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63626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46876.7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23D1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氨燃料混合装置,包括:文丘里管,该文丘里管具有上游端、中间段和下游端,中间段的直径小于上游端的直径且不大于下游端的直径,中间段开设有液氨入口,该文丘里管的上游端通入空气;和热交换通道,该文丘里管的中间段位于该热交换通道内。该氨燃料混合装置通过文丘里效应将液氨燃料吸入空气流中,实现氨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并且通过热交换通道将液氨气化释放的冷量加以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728878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32649.4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 Y02T10/121 , F02M25/12 , C01B3/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带氨裂解装置的动力机构,包括燃料供给装置、压缩机、燃烧室和动力件,该压缩机连接燃烧室以压缩包含空气的燃料并供给燃烧室,该燃烧室连接动力件以通过燃烧室燃烧产生的排气推动动力件活动,还包括氨裂解装置,该燃料供给装置连接氨裂解装置以为氨裂解装置提供氨,该氨裂解装置能分解氨并生成有氢气,该氨裂解装置连接燃烧室以为燃烧室提供包含有氢气的燃料,该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并产生排气。它具有如下优点:氢的燃点低于氨的燃点,故氢在燃烧室内先燃烧放热以点燃燃烧室的氨,氢能加速燃烧进程,从而改善氨燃料的燃烧性能,降低了燃烧室的进气温度和压缩比。
-
公开(公告)号:CN107100736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32022.9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燃气轮机联合系统,包括燃气轮机、低温回收装置和余热回收装置。该燃气轮机包括液氨供给装置、压缩机、燃烧室和涡轮,该液氨供给装置能为燃烧室供应氨,该压缩机压缩包含空气的气体并供给到燃烧室,通过燃烧室燃烧产生的排气推动涡轮运转。该低温回收装置连接在液氨供给装置和燃烧室之间,该液氨通过低温回收装置变化为气态氨,该低温回收装置回收液氨气化的冷量。该燃烧室内包含有通入的气态氨与空气的气体混合燃烧,该燃烧室的排气推动涡轮运转并由排气通路排出;该余热回收装置设置在排气通路上以收集排气热量。它具有如下优点:能够输出动力,能回收排气余热和/或回收液氨气化产生的气化潜热以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06668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91036.9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厦门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化仪控系统动态可靠性集成分析系统,其包括产生仿真指令、系统运行区间划分、仿真机仿真、主程序计算与结果分析五个功能部分。本发明基于Markov/CCMT方法理论,以C#作为基本开发语言,完成集仿真、计算、结果分析功能于一体的针对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动态可靠性集成分析系统,可应用于软件平台,并将所搭建的系统运用到实际AP1000主给水系统中进行调试,并对AP1000数字化仪控系统主给水部分进行全面的可靠性分析,分析范围包括系统失效概率及系统的薄弱点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52305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61914.3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产生系统及电力产生系统,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燃气轮机循环回路以及有机朗肯循环回路,由于燃料电池和燃气轮机循环回路的高温排气仍有很高的温度等级,属于中低温余热,采用有机朗肯循环将这些中低温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大大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减少了污染物向环境中的排放,此外,本发明通过系统集成和流程改进实现能量的综合梯级转换与高效清洁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258702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10549289.2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锅炉产生的烟气与第一次脱硫脱硝的烟气进行热交换,使所述锅炉产生的烟气降温;2)将降温后的烟气混合氨气,再用水喷淋处理,完成第一次脱硫脱硝;3)将第一次脱离脱硝的烟气与锅炉产生的烟气进行热交换,使所述第一次脱硫脱硝的烟气升温;4)将升温后的第一次脱硫脱硝的烟气再进行电子束辐照反应,完成第二次脱硫脱硝。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烟气热量,在脱硫和脱硝的两步处理过程中分别达到SOx和NOx的最佳脱除温度,所需的电子束发生装置的功率要求降低,从而可以显著降低电子束发生装置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上述方法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240295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520491.2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唯尔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试衣系统一体机,其采用基于真人三维全息仿真技术的试衣系统,配合相应的硬件,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通过人体模型调节模块和触控显示模块对嵌入式集成PC系统内的人体通用模型进行调节,直至得到所需的人体模型,试衣效果较为理想。而且,可通过智能卡读写模块对存放在自动吐卡机内的智能卡进行写卡,将最终得到的人体信息保存在智能卡内,并通过自动吐卡机吐出带走,以便到其他的同种试衣机上可以直接读取现成的人体信息而无需再设置,使用很方便。本发明的全自动试衣系统一体机主要用于为相关的服装、服饰品牌提供推广平台,主要放置在商业广场等消费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208188341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758757.0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行器自动定位装置,包括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设置于飞行器外部,所述第二部件在空气流的作用下与第一部件接触和分离以产生感应电流,所述感应电流驱动定位模块产生定位信号。该装置利用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将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空气流转化为电流,以满足定位装置所需的电能,因而实现了定位装置的自供电,可以减少甚至取消储能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07716420U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721526864.2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层套管燃烧咀,包括内层套管、中层套管和外层套管,内层套管的出口端、中层套管的出口端和外层套管的出口端依次嵌套,内层套管的入口端通入含有氨气的混合气,中层套管的入口端通入火焰传播速度高于氨气的燃料,外层套管的入口端通入空气。该燃烧咀可以实现含有氨气的混合气与火焰传播速度高于氨气的燃料充分混合,从而解决氨燃料没有完全燃烧造成的燃料浪费问题,并且显著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燃烧咀的燃烧器和锅炉。
-
公开(公告)号:CN203379521U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20253422.0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2B2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携式空气净化过滤器滤芯,包括壳体;包括进气口端盖、出气口端盖和桶状壳体,桶状壳体包括二个串联连接的过滤室;第一级过滤室内装填固态吸水介质,第二级过滤室内装填固态气体吸附介质,两级过滤室之间用至少一层空气过滤片间隔;进气口端盖与固态吸水介质用至少一层空气过滤片间隔,出气口端盖与固态气体吸附介质用至少一层空气过滤片间隔。该过滤器滤芯结构简单,具有除尘、除湿、吸附有毒气体三大功效,能阻止空气中悬浮颗粒尤其是PM2.5,以及流行性传染病毒等有害物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尤其适合老人、小孩以及长时间在城市户外工作的人群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