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面带密封的保持架和球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382182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82250.4

    申请日:2014-03-07

    Abstract: 一种单面带密封的保持架和球轴承,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包括保持架外环梁(3)和骨架密封圈(4),在保持架外环梁(3)的外侧面上设有延伸的骨架密封圈(4),所述骨架密封圈(4)的外缘面与轴承内圈(7)外表面的台阶面B(5)和轴承外圈(1)内表面的台阶面A(2)均为小间隙配合;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有效降低了轴承的成本。

    一种高速单向离合器轴承
    5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42560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685366.2

    申请日:2013-12-16

    Abstract: 一种高速单向离合器轴承,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包括外圈(1)、内圈(6)、滚子(2)、滚动体(4)、楔形保持架(3)和保持架(5),其特征是:在内圈(6)的外部设置有外圈(1),所述的滚子(2)设置在外圈(1)和内圈(6)之间的楔形滚道(7)内,所述的滚动体(4)设置在外圈(1)和内圈(6)之间的球滚道内,所述的楔形保持架(3)将滚子(2)均匀分隔开,所述的保持架(5)将滚动体(4)均匀分隔开;本发明适应高速、且能够承受径向和轴向联合载荷的工况条件,在轴承转动时滚子始终受弹簧力的作用,使轴承转动平稳,有效提高了家用电器的高速性能。

    一种防打滑的轴承设计方法及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742524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00094.2

    申请日:2014-01-02

    Abstract: 一种防打滑的轴承设计方法及其结构,涉及轴承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将轴承外圈(1)的外表面设置为正方形结构,与轴承外圈(1)外表面相配合的轴承座的安装表面设置为正方形结构,轴承内圈(2)的内表面设置为正方形结构,与轴承内圈(2)内表面相配合的轴安装表面设置为正方形结构;本发明避免了重载下轴承内圈2和轴承外圈1与配合面之间出现的打滑和蠕变等问题;轴承内圈2和轴承外圈1与轴承配合面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有效的避免了在大过盈状态时轴承套圈破裂的问题,且不影响相关旋转定位精度,同时又有效地解决了轴承装拆难的问题,生产成本较低。

    一种平板退磁装置防止电器元件受潮或是漏电的改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7608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22305.7

    申请日:2013-09-17

    Inventor: 李洛 王琼

    Abstract: 一种平板退磁装置防止电器元件受潮或是漏电的改进方法,机架(4)上端联接支撑板(7),工作面板(3)坐落在支撑板上,机架四周或是机架内分别设置有不同种类的电器元件(5),将水平支撑板的四周边沿联接滴水外边(1),滴水外边朝机架内折形成上倾的防潮折边(2),工作面板沉积的冷却液(6)只能沿滴水外边向下淌,而上倾的防潮折边不能流淌冷却液,在不受冷却液流淌浸湿状况下电器元件5就不会产生受潮或是漏电现象,电器元件的安全可靠性得到大大提高,既保证了平板退磁装置生产的正常进行,又为操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电器元件不因受潮或是漏电而损坏,也减少了维修成本。

    一种超高速复合滚动轴承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5301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27959.1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速复合滚动轴承,包括轴承A、两个轴承B、紧定套和隔圈,所述的两个轴承B平行设置在紧定套的内孔中,且两个轴承B之间设置有隔圈,两个轴承B的轴线与紧定套的轴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轴承A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紧定套的外壁上。本发明的复合滚动轴承通过采用将大、小轴承套装配置的结构,有效地提高了该复合滚动轴承的极限速度,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成本低的有限,满足了超高速工况的需要。

    一种用于超越离合器中U形扭簧扭矩的测量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101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40231.0

    申请日:2013-02-01

    Abstract: 一种用于超越离合器中U形扭簧扭矩的测量判定方法,包括拉压力计(1)、连接套(2)、螺杆(3)、接触头(4)、转动盘(6)、中心轴(7)、转轴(8)、指针(9)以及手柄(10),以指针对准分度盘的刻度为起始点,顺时针转动手柄从起始点至终止点,起始点至终止点的角位移等于所述X0,此时与U形边框中间部位水平接触的接触头会产生反作用力,所述反作用力通过接触头→螺杆→连接套作用在拉压力计上,拉压力计即时显示在所述X0下的所述反作用力F1,根据手柄转动的作用力F与所述反作用力F1相等的原则,则U形扭簧(5)测量计算出的扭矩M测=F1·X0,将M测与M进行比较判定可得出三种结论为超越离合器提供判定依据。

