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61027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0017856.4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630℃超超临界G115耐热钢用焊丝及制备和GTAW使用方法,属于焊接材料领域。所述的焊丝,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7~0.13%、Cr:8.60~9.20%、Ni:0.10~0.40%、Mn:0.30~0.60%、Co:2.80~3.20%、W:2.50~2.79%、Nb:0.025~0.040%、N:0.002~0.006%、V:0.16~0.25%、B:0.006~0.012%、Si:≤0.20%、P≤0.006%、S≤0.0010%、O≤0.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优点在于,焊丝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和成形性能,其焊接接头和热影响区无裂纹,且具有优异的冲击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焊接接头650℃高温屈服强度≥275MPa、室温冲击功≥190J。本发明因材料的成分配置合理、制备工艺先进、GTAW焊接工艺操作性强,三者共同作用能够满足630℃超超临界电站发展要求和提高电站设备材料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19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668060.5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冶金容器的模型和结构化网格同步快速生成方法及装置,涉及金属的冶炼和浇注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冶金容器的几何结构,并确定几何结构的原点位置及其各个部分的几何参数和相对位置;确定冶金容器几何结构每部分径向、切向、轴向的网格尺寸;根据OpenFOAM的模型和网格读取规则,使用Python代替人工将几何参数和网格尺寸快速转换成OpenFOAM可读的形式,并写入指定文件;执行OpenFOAM中blockMesh命令读取上述指定文件,同步生成包含几何模型和结构化网格的文件。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模型和结构化网格生成速度极快,网格质量高,操作集成度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19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68060.5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冶金容器的模型和结构化网格同步快速生成方法及装置,涉及金属的冶炼和浇注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冶金容器的几何结构,并确定几何结构的原点位置及其各个部分的几何参数和相对位置;确定冶金容器几何结构每部分径向、切向、轴向的网格尺寸;根据OpenFOAM的模型和网格读取规则,使用Python代替人工将几何参数和网格尺寸快速转换成OpenFOAM可读的形式,并写入指定文件;执行OpenFOAM中blockMesh命令读取上述指定文件,同步生成包含几何模型和结构化网格的文件。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模型和结构化网格生成速度极快,网格质量高,操作集成度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13098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1335308.8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化微合金钢连铸坯表层凝固组织的二次冷却控制方法,包括:原位观察微合金钢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行为,确定集中析出温度区间;通过不同冷速对微合金钢进行冷却,获取不同冷速下微合金钢中第二相粒子尺寸和体积分数,建立冷速与尺寸和体积分数比的定量关系,根据该定量关系确定第一因素最佳平均冷速;建立析出段最后一段冷速与该段末温度的定量关系,并确定第二因素最佳平均冷速;建立析出段最后一段冷速与矫直点温度的定量关系,并确定第三因素最佳平均冷速;通过三个最佳平均冷速交集确定最佳平均冷速区间,据此对连铸二次冷却进行优化。本发明可强化连铸坯表层凝固组织,降低微合金钢连铸坯表面及皮下裂纹。
-
公开(公告)号:CN11452878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433431.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水口出口和中间包冲击区流动均匀性的评价方法及装置,涉及金属铸造工艺和耐火材料设计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评估流动均匀性的数据;根据数据构建长水口‑中间包多相流数学模型;根据数据以及构建好的长水口‑中间包多相流数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长水口出口截面速度云图以及中间包冲击区自由液面速度云图;根据长水口出口截面速度云图以及中间包冲击区自由液面速度云图,得到流动均匀性结果。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对长水口出口和中间包冲击区流动性进行有效评价的问题,实现准确的流动均匀性和流动风险评价,为后续的冶金作业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340584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78427.1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江苏博际喷雾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锥型喷嘴水量分布对称性的评估方法,适用于评估系统中的终端设备,评估系统还包括集水网格平台和喷嘴;集水网格平台收集所述喷嘴左侧喷淋区域和右侧喷淋区域的喷淋水;当喷嘴以第一状态朝向地面方向喷水时,获取左侧喷淋区域和右侧喷淋区域的喷淋水的第一喷淋水量;将所述喷嘴旋转90°,获取所述喷嘴在旋转后的第二状态下左侧喷淋区域和右侧喷淋区域的第二喷淋水量;根据所述第一喷淋水量和第二喷淋水量,确定所述喷嘴对应的对称性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并确定所述喷嘴在左侧喷淋区域和右侧喷淋区域的对称性评估结果,解决现有一维统计方法无法客观表征锥型喷嘴水量分布对称性的问题,同时提高评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2151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84018.2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4B35/565 , C04B35/66 , B22D4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洁净钢生产用引流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冶金耐火材料技术领域。该引流砂以平均粒径为50~500微米的碳化硅颗粒为原料,在1100~1650℃之间进行焙烧,焙烧后形成成分为SiC‑SiO2包覆结构的颗粒。按重量份数计,将焙烧后的颗粒与1~20份的中碳或高碳石墨混匀形成SiC‑SiO2‑C复合引流砂。其中SiC在与高温钢液接触时用于支撑整体颗粒结构,SiO2与钢液反应形成顶层烧结层,石墨C在开浇时起到润滑作用。本发明提供的引流砂具有成分简单、颗粒松散和自开率高的优点,SiC和石墨进入钢液熔池后可进一步脱氧,有利于高品质洁净钢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19899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89207.X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IPC: B22D11/22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基于连铸坯表面回温控制的二冷水量配置方法,涉及连铸坯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包括:S1:获取二冷区各段冷却水量,利用连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得到与二冷区各段冷却水量对应的二冷区各段温度和空冷段温度;S2:基于二冷区各段温度得到二冷区各段回温速率,并基于空冷段温度得到空冷段回温速率;S3:建立二冷区各段冷却水量与二冷区各段回温速率或空冷段回温速率之间的拟合关系;S4:基于二冷区各段需求回温速率和空冷段需求回温速率,利用所述S3中建立的拟合关系,计算得到二冷区各段需求冷却水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连铸坯表面回温控制的二冷水量配置方法,能够提高二冷水量的控制精度,从而控制连铸坯中间裂纹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8428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32925.0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长水口浸入式开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钢铁连铸生产技术领域。该装置是由薄钢板制成的锥形套筒结构,分为下中上三部分,下部为顶端带孔的锥形结构,用于浸入式开浇时排开中间包顶层渣,中部为直筒结构,用于套入长水口外壁并起到浸入深度标识的作用,上部为以环绕方式向内折入的齿状结构,用于将套筒夹紧并固定到长水口上,在更换钢包过程中,清理完长水口后,将装置从底部套入固定,浸入到中间包熔池并将渣层排开,观察直筒段浸入深度来判断长水口浸入深度,达到目标后打开滑板。本发明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可以实现更为安全和可靠的长水口浸入式开浇操作,从而避免换包过程中卷渣和二次氧化,提高钢液的洁净度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05786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80953.8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液在水口通道内加热过程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包模型、中间包模型、金属质长水口、加热装置、电导率监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示踪剂加入装置,所述钢包模型在所述中间包模型上方,所述金属质长水口按照实际钢包与长水口位置关系安装在钢包模型底部,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金属质长水口处,所述示踪剂加入装置位于所述金属质长水口上方,所述中间包模型包括至少一个出水口,所述电导率监测装置位于所述出口处。该装置能够真实模拟出长水口加热过程对中间包内钢液温度和流动混匀的影响规律;以中间包流体加热效果和混匀效果为评估指标,通过设计不同的加热参数可以获得实际连铸生产中长水口加热工艺所需要的最佳加热时间和加热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