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化模块化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75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569709.4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小型化模块化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涉及水化学在线监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自动取样单元,包括一取样主支路,取样主支路包括压力调节模块、温度调节模块及流量调节模块;在线测量单元,包括多个测量支路模块,每个测量支路模块的输入端与取样主支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废液汇集管连接;每个测量支路模块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在线化学仪表,自动控制单元,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供配电模块以及显示控制模块,用于对自动取样单元和在线测量单元进行过程参数测量和传输、供电及联锁控制。本申请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系统集成度高、设备尺寸小、空间占有水平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并能同时实现水化学指标的在线连续稳定测量。

    一种水平圆管蒸汽冷凝传热热工参数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9299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810372401.8

    申请日:2018-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圆管蒸汽冷凝传热热工参数测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入口蒸汽流量计、水平冷凝管、冷却水管、壁温测量组件、管内测温组件、测压组件、密封组件;入口蒸汽流量计布置在水平冷凝管上游,冷却水管安装在水平冷凝管外部;壁温测量组件穿透冷却水管测量后,用于测量水平冷凝管的外壁温和中间壁温;管内测温组件布置在水平冷凝管内部,用于测量水平冷凝管内蒸汽或者汽液两相流体的温度;测压组件布置在水平冷凝管的下游,用于测量水平冷凝管的流体压力;密封组件布置在水平冷凝管的端部;决了蒸汽冷凝过程中热工参数测量的不足,实现了水平圆管内蒸汽以及蒸汽‑水汽液两相流的冷凝传热系数和传热特性研究的技术效果。

    一种研究流量波动条件下沸腾临界的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5513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38433.4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流量波动条件下沸腾临界的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涉及核反应实验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实验本体,所述实验本体的入口设有流量计、热电偶,实验本体的出口设有智能压力变送器,实验本体内的加热通道间隔设有多个临界监测热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研究流量波动条件下沸腾临界的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临界监测热偶布置方式可以监测流量波动幅值超过100%条件下的沸腾临界现象,有效地实现了波动流量条件下沸腾临界的现象监测;本发明成功地提取了流量波动条件下沸腾临界发生时的热工参数,获得了临界热流密度与局部流量、压力和含汽率的函数关系,实现波动流量条件下的沸腾临界行为特性研究。

    一种环状电化学传感器探头

    公开(公告)号:CN113189167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205851.X

    申请日:2021-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状电化学传感器探头,涉及电化学传感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座和电极芯体;基座穿设有横向导流孔,横向导流孔同轴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基座侧面设有与环形凹槽一一对应设置的引线孔;电极芯体由至少一个环形电极构成,环形电极与环形凹槽对应镶嵌连接。本发明采用的电化学传感器探头,能够大幅提高传感器在线测量时的通水能力,实现被测介质的充分交换,以保证快速响应和足够的空间分辨率,具有结构简单、充水性好、频响特性高、维护便利、高温高压条件下可用、维护便利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并能同时适用于电导率、pH、溶解氢、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等电化化学传感器。

    一种运动条件下棒束通道内流迹可视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9060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1016778.0

    申请日:2019-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条件下棒束通道内流迹可视实验装置,包括位于棒束通道外壳内的棒束元件、棒束通道,棒束通道外壳上设置可视窗;棒束通道外壳底部连接固定法兰盘,固定法兰盘用于固定棒束元件并能够使工作介质流入棒束通道内;固定法兰盘上表面设置若干针头,固定法兰盘内设置与所有针头相连通的流道,还包括向流道内注入示踪剂的注入系统。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无适用于运动条件下棒束通道内流迹可视化实验的装置的问题,实现用于棒束通道内单相流动流迹可视化实验,获取不同运动条件棒束通道内单相流动流迹特性,以便研究运动条件对棒束通道内层流和湍流过程的影响规律,加深对运动条件下棒束通道内流动传热机理的认识的目的。