    高铁动车组轴箱轴承润滑脂的选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4640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12119.0

    申请日:2012-10-25

    Abstract: 一种高铁动车组轴箱轴承润滑脂的选用方法,该选用方法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骤是润滑脂的理化指标测定,第二步骤是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能测定,第三步骤是润滑脂用于动车组轴箱轴承的性能测定,满足第一步骤理化指标测定的润滑脂才能进入第二步骤的极压抗磨性能测定,满足第二步骤极压抗磨性能测定的润滑脂才能进入第三步骤的动车组轴箱轴承性能测定,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步骤的润滑脂才能确定为动车组轴箱轴承所选用的润滑脂,本发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选用方法,所选用的润滑脂适用于运营速度不小于250Km/h的高铁动车组轴箱轴承,选用的润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安定性、防锈性、抗氧化性、高温使用性、低温性和润滑性能。

    外圈具有双滚道的组配角接触球轴承设计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5370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017404.2

    申请日:2012-01-19

    Abstract: 一种外圈具有双滚道的组配角接触球轴承设计安装方法,将传统背对背组配角接触球轴承的两外圈和外隔圈合三为一设计成整体外圈(7),整体外圈内径端面的两侧设计有双滚道,双滚道上配置各自的内圈(2),两内圈的3/4圆弧滚道与整体外圈的3/4圆弧滚道在滚球接触角内相互呈对角设置,滚球(4)配置在保持架(3)内且滚球(4)在相互呈对角所围成的半圆弧滚道内滚动,从而计算出设置在两内圈之间内隔圈(5)轴向长度的研磨量。整体外圈从根本上消除了两外圈以及外隔圈端面平行差和平面度所带来的误差,提高了组配角接触球轴承的整体刚度,避免研磨外隔圈的轴向长度,简化了组配角接触球轴承预紧力修配工艺。

    外圈带有两条贮脂环槽的陀螺电机球轴承设计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5360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017405.7

    申请日:2012-01-19

    Abstract: 一种外圈带有两条贮脂环槽的陀螺电机球轴承设计装配方法,在外圈(1)小半圆弧滚道(8)左右两侧的内径端面(7)分别设计有小贮脂环槽(5)和大贮脂环槽(6),其中大贮脂环槽的曲率半径是以小半圆弧滚道与内径端面的交点处到外圈内倒角面处的最大长度为准,小贮脂环槽的曲率半径是大贮脂环槽曲率半径的1/3~1/2,在外圈内径端面形成了两条不对称的小贮脂环槽和大贮脂环槽并填充满球轴承所需要的润滑脂,装配过程中将内圈(2)的1/4圆弧滚道对准大贮脂环槽一侧并装配上保持架(3)和滚球(4),并在外圈和内圈以及保持架形成的有限空间内填充满球轴承所需要的润滑脂即可用于陀螺电机,为提高陀螺电机的使用寿命提供了润滑保障。

    用于轴承轴套类加工使用的弹簧夹头改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8244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910209316.0

    申请日:2009-11-04

    Abstract: 一种用于轴承轴套类加工使用的弹簧夹头改进方法是在弹簧夹头(2)的等分槽端外圆联接一个过渡件(1)形成整体轴套夹具,过渡件外径两端倒角且径向两端设置有联接孔和定位孔,联接孔的内径≤定位孔的内径,通孔的内径<联接孔的内径,联接孔的轴向宽度<弹簧夹头的等分槽端外圆宽度,联接孔与弹簧夹头的等分槽端外圆采用过盈配合,将弹簧夹头装入过渡件联接孔内并顺着弹簧夹头的外端面一周进行焊接,在弹簧夹头等分槽处不焊接;焊接好的整体轴套夹具在定位孔外端面铣出与弹簧夹头等分槽槽向和宽度一致的涨缩槽,然后精镗定位孔内径和内端面,定位孔装夹其它轴承轴套类零件。本发明扩大使用范围,具有使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