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05110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17700.2
申请日:2011-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地热和余热资源特别是中低温地热和余热资源进行动力输出和热水供应的装置。包括热源入口、热源出口、多管簇竖管发生器、多管簇竖管吸收器、冷凝器、汽轮机、储液罐、溶液泵、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减压阀、生活热水箱、冷却水泵、冷却水箱、冷却水箱补水口、生活热水箱出水口、调节阀。装置采用低沸点的二元混合物为循环工质,减少了换热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增加了冷凝器,提高了汽轮机排汽的热利用效率;发生器和吸收器采用多管簇竖管降膜换热器,结构紧凑、安全性能可靠,同时实现了动力输出和热水供应,有效地提高了低品位能源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116539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110080805.8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热源驱动的吸收压缩复合式热泵系统,包括有冷凝器、蒸发器、发生器、吸收器、太阳能集热器、溶液换热器、工质泵、热水循环泵、冷源循环泵、压缩机、节流阀、减压阀、空调末端、供暖末端、冷源端和第一至第二十二电磁阀。本发明使用同一套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节流阀、减压阀、电磁阀和溶液热交换器能将太阳能空调、太阳能驱动的吸收压缩式热泵和电压缩式热泵耦合在一起,可以在多种模式下切换实现高效制冷、制热,节约了成本,解决了太阳能利用的间歇性和不可靠性问题;使用电压缩辅助模式降低太阳能空调对驱动热源温度的要求,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相应的也减少了建筑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32971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111628549.1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N3/006 , F24T10/20 , F24D11/00 , G06Q50/08 , G06Q50/06 , G06F119/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储热的地热公共建筑供暖系统分层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基于带储热的地热公共建筑供暖系统的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包括系统规划层和运行优化层;根据系统规划层和运行优化层建立上层优化模型和下层优化模型;结合上层优化模型和下层优化模型构成系统双层优化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结合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对系统双层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系统最优设备容量配置及对应运行策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考虑了系统设备容量配置与运行策略之间的相互影响,兼顾了系统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的协同优化,可有效提高系统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742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177205.0
申请日:2024-0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地热热泵驱动的潜/显热分离式除湿制冷制淡系统,包括喷射式热泵系统、矿井空气除湿系统、吸收喷射制冷系统和淡水收集系统;喷射式热泵包括热泵低温蒸发器、压缩机、热泵喷射器、热泵冷凝器和热泵高温蒸发器;热泵低温蒸发器、压缩机、热泵喷射器、热泵冷凝器依次闭环形成第一循环回路,热泵高温蒸发器、热泵喷射器、热泵冷凝器依次闭环形成第二循环回路;矿井空气除湿系统包括溶液发生器、溶液除湿吸收器和溶液除湿冷凝器;吸收喷射制冷系统包括吸收制冷发生器和吸收制冷冷凝器。本系统改善矿井深部高温、高湿作业环境,实现矿井空气潜/显热分离式除湿,降低了除湿能耗;实现热能梯级利用,实现低功耗淡水制取。
-
公开(公告)号:CN10772664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1711092595.8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菲涅尔透镜太阳灶,包括菲涅尔透镜板、折叠式透镜板支架、三角架、热管加热锅和旋转式锅底座,所述菲涅尔透镜板由多块镜片拼装而成,可拆卸地连接在折叠式透镜板支架上,所述折叠式透镜板支架固定在三角架上,所述热管加热锅包括透明的锅盖、具有内外层的锅体和均布在锅体内部的多根热管,所述热管为“L”型,其竖直端焊接在锅壁的内外层之间,水平端焊接在锅底的内外层之间。本发明的太阳灶,使用时拼接,不用时叠装,非常便于收纳,单人即可携带,热管加热锅不管从侧面还是顶面接受光热,都可以实现锅底均匀加热的目的,能够更好地适应野外多变的地形。
-
公开(公告)号:CN10841364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810298449.9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多工作模式的溴化锂制冷机组,包括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吸收器、低压吸收器、高温换热器、低温换热器、冷凝器、蒸发器、PLC控制系统和用于检测热源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本发明采用溶液泵、电磁阀等流体控制部件将不同的换热器按照需要组合在一起,集成了两级吸收式机组工作模式、单效吸收式机组工作模式、双效吸收式机组工作模式等三种工作模式;当热源温度在65℃~85℃时,系统自动启动两级吸收式工作模式;当热源温度在85℃~150℃之间时,系统自动启动单效吸收式工作模式;当热源温度在150℃以上时,系统自动启动双效吸收式工作模式。不管热源温度如何变化,始终使系统处于最高效的工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537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90711.1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热‑汽全回收的过热蒸汽干燥装置及方法,属于供热工程的节能减排和余热回收技术领域,该装置的主要部件有水蒸汽压缩机、冷凝器、高温高压储水罐、喷射器等。水蒸汽压缩机代替锅炉供高温蒸汽,冷凝器起到余热回收和废汽冷凝的作用,高温高压储水罐暂存高温冷凝水,喷射器可以实现无能耗利用低温热源。与现有技术相比,理论上在不计不可避免热损失的情况下,该装置实现了干燥废(余)热和废水(汽)的全回收,实现了节能减排,增效降耗的显著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3956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351752.3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热液体多级发电和冷热淡梯级联供减碳系统,设定温度范围的溶液和/或水进入初级闪蒸器,经过初级闪蒸器排出的饱和蒸汽通过第一补气管道进入补气式汽轮机,经过初级闪蒸器流出的尾液进入末级负压闪蒸器,经过末级负压闪蒸器排出的饱和蒸汽通过第二补气管道进入补气式汽轮机,补气式汽轮机利用饱和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经过补气式汽轮机排出的乏汽凝结形成淡水;经过末级负压闪蒸器流出的尾液进入吸收式制冷单元或者制热单元,吸收式制冷单元利用尾液作为热源进行制冷供冷,经过吸收式制冷单元和/或制热单元流出的尾液进入溶液浓缩换热容器再次浓缩分别形成淡水和溶液的结晶颗粒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90689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93023.2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电型热泵海水淡化系统,包括风能转换装置和海水淡化组件;所述风能转换装置和所述海水淡化组件相传动,以将风能转变为海水淡化组件工作所需的驱动力。本系统利用风能直接驱动海水淡化组件工作,减少了海水淡化组件的电能消耗,达到节约海水淡化系统电耗目的,适用于电力输送困难的海岛等地区。
-
公开(公告)号:CN11450886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51006.6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热储层全封闭大尺度CO2工质U型热管供暖系统,包括注入井、水平井、采出井一、采出井二、换热器一、换热器二、供暖循环泵、用暖终端一和用暖终端二;注入井、水平井、采出井一、采出井二、换热器一及换热器二构成以CO2为循环取热工质的全封闭U型热管;换热器二、换热器一、用暖终端一、供暖循环泵和用暖终端二构成地面供暖系统。本发明以CO2作为循环取热工质,U型热管无需安装工质循环泵,依靠热虹吸作用自动提取水热储层的热量给建筑供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