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33544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210007583.1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26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苯环碳源低温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大面积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多苯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作为碳源,采用碳源分解法或碳源旋涂法在铜箔表面生长出石墨烯。制得的石墨烯表面光滑平整、面积大、层数可控。相比传统的高温CVD法制备石墨烯薄层的方法,其制造成本大大降低,在高温、高频、大功率、光电子及抗辐射电子器件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28597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0269897.7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量子产率和光稳定性的碳基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前驱体和修饰剂溶解在溶剂中,得到第一混合液体;(2)将第一混合液体进行溶剂热处理,得到第二混合液体;最后进行纯化,得到所述碳基量子点。本发明制备过程中反应条件可控,产物提纯简易,得到的碳基量子点具有优异的量子产率和光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539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24633.2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度取向结构厚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二维纳米片分散在溶剂中得到二维纳米分散液;将二维纳米分散液平铺于基材表面,形成片层随机取向的第一凝胶膜层;将多根直线插入第一凝胶膜层的内部诱导切变流场进行取向处理,形成片层高度定向排布的第二凝胶膜层,该直线与第一凝胶膜层在基材平面平行的方向上发生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为速度介于3mm/s‑16mm/s之间的平动或转速介于600rpm‑1100rpm之间的转动;干燥第二凝胶膜层,得到高度结构取向的二维纳米片基厚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厚度为80μm‑400μm范围内可制备出结构取向因子为0.91‑0.99的高定向厚膜。
-
公开(公告)号:CN11518431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1227034.0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氮荧光量子点肿瘤细胞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液和B液;其中,所述A液是碳氮荧光量子点溶液,所述B液是缓冲液;所述碳氮荧光量子点溶液由碳氮荧光量子点和溶剂组成。其使用流程,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提供试剂盒A液、B液,患者胸水、尿液样品;步骤S20、高速离心,B液重悬后,加入A液染色;步骤S30、高速离心,B液重悬;步骤S40、分光光度计检测荧光强度。本发明对胸水和尿液组织液中肿瘤细胞的检测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且操作简单、成本小。不但能够提高医生对临床肿瘤患者的诊断水平,还能为肿瘤的预后评估、用药筛选、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495819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83268.7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9D183/06 , C09D1/00 , C09D183/04 , C09D7/61 , B05D1/00 , B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基温控涂层,其覆盖在基材上并包括由高导热石墨烯粉体和高辐射石墨烯粉体构成的导热‑辐射无缝串联散热梯度结构,从靠近基材的一侧到远离基材的另一侧,高导热石墨烯粉体和高辐射石墨烯粉体的质量比从1:0.01~1:0.1梯度变化至1:1~1:5。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的石墨烯基温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在基材上同时分别动态涂覆或动态混合后涂覆高导热石墨烯基复合涂料和高辐射石墨烯基复合涂料,涂覆时高导热石墨烯基复合涂料的加载速率逐渐减小,高辐射石墨烯基复合涂料的加载速率逐渐增大。根据本发明的石墨烯基温控涂层,可充分发挥高导热和高辐射两种热量传递通道的协同效应,实现对基材温度的有效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23444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509612.3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64 , G01N24/08 , B82Y20/00 , B82Y40/00 , C07D257/02 , C07D265/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顺磁性手性石墨烯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顺磁性手性石墨烯量子点的原料组分包括手性石墨烯量子点、螯合剂和顺磁性金属离子,所述手性石墨烯量子点与螯合剂通过相互之间官能团反应形成共价键,所述螯合剂与所述顺磁性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键合。本申请中顺磁性手性石墨烯量子点稳定性强,能够将荧光特性、手性、顺磁性集合于同一材料上,可用于手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监测,并将手性相互作用过程转换为磁信号由核磁共振设备读出,或将手性相互作用过程转换为光信号读出,或同时使用磁信号与光信号进行双模式信号读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00219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75141.0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糖酵解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碳氮荧光量子点在制备有氧糖酵解检测产品中的用途,所述碳氮荧光量子点为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C3N4量子点、C2N量子点或C3N量子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氧糖酵解检测产品为试剂,以试剂的终体积为基准,所述试剂中包括终浓度为1μg/mL~1mg/mL的碳氮荧光量子点。本发明利用碳氮荧光量子点可实现活细胞中NAD+的荧光标记,进而实现有氧糖酵解的细胞的荧光标记与成像,具有低成本、高效、快速、准确性高等优势。同时该技术有助于实现脱落肿瘤细胞的荧光识别、肿瘤极早期预警、肿瘤转移灶检测、肿瘤增殖与恶性程度评估等系列技术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171464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0687518.X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生物质材料、无机稀土盐和溶剂;将生物质材料和无机稀土盐加入溶剂中,获得第一混合体系;将第一混合体系进行溶剂热反应处理,获得第二混合体系;对第二混合体系依次进行抽滤、透析和真空干燥,获得造影剂;造影剂用于荧光‑核磁共振双模态成像。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材料成本低,且能够快速制备,制得的造影剂在应用中弛豫率较高,且同时具有的荧光特性使得该造影剂具有荧光‑核磁共振双模态成像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14645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671725.6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弛豫率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石墨烯量子点和第一溶剂,将所述石墨烯量子点溶解于所述第一溶剂中,并超声处理,形成第一混合溶液;向第一混合溶液中加入第二溶剂,形成第二混合溶液;将第二混合溶液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第三混合溶液;向第三混合溶液中加入钆无机盐,得到第四混合溶液;将第四混合溶液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第五混合溶液;将第五混合溶液透析纯化后,再冷冻干燥处理,得到高弛豫率双模态造影剂。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制备过程简单、产物结构可控、产率高等优点,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造影剂具有较高的弛豫率,且可同时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及荧光成像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153759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08051.6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上海超碳石墨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飞行时间质谱的石墨烯量子点横向尺寸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石墨烯量子点粉体溶于溶剂中制得第一混合液;分别将2,5-二羟基苯甲酸水溶液、NaCl水溶液、LiCl水溶液加入第一混合液中得到第二混合液;进行质谱测试。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可靠性高、简便等优点,可通过精细谱学结构确定石墨烯量子点横向尺寸结构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