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2506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711400311.7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37/0015 , A61M2037/0007 , A61M2037/0023 , A61M2205/054 , A61N1/328 , A61N1/36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电刺激微针尖阵列结构的装置,其中:所述电刺激微针尖阵列结构包括一安装架,规则布置于所述安装架的若干电刺激单元,间隔相邻电刺激单元的若干绝缘间隔部;一供源电路,用以向各电刺激单元传输电刺激信号;任一电刺激单元与其相邻的电刺激单元的电极性相反;各电刺激单元均具有均布的微针尖。通过配合适宜的电刺激,能够更加快速地刺激皮肤的再生,同时,也能够加快皮下的基因药物的递送效率。可应用于美容医学,电穿孔转染和电化疗等领域。
-
-
公开(公告)号:CN104359946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10569691.7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1N27/04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是涉及的是一种基于纳米对电极的单分子核酸测序器件,是一种单分子核酸测序器件,通过检测核酸聚合酶的导电特性实现单分子核酸分子的快速测序,该发明属于第三代DNA测序器件。一种基于纳米对电极的单分子核酸测序器件,其特征在于:制备纳米对电极,纳米对电极为一对纳米间隙的电极,电极之间的间隙为5至50纳米;两电极尖端相对处连接同一个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体;电极对置于水溶液中,电极与水溶液接触部分的表面覆盖有一层电绝缘层;在溶液中放置一电极,作为电化学检测的参考电极。本发明将单个DNA聚合酶分子固定于一对纳米电极之间,在溶液中检测单个DNA聚合酶分子在合成测序时导电率的变化,实现对单分子DNA模板上四种碱基序列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359946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69691.7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1N27/04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是涉及的是一种基于纳米对电极的单分子核酸测序器件,是一种单分子核酸测序器件,通过检测核酸聚合酶的导电特性实现单分子核酸分子的快速测序,该发明属于第三代DNA测序器件。一种基于纳米对电极的单分子核酸测序器件,其特征在于:制备纳米对电极,纳米对电极为一对纳米间隙的电极,电极之间的间隙为5至50纳米;两电极尖端相对处连接同一个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体;电极对置于水溶液中,电极与水溶液接触部分的表面覆盖有一层电绝缘层;在溶液中放置一电极,作为电化学检测的参考电极。本发明将单个DNA聚合酶分子固定于一对纳米电极之间,在溶液中检测单个DNA聚合酶分子在合成测序时导电率的变化,实现对单分子DNA模板上四种碱基序列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289148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110247840.4
申请日:2011-08-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入式微针尖电极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微电子机械系统和植入式微电极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镀有铝膜(1)的硅片(2)上制作聚对二甲苯-金属合金-聚对二甲苯结构的金属电极层,包括:刺激点(3)、互连线(4)和引线接点(5);B:通过光刻、电镀制作金属镍或镍合金机械支撑层,包括金属镍或镍合金微针尖(6)和引线接点底座支撑体(7);C:湿法腐蚀铝膜牺牲层,正面键合干膜(8),背面氧等离子体刻蚀,直至暴露出刺激点和引线接点;D:湿法腐蚀所述干膜,并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微针尖电极。本发明具有机械性能高、生物兼容性好、植入方便、对组织损伤轻微、尺寸精确可控、灵敏度高、可靠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62815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10002620.5
申请日:2011-01-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浆分离芯片,属于微机电系统领域。本发明芯片上设有一微型螺旋流体通道,该微流体通道绕行的中心处为进样口,在上述微流体通道的某一位置内侧连接另一同心的微型螺旋流体通道,在两个微型螺旋流体通道之间设有多个渐变通道,上述两个微型螺旋流体通道分别连接两个不同的出样口。用微型泵或注射泵将混有不同大小的细胞或微粒从本发明血浆分离芯片的进样口注入,利用流体的惯性特点和内外通道内压差将血液中的细胞与血浆分离到两个不同的流通通道。本发明结构紧凑,芯片的总面积减小,分离效率提高,且该芯片的分离过程耗时短。
-
公开(公告)号:CN102162815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02620.5
申请日:2011-01-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浆分离芯片,属于微机电系统领域。本发明芯片上设有一微型螺旋流体通道,该微流体通道绕行的中心处为进样口,在上述微流体通道的某一位置内侧连接另一同心的微型螺旋流体通道,在两个微型螺旋流体通道之间设有多个渐变通道,上述两个微型螺旋流体通道分别连接两个不同的出样口。用微型泵或注射泵将混有不同大小的细胞或微粒从本发明血浆分离芯片的进样口注入,利用流体的惯性特点和内外通道内压差将血液中的细胞与血浆分离到两个不同的流通通道。本发明结构紧凑,芯片的总面积减小,分离效率提高,且该芯片的分离过程耗时短。
-
公开(公告)号:CN101398614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810119952.X
申请日:2008-09-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聚对二甲苯的三维针尖电极阵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利用硅三维针尖阵列制备出基于聚对二甲苯柔性衬底的三维针尖电极阵列,该电极阵列是一种类似于三明治结构的聚对二甲苯-金属层-聚对二甲苯三层结构,可用于针对人工视网膜修复的视网膜下植入手术。根据本发明制作的三维针尖电极阵列能有效提高芯片电极阵列的密度,降低芯片的功耗和面积,增强视网膜芯片的修复效果,更好地适应了视网膜下植入手术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928666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10242144.X
申请日:2010-07-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12M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式电穿孔装置及系统,该系统包括:流式电穿孔装置,其中包括:基板,以及制作在基板上的电极,所述的电极,是平行并成对放置的,每对电极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置于电极之上的限制流体流动的通道;所述通道起始端具有多个入口分支通道,并汇聚成一条主通道,结束端具有多个出口分支通道,所述通道上方设置具有多个流体入口及出口的顶盖;注射泵,由管道连接到所述流式电穿孔装置中顶盖的入口及出口控制流体的流速;电压源,由电连接件连接电极设定并产生脉冲电压。流式电穿孔系统利用流体通道以及相连接的注射泵来实现各种悬浮液在流体通道中的连续流动,从而使细胞被电穿孔的过程能够持续进行,实现快速处理大量样品。
-
公开(公告)号:CN101424533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119409.X
申请日:2008-08-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EMS陀螺电容读出电路中失调电容的补偿方法及电路,该补偿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荷放大器、高通滤波器、同步解调电路、低通滤波器和一失调电容补偿反馈回路,该反馈回路由低通滤波器、可变增益放大器和反馈电容组成。其中,MEMS陀螺的变化电容信号经过电荷放大器放大后转换成电压信号,并且被载波调制到高频,再经过高通滤波器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过同步解调后,用低通滤波器提取反映失调电容大小的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通过可变增益放大器放大并调制到高频以产生负反馈电压,反馈电容将负反馈电压耦合到电荷放大器输入端,与MEMS陀螺的变化电容信号中的失调电容信号相减,实现了失调电容的自适应补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