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73000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510716457.7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瑀健 , 王建伟 , 米普科 , 许胜 , 高宇新 , 宋磊 , 赵成才 , 王斯晗 , 姜进宪 , 何书艳 , 王立娟 , 王炎鹏 , 李洪兴 , 赵增辉 , 任合刚 , 王登飞 , 付义 , 谢彬 , 王淑英 , 张瑞 , 任鹤
IPC: C07F7/28 , C07F7/00 , C08F10/00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对称限制构型双核茂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茂金属化合物具有不对称的双中心CGC,其不仅具有单中心催化剂的活性,而且很方便的通过桥基C上取代基的修饰以及调节碳桥的长度,控制两个金属中心的电子环境与空间环境,进而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生产出宽分布聚烯烃,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合成路线短,合成工艺简单,工业成本低廉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7301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17552.9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瑀健 , 米普科 , 高针针 , 许胜 , 高宇新 , 宋磊 , 赵成才 , 赵增辉 , 曹婷婷 , 何书艳 , 王立娟 , 王炎鹏 , 谢彬 , 李洪兴 , 任合刚 , 王登飞 , 付义 , 马丽 , 张楠
IPC: C07F17/00 , C08F10/00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制构型双核茂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茂金属化合物具有的双中心CGC,其不仅具有单中心催化剂的活性,而且很方便的通过调节碳桥的长度,控制两个金属中心的电子环境与空间环境,进而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生产出宽分布聚烯烃,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具有合成路线短,合成工艺简单,工业成本低廉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7300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16457.7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瑀健 , 王建伟 , 米普科 , 许胜 , 高宇新 , 宋磊 , 赵成才 , 王斯晗 , 姜进宪 , 何书艳 , 王立娟 , 王炎鹏 , 李洪兴 , 赵增辉 , 任合刚 , 王登飞 , 付义 , 谢彬 , 王淑英 , 张瑞 , 任鹤
IPC: C07F7/28 , C07F7/00 , C08F10/00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对称限制构型双核茂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茂金属化合物具有不对称的双中心CGC,其不仅具有单中心催化剂的活性,而且很方便的通过桥基C上取代基的修饰以及调节碳桥的长度,控制两个金属中心的电子环境与空间环境,进而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生产出宽分布聚烯烃,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合成路线短,合成工艺简单,工业成本低廉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73010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510717552.9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瑀健 , 米普科 , 高针针 , 许胜 , 高宇新 , 宋磊 , 赵成才 , 赵增辉 , 曹婷婷 , 何书艳 , 王立娟 , 王炎鹏 , 谢彬 , 李洪兴 , 任合刚 , 王登飞 , 付义 , 马丽 , 张楠
IPC: C07F17/00 , C08F10/00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制构型双核茂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茂金属化合物化合物具有的双中心CGC,其不仅具有单中心催化剂的活性,而且很方便的通过调节碳桥的长度,控制两个金属中心的电子环境与空间环境,进而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生产出宽分布聚烯烃,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具有合成路线短,合成工艺简单,工业成本低廉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7364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266763.0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0/16 , C08F4/649 , C08F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聚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共聚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在少量乙烯与丙烯无规共聚合过程中加入如下式(Ⅰ)所示的二(4‑乙烯基苯甲基)甲基氯硅烷和式(Ⅱ)所示的二(3‑乙烯基苯甲基)甲基氯硅烷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树脂具有较高的熔体强度。