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8369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51606.9
申请日:2012-03-0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72 , C04B28/04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72 , C02F1/688 , C02F2103/06 , C04B28/04 , C04B2111/00017 , C04B2111/00284 , C04B2111/00775 , C04B2111/00793 , C04B14/06 , C04B22/068 , C04B22/142
Abstract: 一种用于可渗透反应墙的过硫酸盐缓释材料,为颗粒状,包括活性氧化剂、稳定固化粘合剂、沸石和水,按质量比计算,活性氧化剂∶稳定固化粘合剂∶沸石∶水=1∶1.4-1.7∶0.5-0.7∶0.9-1.2。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上述过硫酸盐缓释材料的方法。本发明的过硫酸盐缓释材料,能显著降低可渗透反应墙中的氧化性固体颗粒-过硫酸盐的溶解速度,进而延长可渗透反应墙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3882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19432.7
申请日:2024-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庆大霉素菌渣好氧堆肥资源化利用的办法,本方法先对庆大霉素菌渣及菌渣炭进行水热预处理,实现对庆大霉素菌渣中的抗生素的高效降解,向预处理菌渣及菌渣炭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农业副产品并且混合均匀,最后在堆肥原料中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固态堆肥发酵,本发明提供的堆肥方法能更快的进入腐熟期,降低庆大霉素菌渣中抗生素的含量。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解决了庆大霉素菌渣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最终实现抗生素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庆大霉素菌渣好氧堆肥过程中庆大霉素残留导致的产品安全性问题,将能为菌渣中抗生素残留量安全限值及抗生素菌渣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的制定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26251.0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无锡中德伯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农业面源污染和新污染物在线检测设备、方法、系统,包括样品池、洗针池、稀释池、存储箱、检测卡、孵育盘、荧光检测模块、视觉检测模块、移液机构、控制箱和一体机;本发明的采用全自动取样和检测,自动化程度高,所有检测过程均自动完成,可实现无人值守;且在同一次检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染物,选用不同的检测卡组合进行检测,从而对同一样品液进行多种污染物的检测,检测到的数据精准;另外,对检测卡的荧光信号和视觉信号进行收集并处理,并通过检测到荧光信号和视觉信号配合确定污染物种类,进一步提升检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81519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010692939.4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脆弱区域多源固废安全处置体系建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步骤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的权重;步骤三、建立生态脆弱区多源固废安全处置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步骤四、确定多源固废安全处置环境效益评价指标权重;步骤五、分析多源固废安全处置的各类技术并综合筛选;步骤六:优选出生态脆弱区的多源固废安全处置技术。本发明通利于明确生态脆弱区的影响因子,从而利于针对性控制不同指标;利于针对固废的多源污染进行解析,并对不同处置方法进行分类划分且明确权重,利于突出重点;可有效的多源固废时,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因素,达到处置技术的优化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53854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15903.8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立体网状结构镧铁镍钙钛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多孔立体网状结构镧铁镍钙钛矿材料稳定性高,催化性能好,甲苯去除效果稳定,并且纯度高,杂质含量低。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多孔立体网状结构镧铁镍钙钛矿材料催化裂解甲苯具有良好的甲苯去除率及三相产物控制性,甲苯转化率保持在82.275%以上,易回收可凝组分产量可达产物总质量的89.304%,催化裂解产生的固体产物及气体产物产量小,只产生少量无害不凝气与固体碳纳米管。
-
公开(公告)号:CN11360351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46945.5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高压水热预处理的垃圾堆肥:1)将多源有机垃圾物料混合,并进行破碎处理,得到颗粒状多源有机垃圾混合物料;2)破碎后物料调节含水率,在密闭反应釜内进行高温高压水热预处理,初步降解原料中难降解物质;3)将水热预处理后的物料接种纤维素降解菌剂、全提取菌剂作为起爆微生物,与发酵堆肥产物进行反混,接种堆肥成品中的微生物,接种后混合均匀作为发酵原料;4)将发酵原料混合均匀,调节含水率至60%,将物料加热到初始温度为50℃后,以通气流量为0.2L/min进行通气后开始堆肥,堆肥过程持续10天,期间每12h翻堆一次;5)堆肥发酵结束,经由造粒机制备颗粒后进行分装。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上述垃圾堆肥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56389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46928.1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9K17/52 , C09K17/32 , A01G13/02 , C09K101/00
Abstract: 一种利用餐厨废弃物制备的可腐解液态地膜:(1)前处理工序:将餐厨废弃物去除杂质破碎成细小颗粒后,送至湿解反应器中湿解处理,经三相分离得到水分、油脂和有机固形物,有机固形物经干燥过筛备用;(2)分散、溶解工序:按有机固形物与成膜剂以重量比1:1‑6:1的比例分别置于两个反应釜中,加入水溶液于85‑95℃搅拌;(3)接枝共聚工序:将步骤(2)的有机固形物与成膜剂两种溶液混合,搅拌下先后加入1.6‑3.0wt.%的增塑剂,密封反应釜搅拌;(4)交联反应工序:打开反应釜,加入0.4‑2.0wt.%的交联剂,密封反应釜进行反应,冷却后得到可腐解液态地膜。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液态地膜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49335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846944.0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仿生的餐厨垃圾和工业废酸消化堆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仿生口腔,将餐厨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去除粒径大的餐厨垃圾并加淀粉降解菌剂搅拌,得到均匀混合餐厨垃圾;2)仿生胃:破碎后餐厨垃圾经负压管道通入仿生胃中,通入工业废酸混合,并进行加酶、加菌剂搅拌,停留3h;3)仿生十二指肠:仿生胃处理后的餐厨垃圾加入仿生胆酸,混匀搅拌通入仿生十二指肠;4)仿生肠道:仿生十二指肠出料经过加菌剂混合后,发酵停留5h,均匀搅拌;5)仿生堆肥,仿生肠道中物料经再次发酵后回收存储。本发明操作简单,可同时处理餐厨垃圾与工业废酸,产生液态肥。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对周围环境不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181519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92939.4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脆弱区域多源固废安全处置体系建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步骤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的权重;步骤三、建立生态脆弱区多源固废安全处置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步骤四、确定多源固废安全处置环境效益评价指标权重;步骤五、分析多源固废安全处置的各类技术并综合筛选;步骤六:优选出生态脆弱区的多源固废安全处置技术。本发明通利于明确生态脆弱区的影响因子,从而利于针对性控制不同指标;利于针对固废的多源污染进行解析,并对不同处置方法进行分类划分且明确权重,利于突出重点;可有效的多源固废时,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因素,达到处置技术的优化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036337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428356.8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中铅的环境污染评估方法,依据铅在排放烟气中的扩散分布特征和在土壤中的沉积规律,构建多指标综合决策模型,对生活垃圾焚烧厂周边环境铅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估。本发明提供的评估方法可以为生活垃圾焚烧厂的运行管理、以及污染防控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