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4572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769171.9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K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小波阈值与EEMD的肌电信号去噪方法。首先,采用总体平均经验模式分解的方法将肌电信号分解为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运用一种基于小波的提取方法从第一个分量中提取信号的有用部分,运用自相关函数法将剩余本征模态函数分为含噪声较高的高频分量和含噪低的低频分量,然后运用一种改进的小波阈值将高频分量进行去噪。最后将处理后的第一个分量、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重构,重构后的信号即为去噪信号。本发明结合了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方法与具有去噪效果比传统阈值更好的改进阈值去噪方法,并且没有直接舍弃含噪很高的第一个分量,而是运用一种基于小波的提取方法将有用信号部分提取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01196973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610124029.6
申请日:2006-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版权保护方法,包括:a、随机产生主密钥、会话密钥并基于用户身份信息产生用户的个人解密密钥;b、利用所述会话密钥对数字内容进行加密获得数字密文,结合随机数将所述会话密钥和主密钥加密为数字报头,并将所述数字密文和数字报头广播给用户;c、当用户收到所述数字密文和数字报头后,利用基于用户身份信息的公钥基础设施获得的所述个人解密密钥,从数字报头中解密得到所述会话密钥,并利用所述会话密钥对所述数字密文进行解密获得所述数字内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字版权保护系统,使用本发明,可节约密钥存储量和通信传输带宽,有效地对抗共谋密钥攻击且追踪至少一个参与盗版解密器构造的叛逆者。
-
公开(公告)号:CN1196936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62638.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遥感图像旋转目标检测快速部署方法、系统及设备。通过Vitis AI的量化工具和可执行文件,将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模型高效地映射到DPU上执行,从而最大化利用了FPGA的计算资源,提高了计算效率;而在映射期间,通过优化和等效替换DPU不支持的算子,确保了预设目标检测模型能够全部在DPU上运行,实现了算子的有效分配;其次,采用ONNX模型格式和Vitis AI的接口,增强了预设目标检测模型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使得预设目标检测模型能够在不同的框架和硬件平台上无缝迁移和部署;最后,本发明简化了预设目标检测模型在硬件上的部署流程,降低了开发者的技术门槛和部署成本,同时提升了系统的实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977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71118.2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5J9/00 , G01D21/02 , A61B5/369 , A61B5/11 , A61B5/00 , B25J9/16 , H04L69/18 , H04L69/16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骨骼物理人机双向交互仿真系统,属于外骨骼机器人领域。本发明包括外骨骼人机系统、数据传输模块、仿真同步模块、智能算法模块、仿真可视化模块。与传统的纯仿真系统不同的是,本发明提出的仿真系统可以通过数据接口与外骨骼机器人相连,实现外骨骼机器人实际系统及其周围环境在仿真环境中的实时重构,并且,仿真环境中的模型可与真实的外骨骼机器人之间进行双向同步,实现高度实时反馈的物理人机双向交互仿真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527224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0909740.1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8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YOLOv5的光学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获取待检测光学遥感图像,待检测光学遥感图像中包含有待检测的目标;步骤2:将待检测光学遥感图像裁剪为若干待检测光学遥感子图像;步骤3:将待检测光学遥感子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完成的YOLOv5目标检测模型中,得到对应的子图像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包括目标检测框以及分类‑交并比;步骤4:将子图像检测结果合并得到待检测光学遥感图像的检测结果;其中,YOLOv5目标检测模型包括级联的骨干网络、颈部网络和检测头,颈部网络为CSP‑BiFPN网络。本发明的基于YOLOv5的光学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的检测精(56)对比文件吴萌萌 等.基于自适应特征增强的小目标检测网络.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22,1-14.周旗开 等.基于改进YOLOv5s的光学遥感图像舰船分类检测方法.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22,摘要,第1-5节.Xiaoqi Wang 等.Improved YOLOv5 withBiFPN on PCB Defect Detection.2021 2n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Intelligence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ICAICE).2022,摘要,第I-IV节.王新 等.基于改进 YOLOV5算法的交警手势识别.电子测量技术.2022,摘要,第0-4节.
