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6585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224240.X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1/10 , C08F110/02 , C08F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乙烯气相聚合评价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气相聚合反应釜和气体循环压缩机;气相聚合反应釜内设有组合搅拌,搅拌轴的末端为循环气入口;气相聚合釜上部设有气体进料口、放空及抽真空口、催化剂进料口、种子床进料口、压力检测口、温度检测口和循环气出口;气相聚合反应釜的外部设有温度控制系统;气体循环压缩机的两端设有过滤器、换热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提高了评价气相聚乙烯催化剂时聚合活性的准确性,聚合评价试验数据结果与气相聚合中试装置相关性强,为气相法中试聚合装置提供基础数据,可大大提高中试聚合装置的效率、降低成本,对气相法聚乙烯中试装置运行和工艺开发及催化剂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8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214245.4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1/10
Abstract: 本发明乙烯与α‑烯烃气相共聚合评价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气相聚合反应釜和气体循环压缩机;气相聚合反应釜内设有组合搅拌,搅拌轴的末端为循环气入口;气相聚合釜上部设有气体进料口、放空及抽真空口、催化剂进料口、种子床进料口、压力检测口、搅拌电机、温度检测口和循环气出口;气相聚合反应釜的外部设有温度控制系统;气体循环压缩机的入口通过一气体压缩循环装置与循环气出口连接,气体压缩循环装置包括:气体循环压缩机(2)、混合器、过滤器(15)以及换热器(16),过滤器(15)与混合器(17)之间的管线上设有共聚单体α‑烯烃进料口(18)。该装置提高了评价气相聚乙烯催化剂时聚合活性的准确性,可大大提高中试聚合装置的效率、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62137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461823.6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10/02 , C08F210/02 , C08F2/34 , C08F4/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相法聚乙烯茂金属催化剂向铬系催化剂在线快速切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先停止茂金属催化剂进料,再加入乙烯气相聚合牌号切换剂终止反应器内聚乙烯茂金属催化剂的反应;(2)终止反应结束后,再向反应器中注入活性促进剂,然后向反应器内加入反应物料,投入铬系催化剂建立反应。该方法先利用乙烯气相聚合牌号切换剂终止聚乙烯茂金属催化剂的反应,再向反应器中注入活性促进剂,最后调整反应器组分后,同时投入铬系催化剂建立反应,整个催化剂切换过程无需停车、反应物料压力置换或更换种子床,过渡时间短。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462137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461906.5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相法聚乙烯钛系向铬系催化剂在线快速切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钛系催化剂进料单元处理:维持反应组分不变,停止钛系催化剂和反应物料进料,并将催化剂加料器中残留的钛系催化剂排放干净,氮气置换;反应器内残留催化剂处理:向反应器内加入乙烯气相聚合牌号切换剂,终止钛系催化剂的反应,终止反应结束后,停止加入乙烯气相聚合牌号切换剂,并将催化剂加料器中残留的乙烯气相聚合牌号切换剂排放干净,氮气置换;反应器组分调整:向反应器中注入活性促进剂,然后向所述反应器内再次加入反应物料;再次建立反应。本发明整个催化剂切换过程无需停车、反应物料压力置换或更换种子床,过渡时间短。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462136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461764.2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0/02 , C08F210/02 , C08F2/42 , C08F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烯气相聚合牌号切换剂,用于气相聚乙烯装置中钛系催化剂在线切换为铬系催化剂,所述乙烯气相聚合牌号切换剂的原料由氟化铵类盐、硬脂酸铝和无机氧化物分散剂组成,其中,所述氟化铵类盐和所述硬脂酸铝的总含量为0.1~10.0wt%,两者的摩尔比为1~5:1,所述无机氧化物分散剂的含量为90.0~99.9wt%。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乙烯气相聚合牌号切换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聚乙烯气相聚合牌号切换剂,可以使得气相聚乙烯装置钛系在线切换为铬系催化剂进行生产,整个催化剂切换过程不用新增催化剂进料设备,不需要装置停车以及更换种子床,操作简单、易于实施,过渡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139374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004652.5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赵增辉 , 韦德帅 , 付义 , 宋磊 , 高宇新 , 王斯晗 , 方宏 , 王登飞 , 任合刚 , 闫义彬 , 傅智盛 , 范志强 , 姜进宪 , 杨国兴 , 何书艳 , 王玉如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抗冲强度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以核壳型球状茂金属乙丙橡胶为弹性体增韧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聚丙烯64.5-84.5%,弹性体增韧剂15-35%,稳定剂0.5-2%。