此外,本发明的共聚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双环管液相本体连续聚合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453670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1363322.4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B29C48/09 , B29C48/32 , B29C48/355 , B29C48/92 , C09D175/06 , C09D175/08 , C09D5/08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轴取向结晶性聚合物管材连续加工成型装置及方法,通过对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装置(7)多级扩胀结构及多级温控单元的构建、芯棒(6)水平稳定定位结构的设计、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装置(7)表面高耐磨自润滑防腐纳米复合涂层的制作及双轴取向管材连续加工成型方法的建立,实现结晶性聚合物管材管壁分子同时沿环向和轴向发生均匀、稳定的高度取向,进而同步提升管材沿两个方向的力学强度,大幅改善管材耐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09296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10097163.4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丽洋 , 高克京 , 杜斌 , 王宇杰 , 张瑀健 , 徐春燕 , 陈商涛 , 祝文亲 , 张凤波 , 石行波 , 黄强 , 吴林美 , 王艳芳 , 姜凯 , 蔡玉东 , 卢晓英 , 周京生 , 盛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交联聚乙烯管材的制备方法。在聚乙烯耐压管材生产的过程中,加入填料和含硫硅烷偶联剂,含硫硅烷偶联剂帮助填料更好地分散在聚乙烯基础树脂中,同时在挤出过程中分解,使基础树脂发生微交联。本发明所述的微交联聚乙烯管材,耐压性能和抗悬垂性能优异,可用于生产大口径耐压管材。
-
公开(公告)号:CN106317585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510379901.0
申请日:2015-07-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立娟 , 姜涛 , 宋磊 , 曹晨刚 , 高宇新 , 王焱鹏 , 王斯晗 , 何书艳 , 姜进宪 , 赵成才 , 付义 , 张瑀健 , 任鹤 , 赵增辉 , 任合刚 , 王登飞 , 门亚男 , 王淑英 , 熊国辉 , 王立文 , 曹婷婷 , 刘显圣 , 崔磊 , 杜小吉 , 蔡小仲
IPC: C08L23/08 , C08L27/18 , C08L27/16 , C08K5/00 , C08K5/134 , C08K5/526 , C08K5/3492 , C08K5/098 , C08K5/13 , C08K5/372 , C08K13/02 , C08K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热聚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以质量份计,该组合物包括耐热聚乙烯100份、抗氧剂0.1~0.3份、加工助剂0.01~0.1份、除酸剂0.01~0.25份;其中,该耐热聚乙烯为乙烯与1‑丁烯的共聚物,该耐热聚乙烯分子量呈双模态分布,分子量分布宽度(MW/MN)为18~28,重均分子量为20~25万,熔融温度为133~140℃,结晶度为63~65%,晶片厚度为31~39nm。本发明的耐热柔性聚乙烯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高温蠕变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和挤出加工性能,可用于制备冷、热水管道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4031184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310070022.0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付义 , 赵成才 , 邹恩广 , 王斯晗 , 姜进宪 , 赵增辉 , 郎笑梅 , 任鹤 , 何书艳 , 李明全 , 王立娟 , 马丽 , 姜涛 , 张瑞 , 任合刚 , 张瑀健 , 方宏 , 陆玉红 , 郑卫巧 , 王国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固体钛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由镁化合物醇溶液与无活性氢的有机硅化合物相互作用,它们的产物与液态钛化合物相接触,析出固体催化剂组分;镁化合物醇溶液与钛化合物接触时加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作为表面分散剂,使之成为两相乳化体系;卤化镁的溶解过程或在稀释剂的存在下进行;各反应物之间的比例以镁化合物中的每摩尔卤化镁计,醇为:0.1~10.0摩尔,有机硅化合物为0.20~0.25摩尔,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表面分散剂为0.005~0.01摩尔;镁化合物与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5.0;该催化剂用于生产乙烯聚合具有活性高、氢调敏感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374084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09275.X
申请日:2012-04-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书艳 , 王鹏 , 马建英 , 姜涛 , 王伟众 , 陈开 , 付义 , 曹晨刚 , 赵增辉 , 王立娟 , 邵怀启 , 张丽洋 , 马丽 , 张瑀健 , 关鹏鹏 , 任鹤 , 梁立伟 , 景常荣 , 金毅 , 田炳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化镁/二氧化硅/四氢呋喃负载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在给电子体四氢呋喃化合物中,将氯化镁和后过渡金属络合物进行反应制备母体;将所得的母体与纳米级二氧化硅载体粒子掺混得到悬浮液;将得到的悬浮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固体催化剂组分,氯化镁/二氧化硅/四氢呋喃用量摩尔比为:0.1~1∶0.1~2∶5~20;在负载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中,中心金属M的重量含量为0.01~5%;本催化剂用于催化乙烯与高级α-烯烃的共聚合反应,共聚活性高且得到树脂粉料具有良好的颗粒形态,堆积密度高,可以适用于乙烯淤浆聚合或气相聚合工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