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362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01922.1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小区协同休眠策略生成模型训练方法及小区协同休眠方法,训练方法包括:基于各个单位时间各自对应的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小区的历史流量数据以及用于控制各个小区协同休眠的专家演示动作数据,训练得到专家演示网络;将该专家演示网络迁移至强化学习智能体的当前神经网络和目标神经网络,以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式在该网络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专家演示结果,不断更新优化策略,以训练得到小区协同休眠策略生成模型。本申请能够提高小区协同休眠策略生成模型的训练有效性及可靠性,并能够解决模仿学习中的决策受限问题,进而能够提高基于小区协同休眠策略生成模型生成的小区协同休眠策略的应用有效性及可靠性,以实现动态且自适应的小区开关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467537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362195.9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级联波导的双阶梯结构端面耦合器,由第一波导和第二波导级联组成;在第一波导上引入脊波导;脊波导和第一波导的端面平齐,形成耦合器的初始输入端面,初始输入端面与AWG输出波导的尺寸完全匹配;脊波导的长度与第一波导长度相等,脊波导的宽度由初始输入端面向其输出端面逐渐减小,脊波导在第一波导上的投影为等腰梯形;第二波导采用由波导输入端面向波导输出端面三维减缩的正锥型结构,第二波导输入端面与第一波导输出端面的尺寸相匹配,第二波导的输出端面与光电探测器的脊波导尺寸完全匹配,第一波导、第二波导和脊波导呈现双阶梯结构。本发明的耦合器,体积小、损耗低、误差容限高,可以实现不同尺寸的波导的高效耦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15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85967.0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个性化分组联邦学习的无线流量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将无线流量数据和个性化特征数据均输入本地部署的区域级个性化流量预测模型,以通过其中的通用层提取无线流量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性数据以及通过个性化层提取个性化特征数据对无线流量的影响数据,并输出无线流量预测数据作为目标区域的区域级无线流量预测结果;将该结果发送至中心云服务器,以使该中心云服务器根据各个边缘服务器分别发送的各个区域的区域级无线流量预测结果生成由各个区域构成的全域范围对应的无线流量预测结果。本申请能够提高各个区域的区域级无线流量预测的准确性及针对性,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等全域范围的无线流量预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96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70365.2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辅助波导的非线性锥形耦合器,包括一个耦合器主体和两个辅助波导,耦合器主体由五段宽度变化率不同的锥形波导组成,将该耦合器用于氮化硅单模波导与二氧化硅单模波导耦合,耦合效率可达92.3%,此外在耦合器主体的末端两侧对称地设置两个辅助波导,耦合效率可达96%以上,对准耦合误差容限超过1.3μm,相比于光栅耦合器具有耦合效率高、偏振损耗低、工作带宽大的优点;相比于传统倒锥形耦合器,通过应用非线性结构大大减少了耦合器尺寸,提高了器件的集成度,具有体积小、误差容限高的特点,可以应用在不同尺寸光器件集成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55616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838842.4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空地自组网节点长间距传输和高速移动的功率放大器,是一种以无定形扁平化空地自组织网络系统为研究对象,适用于该网络协议的2.4GHz双向功率放大器,既能支持自组网节点高速移动,又能延长各个自组织网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所设计的功率放大器实物测试指标为:频段范围在2.4GHz‑2.5GHz时,输出功率在41.6‑44.3dBm之间,输出增益在44‑45dB之间,输入增益在11dB,输入噪声在1.6dB。本发明功率放大器可使无定形扁平化地面自组网节点最远传输距离达到了16300‑16400米之间;无定形扁平化空地自组网节点最远传输距离达到了25100‑25200米之间;当地面组网节点和空中组网节点相对速度达到214km/h时,自组网拓扑仍能保持稳定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57185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834891.0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腔体耦合的微带线‑微带线垂直过渡结构及其应用,该结构由上层介质基板、公共接地板和下层介质基板组成,所述上层介质基板和下层介质基板上分别带有微带线,所述微带线的末端分别贴有贴片,贴片的长度为传输波长的四分之一,贴片的宽度大于微带线的宽度,所述公共接地板上带有金属腔体,电磁信号能够通过公共接地板上的金属腔体耦合至上下层微带线。本发明通过添加贴片的方法降低了模型插入损耗,大大提升了传输带宽,可应用于三维高速微波电路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73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93924.5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波导耦合的双悬臂倒锥模斑转换结构,由输入波导、多模波导干涉区、两个输出波导以及输出波导后端的抛物线形倒锥结构构成,光波从输入波导进入多模波导干涉区,利用自映像效应使输入光波在输出波导截面上产生多个像,分束后的光波在输出波导中传播,输出波导通过抛物线形倒锥结构的横截面逐渐减小,使几个输出波导的光波扩散至包层中,以便和大尺寸波导耦合。与传统的单倒锥形耦合器相比,本发明采用了双悬臂抛物线形倒锥结构,提升了对准容差,可将较小尺寸波导传输光的小模场转化为大模场,从而高效耦合至较大尺寸波导中,同时抛物线形倒锥结构所在包层悬空,避免了衬底泄露,减小了光信号传输时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384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56279.X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阵列波导光栅和波导型探测器的模斑转换器,采用包括第一波导和第二波导的双台阶式波导结构,第一波导和第二波导均为反向锥形波导结构,其过渡方式均为抛物线型过渡;第一波导的大端面和第二波导的大端面对齐,第一波导的大端面为阵列波导光栅输出光的入射面,第二波导的小端面为出光面,原本被限制在第一波导芯层中的光耦合到第二波导的芯层中,从而缩小模场,使阵列波导光栅中的模场转换为波导型探测器脊形波导中的模场,实现阵列波导光栅与波导型探测器模场的匹配。本发明采用端面耦合的方式,将光场从侧面耦合进吸收区,减少光场在波导传播过程中的损耗与散射,进而增加了光耦合效率,便于光电探测器的集成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83421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0361376.3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行小数据包的无连接传输方法及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用于指示待发送小数据包大小的取值区间;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向终端反馈的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包含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为所述终端分配的上行资源;使用所述上行资源发送所述待发送小数据包。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上行小数据包的无连接传输方法,通过使用随机接入前导序列指示待发送小数据包大小的取值区间,使基站根据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即可为终端分配适合待发送小数据包的上行资源,无需建立RRC信令连接,减少了信令开销,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2764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58295.9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许昌北邮万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通过从旋转机械设备中连续、等时间间隔采集一组振动信号,作为待诊断信号,并将待诊断信号输入至预设的故障诊断模型中,获得待诊断信号所属的故障类型;其中,故障诊断模型为预先采用样本诊断信号对预设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的、用于确定样本诊断信号所属的故障类型的模型,卷积神经网络首层中的卷积层包含不同的卷积核,且所述卷积核的大小存在不同。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能够降低旋转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的复杂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