本发明使用核壳型球状茂金属乙丙橡胶作为弹性体增韧剂,一方面,与传统乙丙橡胶相比,免除了切胶、碎胶等工序,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能耗,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与传统增韧改性聚丙烯相比,用核壳型球状茂金属乙丙橡胶代替传统乙丙橡胶,前者的聚乙烯壳层具有非常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它以乙丙橡胶为相容剂,大大提高了其与聚丙烯的相容性,制备的改性聚丙烯具有更优秀的低温韧性,更加满足汽车、家电等行业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964143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137232.6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0/16 , C08F210/08 , C08F4/622
Abstract: 一种饮料瓶盖用聚乙烯基础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聚乙烯基础树脂是在单反应器的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工艺上,采用高活性Ti/Cr系浆液催化剂催化乙烯与三个碳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以氢气为分子量调节剂制备而成。该饮料瓶盖用聚乙烯基础树脂所制备的聚乙烯基础树脂熔体流动性好,加工性能优异,力学强度高,同时具有很好的卫生性能,可以满足不含汽饮料瓶盖聚乙烯专用料的各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893020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510953899.3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任合刚 , 王斯晗 , 高宇新 , 宋磊 , 赵成才 , 付义 , 王登飞 , 姜进宪 , 王立娟 , 赵增辉 , 何书艳 , 张瑀健 , 郭峰 , 赵兴龙 , 张瑞 , 王文燕 , 国海峰 , 邵伟 , 荣丽丽 , 刘丽莹 , 高魏 , 董卫涛 , 闫磊磊 , 王立明
IPC: C08F210/08 , C08F210/06 , C08F4/645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聚丁烯‑1的制备方法,步骤为(1)向釜式反应器中加入烷氧基硅烷和醚类复合外给电子体、助催化剂、主催化剂、氢气和液相丙烯,在温度10~25℃,聚合5~40min;(2)升温至30~70℃进行二段聚合,聚合时间3~60min,再闪蒸除去反应器内剩余的丙烯;(3)向釜式反应器中充入氢气和丁烯‑1单体,在30~80℃下进行三段聚合,时间为30~120min;(4)再次通入丁烯‑1单体,在30~80℃下进行四段聚合,时间30~120min;(5)重复步骤(4)2~4次,闪蒸未反应的单体。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球形聚丁烯‑1等规度和催化剂催化效率较高,而且大大缩短了晶型转变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6467597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510508291.X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登飞 , 郭峰 , 杜威 , 国海峰 , 高宇新 , 赵成才 , 宋磊 , 王斯晗 , 姜进宪 , 付义 , 赵增辉 , 任合刚 , 王立娟 , 何书艳 , 张瑀健 , 李瑞 , 孙彬彬 , 王熺 , 王立明 , 闫磊磊 , 何贵磊 , 李洪兴 , 郭常辉 , 吕红丽
IPC: C08F210/16 , C08F4/6592 , C08F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气相法制备聚乙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氮气置换、乙烯置换,控制反应压力≤3.0MPa、α‑烯烃分压为乙烯分压的10‑99%;S2:通入茂金属催化剂;S3:控制反应温度、反应压力;S4:检测循环组分内的氢气含量,在催化剂加入反应系统0.5h内检测到循环气中含有氢气时,则进行S5的操作;在催化剂加入反应系统0.5h后未检测到循环气中含有氢气,则重新进行S2的操作;S5:保持S3的工艺参数,制得聚乙烯产品。本发明能够准确预测反应进程并对催化剂加入量及时调整确保开车的安全性,防止因引发过度而导致聚合事故,或因催化剂没有引发而导致氮气和乙烯的大量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5273000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510716457.7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瑀健 , 王建伟 , 米普科 , 许胜 , 高宇新 , 宋磊 , 赵成才 , 王斯晗 , 姜进宪 , 何书艳 , 王立娟 , 王炎鹏 , 李洪兴 , 赵增辉 , 任合刚 , 王登飞 , 付义 , 谢彬 , 王淑英 , 张瑞 , 任鹤
IPC: C07F7/28 , C07F7/00 , C08F10/00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对称限制构型双核茂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茂金属化合物具有不对称的双中心CGC,其不仅具有单中心催化剂的活性,而且很方便的通过桥基C上取代基的修饰以及调节碳桥的长度,控制两个金属中心的电子环境与空间环境,进而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生产出宽分布聚烯烃,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合成路线短,合成工艺简单,工业成本低廉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