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1:2000地形图生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563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07396.8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1:2000地形图生成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涉及地图生成技术领域,获得详尽地形图,计算不同年龄的平均跨越距离,获得道路信息,计算走完不同道路长度所需要的步数,将记录的步数信息标记在不同道路信息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分析不同年龄的步行情况,有助于将步数与道路长度关联起来,使得地形图不再仅仅是地理形态的展示,能直观体现出行走难度等与步行相关的实用信息,及时根据其实际步行情况更新标准,使用户在利用地形图进行查看时,能够更好地根据自身状态分析道路长度,提升整体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并能够为用户提供运动目标距离,使地形图上道路长度更好的进行体现,提高用户对本系统的距离体验感。

    一种用于路基抗冻实验的路基表面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9622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79775.8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路基抗冻实验的路基表面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集中式降温装置、分布式降温装置、电阻式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装置;分布式降温装置可移动的设置在实验路基上,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布设在实验路基下;控制装置包括采集单元采集温度数据进行异常数据分析;当存在异常数据时,根据异常数据以及非异常数据判断开启分布式降温或混合降温;判断单元提取异常位置环境参数建立特征集合,基于K‑Means聚类对所有特征集合进行处理,判断是否为同类型异常;处理单元确定分布式降温装置的运行功率。本申请提升了温度调节的灵活性与精度,实现了根据不同的异常情况动态调整降温功率。

    智慧交通施工数据采集用遥感无人机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925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287726.3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慧交通施工数据采集用遥感无人机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涉及交通施工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获取无人机采集图像信息及施工需求信息;根据施工需求信息调取与施工需求信息相对应的图像需求基准信息;根据所预设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以对图像需求基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形成基准图像特征信息;根据所预设的图像特征对比方法以对无人机采集图像信息及基准图像特征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形成采集图像比对结果信息;根据所预设的图像输出分析方法以对采集图像比对结果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输出比对成功图像输出信息,并输出比对成功图像输出信息。本申请具有方便后续对遥感无人机采集的图像进行快速分析的效果。

    一种卫星定位与遥感融合定位方法及路面沉降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952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29146.1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卫星定位与遥感融合定位方法及路面沉降监测方法,涉及工程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惯性模块的测量精度以及惯性模块的测量值得到承载单元的位置测量误差关于时间的映射;根据位置测量允许误差以及承载单元的位置测量误差关于时间的映射得到若干个惯性允许位置差历史时段;根据承载单元在各个惯性允许位置差历史时段内的加速度得到承载单元在各个惯性允许位置差历史时段内每个时刻的相对位置;根据承载单元在各个惯性允许位置差历史时段内的增强定位位置得到承载单元在各个惯性允许位置差历史时段内每个时刻的绝对位置作为融合定位位置。本发明在移动的过程中实现高精度快速定位和准确的沉降检测。

    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公路安全运行动态变化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5761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18095.2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公路安全运行动态变化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技术领域,该系统通过采用卫星图像获取多空间轴的实时遥感数据,实现对公路覆盖表面的全面监测。与传统方法相比,准确地捕捉道路表面特征,包括坑洼、湿滑、陡坡和断裂,从而提高对道路安全状况的全面评估;系统结合实时气象数据和历史数据,构建气象系数Qxy,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气象、地形和修路等特征对车流量的影响程度;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将多源数据整合为输入,车流量系数Ydt作为输出,建立公路负荷预测模型。评估后能够实时识别运行风险,并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匹配相应的应对方案,从而提高交通管制的精准性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