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8936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10495695.3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研磨法制备木质纤维素Ⅱ晶型纳米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部分木质素;(2)强碱溶液处理;(3)去除残余木质素;(4)机械一次研磨法。优点:1)采用一次研磨法,工艺简便,能耗减小,产率提高,操作难度和制取成本降低;2)所得纳米纤维为纤维素Ⅱ晶型纳米纤维,直径分布均匀,热力学性能稳定;3)用亚氯酸钠和冰醋酸处理木粉混合溶液,脱除木粉中的部分木质素,木粉中剩余的木质素能有效抑制强碱处理导致的纤维素大规模团聚的现象,再进行后续的机械处理,一次研磨后所得纤维素Ⅱ晶型纳米纤维得率得到大幅提升,高达80‑85%。
-
公开(公告)号:CN10905406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62125.6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18 , C08J2301/04 , C08J238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提取纤维素,S02.制备纳米纤维素,S03.制备纳米纤维素膜,S04.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纤维素复合膜。还涉及由该方法制备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纤维素复合膜,该膜具有较好的柔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43392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617126.2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抗静电纤维素纳米微晶包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2)制备抗静电纤维素纳米微晶包装复合膜。优点:1)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通过硫酸水解赋予它带负电表面基团,增强其反应活性和吸附能力。在此基础上,以纤维素纳米微晶为载体,超声混合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并附着于纤维素纳米微晶表面,通过外加磁场,实现了纤维素纳米微晶的宏观定向,提高复合膜的导电性;2)透明抗静电薄膜将薄膜的透明性与导电性很好的结合起来,赋予复合薄膜材料独特的性能,拥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3)制备工艺简单快捷,实用性强、市场潜力大、潜在附加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070522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10544964.7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备柔性弯曲可折叠薄膜电极,包括工艺步骤:a)将生物质原料通过简单化学与机械法制备纳米纤维素;b)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物的制备;c)三元复合薄膜电极的制备。优点:1)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纤维素直径范围在10~30nm之间。当纤维达到纳米级别后,其长径比和比表面积有很大的提高。2)采用一步法制备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得到了超长的二氧化钛纳米管,提高了电子和离子转移速度。3)形成的插层结构有效的阻止了石墨烯的堆积。4)制备的薄膜电极具有优良的循环稳定性,在扫描速度5mv/s~20mv/s下,比电容达到300F/g~150F/g。
-
公开(公告)号:CN107446144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29570.0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J3/075 , C08L33/26 , C08L1/02 , D21C5/00 , C08F220/56 , C08F222/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3/075 , C08F220/56 , C08J2333/26 , C08J2401/02 , C08L33/26 , C08L2205/04 , D21C5/00 , C08F222/385 , C08L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聚丙烯酰胺/纳米纤维素高强度双网络结构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从木粉中提取纤维素;(b)将纤维素一次研磨处理制备纳米纤维素;(c)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纤维素复合凝胶;(d)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纤维素双网络结构复合凝胶。优点:1)原料来源广泛;2)纳米纤维素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高长径比以及高结晶度等特性,广泛用于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3)双网络结构复合凝胶的抗压强度较高;4)纳米纤维素与聚丙烯酰胺分子链相互贯穿,构建致密的双网络互穿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631746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687638.6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36 , C08J5/18 , C08J2301/02 , C08K2201/011 , C08L2201/08 , C08L2201/10 , C08L2203/16 , C08L2203/20 , H01M2/145 , H01M2/162 , H01M2/1646 , C08L1/0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纳米纤维素和纳米二氧化硅复合制备锂电池隔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纳米纤维素;b)制备纳米纤维素和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隔膜。本发明的优点(:1)有利于包装废弃物的有效利用(;2)光学透明度,波长在600nm处的透光率达到80%;(3)热膨胀系数低,热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10945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50041.X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31/198 , A61P3/02 , A61P37/02 , A23L33/1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1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不同浓度乙醇为溶剂,在活竹生长过程中原位提取游离氨基酸的方法。该方法为:在毛竹活竹第5或第6个的竹节外壁钻一个孔洞,将10%、20%、50%的乙醇水溶液或100%乙醇通过孔洞注入竹腔,密封,原位萃取一段时间后收集粗提液,离心之后,G2滤杯过滤,上清液90℃水浴蒸发浓缩,浓缩液用等体积乙醚和1%十二烷基硫酸钠分别脱脂和除蛋白质,离心过滤得游离氨基酸提取液。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该方法采用活竹原位提取的方法从竹子中获得游离氨基酸,具有竹氨基酸种类丰富,天然、绿色、对竹子本身无损,是一种生态、环保的新型提取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607437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23645.5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机械作用力制备姜黄素纳米颗粒透明悬浮液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水溶液;b)制备姜黄素/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混合悬浮液;c)通过机械作用力制备姜黄素纳米颗粒透明悬浮液。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制备的姜黄素纳米颗粒透明悬浮液中的姜黄素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5~50nm,粒径小、颗粒大小均匀;2、制备得到姜黄素纳米颗粒能够均匀分散于水溶液中,且提高了姜黄素的稳定性;3、通过纯物理法制备姜黄素纳米颗粒透明悬浮液,制备工艺简单,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不会对姜黄素的分子结构造成影响;4、制备的姜黄素纳米颗粒透明悬浮液得率高、姜黄素原料浪费少。
-
公开(公告)号:CN10550409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30429.4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C08B37/003 , C08J5/18 , C08J2305/08 , C08K7/24 , H01G11/36 , H01G11/86 , C08L5/08
Abstract: 本发明是甲壳素纳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制备柔性可弯曲薄膜电极的方法,包括:a)甲壳类厨余产品通过简单的化学-机械法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b)甲壳素纳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与碳纳米管分散液的混合。优点: 1)保留了更多的孔隙结构,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吸收,提高了电子和离子转移速度;甲壳素纳米纤维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与碳纳米管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两者混合消除了各自容易团聚的现象,而且以甲壳素纳米纤维作为基底,给予碳纳米管牢固的附着支撑,是一张柔性片材,微观下两种材料相互缠绕贯穿,形成三维多孔互穿的牢固网络。2)没有添加胶黏剂,热稳定性和柔韧性好,可作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极材料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7052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44964.7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备柔性弯曲可折叠薄膜电极,包括工艺步骤:a)将生物质原料通过简单化学与机械法制备纳米纤维素;b)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物的制备;c)三元复合薄膜电极的制备。优点:1)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纤维素直径范围在10~30nm之间。当纤维达到纳米级别后,其长径比和比表面积有很大的提高。2)采用一步法制备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得到了超长的二氧化钛纳米管,提高了电子和离子转移速度。3)形成的插层结构有效的阻止了石墨烯的堆积。4)制备的薄膜电极具有优良的循环稳定性,在扫描速度5mv/s~20mv/s下,比电容达到300F/g~150F/g。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