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大尺寸热镶样机制备小尺寸试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589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831692.3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大尺寸热镶样机制备小尺寸试样的方法,根据热镶样机的镶样筒的直径和需要镶嵌成的小尺寸试样的直径制作圆环柱模具,将圆环柱模具放入镶样机,再放入样品,加入镶样粉进行镶样,实现小尺寸试样的制备;本发明可以在一个镶样机上实现不同尺寸(原有尺寸或更小尺寸)试样的制备,减少了采购不同规格镶样机的成本,大幅度提高了试样制备时尺寸的可选择性,在试样制备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在大尺寸镶样机上实现了小尺寸试样的制备,有利于提高后续金相检测时的检测效率。

    一种连铸坯碳元素分布和偏析程度仿真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412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610793.8

    申请日:2023-05-29

    Inventor: 王敏 姚骋 包燕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连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铸坯碳元素分布和偏析程度仿真预测方法及系统,与实际连铸生产线的工业数据相结合,耦合传热和传质计算过程,通过HMI界面联通连铸结晶器、二冷分区、空冷区等冷却区域,明确各冷却区域的温度传递、溶质传输的控制算法,实现各冷却区域之间高效协同仿真计算,依靠计算结果进行铸坯质量监控和工艺参数优化、新钢种开发等。本发明实现连铸坯碳元素分布和偏析程度的仿真预测,对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和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实现数字化系统与连铸工艺参数、铸坯内部质量的良性结合,有助于推动连铸工序生产方式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

    在线预测连铸凝固终点位置和溶质元素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8710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10463760.5

    申请日:2023-04-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连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线预测连铸凝固终点位置和溶质元素分布的方法及系统,在结合铸机实际生产使用的冷却水量的同时,通过在模型中引入溶质含量,加载糊状区系数、溶质扩散系数、质量传输源项、达西源项等用户自定义程序,计算连铸过程实时的固液相线值、溶质分布、温度分布、坯壳厚度;此外,本发明通过加载电磁力源项,考虑结晶器电磁搅拌带来的外力作用对铸坯凝固过程的影响,通过连铸过程钢液的传热、传质、电磁、凝固耦合计算,考虑多物理场相互作用,在线、快速预测连铸铸坯的凝固终点位置和溶质元素分布,满足连铸生产节奏,符合连铸高效化生产的要求。

    在线预测连铸凝固终点位置和溶质元素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8710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463760.5

    申请日:2023-04-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连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线预测连铸凝固终点位置和溶质元素分布的方法及系统,在结合铸机实际生产使用的冷却水量的同时,通过在模型中引入溶质含量,加载糊状区系数、溶质扩散系数、质量传输源项、达西源项等用户自定义程序,计算连铸过程实时的固液相线值、溶质分布、温度分布、坯壳厚度;此外,本发明通过加载电磁力源项,考虑结晶器电磁搅拌带来的外力作用对铸坯凝固过程的影响,通过连铸过程钢液的传热、传质、电磁、凝固耦合计算,考虑多物理场相互作用,在线、快速预测连铸铸坯的凝固终点位置和溶质元素分布,满足连铸生产节奏,符合连铸高效化生产的要求。

    一种钒氧化物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6316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92465.1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钒氧化物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在常温下自组装合成了钒氧化物纳米花,而后煅烧使碳源碳化,进而得到碳包覆的钒氧化物纳米花,所述钒氧化物纳米花由钒氧化物纳米片组装而成,其尺寸为100~500nm。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本发明钒氧化物纳米花能够在电化学领域广泛应用。

    用于结晶器水口模型内壁流场粒子图像测速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184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0442291.5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的结晶器水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结晶器水口模型内壁流场粒子图像测速的装置及方法。储液容器,测速系统,液泵,控制系统,所述储液容器、液泵和测速系统闭合连通;所述液泵和测速系统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液容器两端;所述控制系统与储液容器、液泵和测速系统通信连接;所述测速系统通过在结晶器水口模型内壁设置耐火材料来模拟结晶器水口内壁粗糙度,进而对结晶器水口模型内壁的流场进行测速。本发明可以获得结晶器水口模型壁面附近流场信息,该信息可以用于夹杂物在流场中运动行为研究,结晶器水口研发,流动计算数学模型开发等方面。

    碳包覆硫化锌负载石墨烯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442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811291253.3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一种碳包覆硫化锌负载石墨烯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纳米材料及电化学领域。先将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逐滴加入六水合硝酸锌的甲醇溶液中,搅拌一段时间并老化后离心,清洗干燥得到ZIF‑8前驱体。再将ZIF‑8粉末和甲醇配成溶液,逐步加入半胱氨酸、尿素和葡萄糖,搅拌后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设定温度为120℃,时间为6~48h,而后离心清洗,真空干燥。最后将上述粉末与氧化石墨烯的水溶液混合并离心干燥,再转移至管式炉中在惰性保护气氛中加热保温,即得到了碳全包覆硫化锌负载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重复性强,对实验设备要求简单,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可逆容量和优异倍率性能等特点,在催化、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连续预测转炉熔池磷含量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54670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1099315.5

    申请日:2019-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预测转炉熔池磷含量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转炉设备参数、原辅料参数以及过程工艺参数;基于转炉设备参数和过程工艺参数,分别计算出熔池气‑液反应界面面积和渣‑金反应界面面积;基于原辅料参数和过程工艺参数,计算出渣‑金反应界面平衡磷浓度;基于气‑液反应界面面积、渣‑金反应界面面积以及渣‑金反应界面平衡磷浓度,计算出转炉吹炼过程中脱磷速率,实现对熔池磷含量的连续计算。本发明的连续预测转炉熔池磷含量的方法基于设备、材料参数和转炉吹炼过程工艺参数,结合数学计算模型实现了在确定设备、材料和工艺参数的条件下,连续预测转炉熔池磷含量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