号峰值反演的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快速测量,否则继续测量。本发明适用于生物组织光学参数测量。

    一种可实现肿瘤光学诊断与光热治疗双重功能的纳米复合物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32660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1102461.1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肿瘤光学诊断与光热治疗双重功能的纳米复合物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属于医学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基于光学技术的肿瘤诊断与过程治疗中采用的对比剂不通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一、选取不同尺寸的金属纳米材料,对比吸收曲线和散射曲线,观察是否满足其中一种在第一光学窗口内的散射曲线截面>吸收曲线截面,同时另一种在第二光学窗口内的散射曲线截面<吸收曲线截面或与上述条件相反的结果,若满足则执行步骤二,若不满足则重复步骤一;二、计算杂质的吸收散射特性谱图,观察是否满足与金属纳米材料相同的条件,若满足,则完成筛选,得到纳米复合物,若不满足,则重复步骤一。

    一种基于光学相变纳米颗粒的生物组织温度场被动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081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735202.6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学相变纳米颗粒的生物组织温度场被动调控方法,涉及肿瘤光热疗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肿瘤光热疗法中如何在保障热疗有效性的同时、减少正常生物组织受损范围的问题。方法:计算符合要求的纳米颗粒在相变前后的吸收因子Qabs随激光波长的变化情况,进一步选择符合要求的纳米颗粒;计算纳米颗粒表面镀膜后在相变前后的吸收因子随激光波长的变化情况,再次选择符合要求的纳米颗粒;计算纳米颗粒的品质因子P,选取品质因子最大的纳米颗粒作为激光诱导肿瘤热疗所需的相变材料。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基于光学相变纳米颗粒的生物组织温度场被动调控技术。

    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微流控芯片流量光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237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0776829.9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微流控芯片流量光控制方法,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流量光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微流控设备操作复杂,设备昂贵,且便携性较差以及光控微流体技术需要向微流体中加入其他介质,或使用特殊的微流道材料等,极大限制了微流控技术的应用范围的问题。过程为:一、计算得到不同尺寸,不同间隔以及不同材料的纳米棒阵列在不同入射激光强度和偏振方向下纳米棒阵列吸收截面,纳米棒阵列所在微流道内流体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情况;二、选取符合要求的纳米阵列;三、使用特性波长的激光照射选取的符合要求的纳米棒阵列,通过调节特性波长的激光强度和偏振方向调控微流道内流体的微流动。本发明用于微流控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