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0724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25276.8
申请日:2016-08-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8/2485 , H01M8/249 , H01M8/0408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85 , H01M8/04201 , H01M8/2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多堆集成结构,包括配气装置、二级配气缓冲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堆、排气装置和一级排气缓冲腔,所述配气装置包括配气总管和一级配气缓冲腔;每个所述二级配气缓冲腔分别通过二级配气支管组与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堆连接;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堆连接所述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排气装置均包括二级排气支管、二级排气缓冲腔、一级排气缓冲腔和排气总管。本发明通过两级气体分配和收集结构,使得系统中的每个固体氧化物燃料电堆在气路中都并联于大体相同的位置中,在控制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堆装配气阻相同或接近的情况下,各个固体氧化物燃料电堆分配到的气体流量和压强的均匀性也可以得到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5734534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11981.6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广东新华粤华德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8/1254 , H01M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OFCs金属连接体用涂层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合金基体预处理、制备涂层浆料、浸渍—提拉镀膜、还原气氛烧结、浸渍—提拉镀膜、氧化气氛烧结步骤。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SOFCs金属连接体用涂层合金,能有效提高基体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导电性能和抗Cr毒化性能,特别是在阴极气氛条件下。因而能够成为中温平板式SOFCs优越的金属连接体。
-
公开(公告)号:CN105355942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15799.7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8/028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流腔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气流腔密封装置,其中该密封装置为贴紧于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侧面的盖状结构,所述盖状结构贴紧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部分设置有密封材料层,该密封材料层主要由陶瓷纤维毡与碱土金属基玻璃微粉制备的复合材料。按照本发明实现的密封装置及其密封材料层,SOFC工作温度玻璃完全软化流动性好,便于浸润陶瓷纤维骨架和相邻界面,通过毛细现象填堵纤维孔隙,增加迂曲度达到密封效果,而陶瓷纤维保证密封结构的稳定性,耐热循环、热应力,并且简单易行,制备周期短可达到理想的精度并保证成品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534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546452.0
申请日:2012-12-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器,包含数字核心电路、通讯接口电路、输入调理电路、输出驱动电路和稳压电源电路;数字核心电路分别连接稳压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输入调理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通讯接口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通过CAN总线网络连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SOFC)的主控制器,输入调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SOFC的功能单元的传感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SOFC的功能单元的执行器;功能单元为电堆单元、空气供给单元、燃料供给单元、尾气回收单元或电管理单元。本发明针对SOFC控制任务复杂的特点,设计了功能完备的控制器,使得该硬件可以作为SOFC各功能单元的通用控制器,满足了SOFC系统开发应用的控制器硬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868962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00049.4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密封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测试夹具;包括固定部分、活动部分和底座;固定部分包括用于通气的内管、用于排气的外管、套筒以及用于收集电流的第一铂线和第一铂网;活动部分包括连接管,位于内管与外管之间,且与外管同轴设置;底座包括陶瓷管、端盖、第二铂线、第三铂线、第二铂网和第三铂网;第二铂线与第二铂网连接,第三铂线与第三铂网连接,第一铂网与待测样品的工作电极即阴极连接,第二铂网与待测样品的对电极连接,第三铂网与待测样品的参比电极连接;本发明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气氛控制条件下的电极电化学测试,减少了电极样品装配过程中的复杂程度,通过组合式的结构保证装配的精度并达到与样品的膨胀系数匹配和良好的气氛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236555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04574.9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燃料电池领域。本发明电池系统结构为:空气供给单元的输出端通过阀门连接电堆单元的输入端,空气供给单元的输出端通过阀门连接尾气回收单元的输入端;燃料供给单元的输出端通过质量流量计连接电堆单元的输入端,燃料供给单元的输出端通过质量流量计连接尾气回收单元的输入端;电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尾气回收单元的输入端;尾气回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燃料供给单元的输入端;控制单元分别连接各阀门、质量流量计以及各单元。本发明依据负载功率需求协调控制各阀门和流量计的工作状态,通过调节气体流量来调节各单元的工作温度,完成系统的热、电系统控制,提高系统效率,保证电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956358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417303.4
申请日:2012-10-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级结构柔性光阳极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制备水热粘结浆料,S2制备分级结构TiO2浆料,S3制备分级结构柔性光阳极;其中S2包括S21将平均粒径不同的多种TiO2颗粒、异丙醇和冰醋酸混合并搅拌形成TiO2浆料;S22将水热粘结浆料与TiO2浆料进行混合并搅拌形成混合浆料,同时在混合浆料中滴加氨水溶液直至PH值为4.0~6.0时获得分级结构TiO2浆料;S3包括S31将分级结构TiO2浆料涂覆在导电聚合物基底表面并形成多孔TiO2薄膜;S32将多孔TiO2薄膜进行干燥和冷却处理后浸入染料溶液中,使染料吸附于多孔TiO2薄膜中的TiO2颗粒表面,并清洗后获得分级结构柔性光阳极。本发明有利于制备表面质量好结合力大的TiO2薄膜;氨水加入时,TiO2颗粒间发生团聚,增加浆料黏度,利于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03907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95483.3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8/1069 , H01M8/1086 , H01M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碳氢燃料的骨架支撑型SOFC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多孔骨架;配置滴涂液,并滴涂在骨架表面,烧结后形成薄的电解质层;配置前驱体溶液,并注入到骨架内部的空隙中;将阴极浆料丝网印刷到电解质层一侧,得到骨架支撑型SOFC。为保证制备有效的电池,制备方法中包括几种优选的措施:骨架原始材料的粗化;造孔剂的选择和比例;埋烧粉的选择和比例;两面滴涂的方式;浸渍的方式。该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Ni基支撑体电池无法使用碳氢燃料的问题,选用不同的电解质和阳极浸渍材料能实现不同的应用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49023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699833.6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8/0258 , H01M8/0256 , H01M8/0271 , H01M8/04089 , H01M8/1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连接体,其通过五个连接板的设计,连接板单个容易加工且结构稳定,将五个连接板依次设置,得到结构稳定的连接体,在第三连接板的两侧形成不同的反应气氛,单个连接体可配合两个单电池的不同侧。将一个连接体和一个单电池的作为一个结构单元,方便多层电池的装配,并减少电堆表面和单电池四周密封材料的使用量。通过金属连接体支撑整体电堆,提高了电堆整体结构的力学稳定性。使电堆可以保持长期的稳定,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273626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1498683.X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8/04298 , H01M8/04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SOFC系统寿命的控制优化方法和系统,属于燃料电池控制领域。本发明首先通过历史数据训练模糊神经网络,得到系统输入、时间与衰减电压的关系,并结合机理模型,构建数据‑机理结合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衰减模型;其次,利用该模型获得长时间尺度下的数据,获得不同目标功率下,三个关键状态量在不同情况下对应的衰减速率,从中选取衰减速率处于较优区间时对应的关键状态量的取值范围,即可作为三个关键状态量的最优工作区间。将这些关键状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保证对系统衰减的影响是最小的,从而实现长寿且高效的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