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4371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08189.1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平台时序InSAR的数据融合及冻融监测方法及装置。考虑到冻土区的冻融规律,利用时序InSAR中的小基线集(SBAS)方法,使用多平台数据得到研究区长时间形变结果。考虑多平台数据形变速率标准差的权重影响,调整卡尔曼增益值,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多平台有时间重叠的形变信息进行融合;利用每年融化指数与冻结指数反演季节性形变值,利用年平均地温数据反演线性形变值,采用季节性形变以及线性形变模型对多平台有时间间隔的形变信息进行融合。利用多环境因子进行地表形变变化综合分析,最终较传统方法能用更小的成本获取更大范围的监测效果,还能获得形变未知段的结果,从而更有效分析多年冻土季节性冻融变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81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54753.9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动态形变和静态指数的冻土融沉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在传统的静态风险评估指数模拟结果上,提出了一种结合地表动态变形信息和静态模拟信息的风险评价指标。冻土地表形变信息由干涉SAR(InSAR)反演得到,静态指数模拟结果通过融沉指数、风险区划指数和容许承载力指数得到,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将静态指数与动态形变结合,得到一种考虑冻土冻融变化状态的多因子指数。本发明尝试利用现有指数的评估结果和研究区的冻土地表形变数据对多因子指数进行验证,对冻土地区基础设施沿线的多年冻土融化沉降灾害评估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27006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0848655.X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层产状的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实测产状及其对应的权重系数;获取地质平面图及剖面、地球物理平面图及剖面解释图,并从中提取出地层延伸方向及其对应的权重系数;在提取的地层延伸方向处设置初始产状;利用插值计算算法,计算实测产状点处及地层延伸方向点处初始产状的交叉验证产状;使用参数角θ对地层延伸方向点处初始产状的交叉验证产状进行表达,利用投影计算方法,计算参数角θ对应的投影产状;计算实测产状与实测产状点处交叉验证产状之间,以及地层延伸方向点处的交叉验证产状与其对应的投影产状之间的夹角;结合所得的两个夹角,构建目标优化函数,最后针对目标优化函数进行迭代优化,进行最优投影产状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340946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729307.5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T17/10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尖灭处理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经标准化处理后的钻孔数据,根据所述钻孔数据获取地层缺失信息;根据地层缺失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地层尖灭处理,若是,则获取建模区域内两钻孔之间的平均钻孔距离,根据待尖灭钻孔与尖灭钻孔的实际距离和所述平均钻孔距离,获取待尖灭位置;根据所述地层缺失信息确定所述待尖灭钻孔的尖灭方向,根据所述待尖灭位置及尖灭方向确定地层边界,并逐层进行尖灭处理,形成地层约束边界,根据所述地层约束边界构建三维地质体。本发明提供的包括尖灭处理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实现了构建精度较高的三维地质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43632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35472.4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工作区内的多个钻孔,所述多个钻孔中的每一个钻孔均包括多个地层;基于原始标准地层表对所述钻孔的多个地层进行初次编码,生成初次地层编码;根据所述初次地层编码判断所述钻孔是否发生倒转,若所述钻孔发生倒转,则对所述初次地层编码进行二次编码,生成二级地层编码;获取所述多个钻孔的钻孔数据、地层标高和地质背景,并根据所述钻孔数据、所述地层标高和所述地质背景建立所述多个钻孔的拓扑关系;根据所述多个钻孔之间的拓扑关系和所述二级地层编码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提高了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040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07977.2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PS目标与DS目标的双极化相位优化地表形变监测方法,利用平均幅度阈值法分别选取VV、VH双极化数据的PS目标,将两种极化数据的PS目标合并。再利用Anderson‑Darling检验和平均幅度阈值法识别DS目标,对DS目标采用自适应均值滤波进行降噪处理。基于PS目标和DS目标生成时空间相干矩阵,采用相干矩阵特征值分解方法分离出第一主成分,即最大特征值,采用BGSM算法寻找最优散射机制使得第一主成分相位贡献达到最大,可以有效改善相干点目标密度和提高相位质量,最后联合PS目标与DS目标反演地表形变。
-
公开(公告)号:CN110390658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528784.8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T5/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谱形态和Gram‑Schmidt变换约束的高光谱影像变分融合方法,包括:基于传统的影像变分融合模型,设计了新的光谱形态约束项和相关性约束项;光谱形态约束项采用邻域像素的光谱形态特征和新的权重分配方法,修正由空间分辨率的变化引起的光谱失真;相关性约束项基于Gram‑Schmidt变换方法的生成影像建立约束,提高融合影像与标准参考影像的相关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将影像融合问题转化为能量方程的最优化问题用以重建融合影像;与传统的变分融合方法相比,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高光谱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并较好的保持影像中原有的光谱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898529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503713.8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分割的SAR图像CFAR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将多尺度分割引入CFAR目标检测充分发挥了多尺度分割的优势,利用分割图像块作为检测窗口,保证了窗口内部背景的同质性,增强了窗口内部杂波统计建模的准确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同时,多尺度分割能够将异质背景或者其他人工地物划分为一个单独的图像块,在图像块内部通过自适应阈值的确定消除大部分的杂波,抑制了检测结果中的虚警;本发明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保证检测精度,抑制虚警目标的产生,实现大场景的复杂地表杂波背景下的快速目标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57806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729501.7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像素利用极化相似性参数的海面溢油检测的方法,步骤如下:获得原始的极化SAR影像,选取所述极化SAR影像的研究区域,对所述研究区域进行滤波处理,对研究区域进行相干矩阵的生成和PauliRGB影像的提取;对所述相干矩阵进行特征值-特征矢量分解,得到相干矩阵的特征值;利用所述相干矩阵的特征值计算相干矩阵的自相似系数;利用所述PauliRGB影像生成研究区域的超像素;结合所述自相似系数和研究区域的超像素,遍历研究区域,生成相似性参数超像素特征影像;对所述相似性参数超像素特征影像进行分类,得到油膜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减少噪声影响、有效提高油膜检测结果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9594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56609.5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异常极值无偏等值图绘制方法,对原始采样点集A提取极值点,得到极值点点集A’;所述极值点为局部邻域分析范围内,比周围所有点的空间属性值高或低的点;对原始采样点集A进行规则矩形网格化,得到规则矩形网格节点点集B;合并点集A’和点集B,得到点集C;删除点集C中导致病态三角形生成的畸形网格节点,得到点集D;利用点集D建立不规则三角网,绘制等值线图G。利用本发明绘制的等值图空间异常中心与极值点位置吻合,曲线光滑美观,在保证可视化效果的同时,提高了等值线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