    运动条件自然循环工况下脉动低流量测量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1152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12470.3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运动条件自然循环工况下脉动低流量测量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接于回路中的文丘里管、与文丘里管相匹配的压差变送器,所述压差变送器的两个接口端均通过引压管与文丘里管连通,还包括摇摆轴,所述文丘里管与摇摆轴相对固定,所述文丘里管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摇摆轴的轴线,两根引压管长度相等、相互平行、且沿文丘里管径向的朝向相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运动条件自然循环工况下脉动低流量测量实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运动条件附加力场对文丘里管流量计测量精度的影响问题,实现自然循环工况下脉动低流量实验的准确测量,便于开展运动条件对自然循环系统流量影响规律研究的目的。

    非能动运行条件下U型管倒流热工环境模拟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5034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0257957.2

    申请日:2018-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非能动运行条件下U型管倒流热工环境模拟系统及模拟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系统试验装置中采用的饱和式蒸汽发生器结构复杂,不利于布置测量设备,无法开展针对蒸汽发生器倒流的规律性试验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具有进口腔室和出口腔室的一次侧,具有并联U型传热管组的二次侧,与一次侧形成闭合循环回路的一次侧管路,设置在一次侧管路上设置有一次侧流量调节阀和一次侧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的一次侧进口温度测量组件,二次侧水温测量组件,U型管进口压力测量组件,U型管出口压力测量组件,超声波流量计。本发明具有可实现非能动运行条件下的并联U型管倒流环境模拟、一二次侧热工参数的实时调节等优点。

    一种U型管倒流特性可视化测量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92896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0240192.1

    申请日:2018-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型管倒流特性可视化测量实验装置,包括一次侧设备和二次侧设备,一次侧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进口接管、进口腔室、U型传热管、可视化管道、出口腔室和出口接管,U型传热管置于二次侧设备的冷却水水箱内,可视化管道的内径与U型传热管的内径相等且可视化管道上连通有示踪剂存储装置,所述一次侧设备的水温比冷却水水箱内水温高至少80度。采用U型传热管特殊结构及一二侧间的热量交换,形成反向重位压降,为U型传热管倒流现象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边界条件;在U型传热管的输出端连接内径相等的可视化管道,实现了U型传热管内部流动的可视化,解决了U型传热管隐藏于二次侧筒体内而无法观测倒流现象的问题,且模拟的准确性高。

    一种用于运动条件下的细棒窄间隙壁温测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17962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44560.3

    申请日:2018-0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7/02 G01K1/08 G01K1/143 G01N2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动条件下的细棒窄间隙壁温测温装置,包括加热元件管、至少一个铠装热电偶,沿加热元件管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开有至少一个测温孔,铠装热电偶的补偿导线穿过加热元件管后向外延伸,在每一个铠装热电偶的补偿导线外壁上依次包裹有高温绝缘涂层以及高温绝缘胶布,加热元件管内部填充有高温绝缘硅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在运动条件下准确测量高温细棒束窄间隙燃料组件每根加热元件管不同位置处壁面温度,且铠装热电偶不会发生脱落或绝缘失效,由于测温部件在棒束加热元件管内部测温,不会干扰加热元件管附近流场和温度场,能够通过开展运动条件下燃料组件传热实验准确获得燃料组件的传热系数、临界热流密度等热工性能参数。

    一种运动条件下的棒束燃料组件多点壁温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17961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44558.6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条件下的棒束燃料组件多点壁温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绝缘陶瓷管,沿绝缘陶瓷管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开有环形槽,测温环设置在环形槽内,在测温环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一个铠装热电偶。在模拟棒束燃料组件上开展传热特性实验研究时,利用金属圆管通电加热以作为加热元件管,绝缘陶瓷管的内圆周壁上开有环形槽,测温环设置在环形槽内,且在测温环的内圆周壁上至少设有一个用于测温的铠装热电偶,使用时根据加热元件管的轴向长度,确定测温点位,然后将绝缘陶瓷管固定在该测温点位处,测温环将该测温点位上的热量传递至铠装热电偶上,以实现加热元件管局部壁面温度的精确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