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878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54855.X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钒酸盐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NaCl、KCl、钒盐、稀土源加入到电解槽中混合;以钼电极为阳极,碳棒为阴极,在电解温度为750~900℃、电流为0.5~1Acm‑2的条件下电解0.5~2h,将电解槽中的沉积物取出,冷却至室温,洗涤,过滤,烘干,得到稀土钒酸盐吸附材料。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来源广泛的钒酸盐作为原料,与稀土源在熔盐电解条件下制备具有四方锆石结构的纳米级稀土钒酸盐颗粒,结晶性好,还具有比表面积大、产量大、无杂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7788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15922.2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72 , C02F3/34 , C12P3/00 , C12R1/40 , C02F101/20 , C02F103/06
Abstract: 一种包裹生物炭的生物炭‑锰复合材料,通过下述方法得到:1)取恶臭假单胞菌菌株于灭菌后的NB液体培养基中扩增;2)取步骤1培养好的菌液于生长培养基或营养培养基中,调节菌液使初始菌液浓度OD600≈0.8,设置初始Mn(II)浓度为15‑30mg/L,于室温黑暗条件下反应形成黑色悬浮液;3)向步骤2制备的黑色悬浮液中添加无菌生物炭,于室温黑暗条件下继续反应,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色沉淀物继续添加微生物絮凝剂,室温避光条件下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材料能够充分发挥BMO的氧化性能和BC的吸附性能,是一种能够较好地去除地下水中剧毒性的重金属铊的高效、环保和新型的生物修复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00576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58650.6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D06M10/08 ,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一种巯基功能化纤维,通过下述方法得到:步骤1,称取基质纤维,并加入氨基功能试剂于微波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得到氨基功能化纤维;步骤2,称取步骤1中得到的氨基功能化纤维,并加入酰氯功能试剂于微波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得到酰氯功能化纤维;步骤3,称取步骤2中得到的酰氯功能化纤维,并加入巯基功能试剂于微波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得到巯基功能化纤维。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上述巯基功能化纤维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功能纤维功能化效率不高、吸附选择性差等问题,采用本发明的巯基功能化纤维不仅功能化效率高,同时可以实现多种重金属离子的高效选择性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0841654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1028606.5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3/889 , B01J35/08 , B01J35/10 , C02F1/72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一种负载零价铁的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采用共沉淀氧化还原法,选择亚铁盐、稳定剂和高锰酸盐制备铁锰氧化物(FMBO)前驱体,在保护气氛中滴加还原剂和铁盐至含有FMBO的溶液中,搅拌、过滤、洗涤和冷冻干燥,由此制得所述负载零价铁的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FMBO@ZVI)。本发明制备的粉末,比表面积较大,形貌表面光滑,由球型结构颗粒密集排布形成,颗粒大小均匀,其中零价铁(ZVI)的原子百分比在50%~80%;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反应条件温和,原料廉价易得;制备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还原性,能够充分发挥零价铁的还原作用,极大增强对难降解硝基苯的降解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720853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711163537.X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00 , E03B3/34 , C02F103/06
Abstract: 一种基于污染阻控的地下水中DNAPL污染修复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垂直阻隔墙、抽出处理单元和回灌单元,垂直阻隔墙布设于受污染区周围,以将受污染地下水阻隔于所述垂直阻隔墙内;抽出处理单元包括布设于受污染区内的若干抽水井和地表处理设施,通过若干抽水井将受污染地下水抽出并送至地表处理设施内进行处理;回灌单元包括若干回灌井管,通过所述若干回灌井管将经所述地表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水回灌至受污染区目标含水层。进一步地,提供了使用上述系统的修复方法。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抽出处理法效果不佳,常常出现拖尾反弹现象的难题,更有效的完成地下水污染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848037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0293902.7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有机污染场地的原位热脱附‑氧化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该系统及方法通过对原位热脱附‑氧化修复过程中流量、温度以及污染物的实时监控,对鼓风装置、加热装置、抽出装置和供氧装置等进行自动控制,可有效解决进气量、温度和尾气排放之间相互控制的关键问题,保证了系统运行过程中流量、温度的稳定控制,实现原位热脱附‑氧化过程自动、高效、节能、连续稳定的控制,确保污染场地有机污染物连续节能高效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7952789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711127991.X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原位热脱附系统、原位热脱附‑氧化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该原位热脱附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和抽提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将受热的空气输送至污染土壤使有机污染物脱附,所述抽提装置对脱附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抽吸,该原位热脱附‑氧化修复系统在原位热脱附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热催化氧化装置,所述抽提装置抽提的有机污染物在所述热催化氧化装置中被催化降解,更进一步增加了尾气资源化再处理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原位热脱附‑氧化修复方法。本发明的加热方式新颖,降低了热脱附的成本;强化了场地受热面积,提高了加热效率,进而强化了热催化氧化效率;并进一步利用尾气资源化再处理装置,实现尾气能量资源化再利用,无二次废气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09115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306781.6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评估方法,包括下列各步骤:1)通过筛选可以表征技术修复效果、性能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参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2)进行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确定各指标的相对关键性;3)依据相关技术规范、专家咨询意见及技术实施经验,制定了指标评价标准;4)依据评价标准,进行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5)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评价结果分级和综合评价结果分级。本发明可客观有效、有针对性地评估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在某个具体地下水污染场地应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77406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10831761.0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02 , E03B3/08 , E03B3/34 , C02F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6
Abstract: 一种串联递进式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原位修复系统:按地下水流动方向,在污染羽下游边界处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并列设置一排抽水井群,在该抽水井群的上游对应抽水井群并列设置若干排回灌井群,最上游的一排回灌井群设在污染源外;每排回灌井群的回灌井与其相邻的回灌井群的回灌井之间设有修复反应区,经修复反应区处理的出水通过管道流入该排回灌井群的回灌井;修复反应区内填充有与重金属反应的活性材料;回灌井口填充有改性沸石;每个具有抽水功能的井中分别设有水质传感器并连接PLC可编程序控制器,自动控制抽水泵的开启与关闭。本发明还公开了地下水修复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93698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33537.5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9K17/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7/40
Abstract: 一种土壤重金属复合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该钝化剂为主要由改性坡缕石、生物质炭、生石灰和菌渣按比例1∶(0.3~0.5)∶(0.5~0.8)∶(0.2~0.4)混合而成的粉状颗粒物,粒径优选为0.5~1mm。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土壤重金属复合钝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土壤重金属复合钝化剂能有效钝化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通过降低多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恢复土壤生态功能和产业功能,使农作物质量得到提高。本发明所选材料安全环保,“以废制废”、使用寿命长,不会造成土壤的二次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