-
公开(公告)号:CN11646900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73227.2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52 , G06V10/40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8 ,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级特征融合及混合注意力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法,包括:构建用于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的YOLO‑SP网络模型,所述YOLO‑SP网络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多级特征融合网络和检测头;利用训练数据集对所构建的YOLO‑SP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计算损失函数,并反向更新模型参数,获得训练后的YOLO‑SP网络模型;对待检测的SAR图像进行数据标准化预处理,获得预处理后的像素矩阵;将预处理后的像素矩阵输入训练后的YOLO‑SP网络模型,对待检测的SAR图像进行舰船目标检测,获得目标的类别信息、位置信息和置信度。本发明通过多级特征提取策略与混合注意力机制,加强了目标特征信息的提取,提高对舰船目标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96221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1005783.9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5J15/12 , B29C64/106 , B29C64/188 , B29C64/307 , B29C64/379 , B29C64/40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10 , B33Y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软体机械指及机械爪装置。设计了软体机械爪的结构,采用新型材料通过3d打印的方式制作。在打印过程中,使用TPU材料的支撑模具实现对上层材料的支撑,在打印结束后通过DMF溶液溶解模具,使模具可以轻易得取出。该方法制作得到的软体机械指一体成型,与分步打印再粘合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得到的机械指空腔的密封性更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械爪的制作材料选择与空腔支撑的问题。使用该机械指与通孔数量不同的连接底座配合使用,可以灵活设置机械爪中的手指数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增强机械爪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78404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812600.8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药物微球的多浓度微液滴芯片及其制造方法。多浓度微液滴芯片包括下基片和上盖片,在上盖片上设置有注入液体的通孔,在下基片上设置了由圆心向外辐射分布的曲线形浓度梯度流道和微液滴流道。浓度梯度流道可以稳定实现药物的浓度梯度分布,微液滴流道通过矿物油控制药物形成大小可控的微液滴。芯片的制造过程中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上盖片与下基片的阳模,然后通过浇注法与热键合得到多浓度微液滴芯片。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快速、大量生产微液滴芯片。本发明可以实现多浓度、粒径可控的药物微球的制备。为研究药物缓释凝胶微球最佳浓度及粒径大小提供了更可靠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57840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12600.8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药物微球的多浓度微液滴芯片及其制造方法。多浓度微液滴芯片包括下基片和上盖片,在上盖片上设置有注入液体的通孔,在下基片上设置了由圆心向外辐射分布的曲线形浓度梯度流道和微液滴流道。浓度梯度流道可以稳定实现药物的浓度梯度分布,微液滴流道通过矿物油控制药物形成大小可控的微液滴。芯片的制造过程中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上盖片与下基片的阳模,然后通过浇注法与热键合得到多浓度微液滴芯片。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快速、大量生产微液滴芯片。本发明可以实现多浓度、粒径可控的药物微球的制备。为研究药物缓释凝胶微球最佳浓度及粒径大小提供了更可靠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45950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72689.X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209 , B29C64/307 , B29C64/295 , B29C64/321 , B33Y30/00 , B33Y40/00 , C12M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的汇流式生物打印喷头。该汇流式生物打印喷头包括两部分:供料部分和汇流部分。通过多通道汇流方式实现生物凝胶液体材料的挤出打印,首先将多种生物液体材料通过多个管道汇流在一点从而实现液体的混合,多种液体各自由多个微压力泵从供料部抽出经由管道汇集在汇流区,经由内部管道流向电磁搅拌器,最后由电磁搅拌器流向喷头。供料部分在喷头底部通过温控装置,能够保持汇流挤出生物墨水的液态工作状态,并实现生物墨水的分层打印输出。以阀门控制微压力泵挤压动作的作为打印喷头驱动部分,然后在坐标式挤出式3D打印机中完成生物3D分层打印动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