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管、换热器和冷水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12778815U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21829310.1

    申请日:2020-08-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和冷水机组。该换热管包括管体(1)和设置在管体(1)的外周壁的外翅片(2),外翅片(2)在管体(1)的外周壁沿周向螺旋延伸,并形成螺旋形的导流槽(3),外翅片(2)上和/或管体(1)的外周壁上配置有对流体形成折流扰动的扰流翅片。根据本申请的换热管,能够有效增大换热管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

    换热结构、降膜式换热器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1601682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2206894.0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结构、降膜式换热器和空调器。该换热结构包括换热基体,所述换热基体的第一侧面上设有换热件,所述换热件包括:根部,一端设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换热基体方向延伸;翅台体,一侧面与所述根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翅台体的至少一端沿远离所述根部方向延伸;引流件,设在所述翅台体的另一侧面上,引导经过该侧面上的流体沿预设方向流动。采用在根部上设置翅台体和引流件,增加了换热面积,同时提高了流体的分散均匀性,从而提高了换热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冷凝管及冷凝器
    5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46792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1305274.1

    申请日:2018-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管及冷凝器,冷凝管包括:管体,具有外表面及中心轴截面,外表面包括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第一外表面的至少部分位于中心轴截面的一侧,第二外表面的至少部分位于中心轴截面的另一侧;多个翅片,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翅片,第一外表面上任意一个翅片的高度,大于第二外表面上任意一个翅片的高度。上述冷凝管在安装冷凝管时,将第二外表面靠近地面安装,而冷凝过程中产生的凝结液体在重力作用下,由第一外表面上产生的凝结液体向下流动至第二外表面,因为第二外表面的翅片高度较低,便于及时排走凝结液体,避免凝结液体堆积使液膜增厚而影响换热效果,增强第二外表面的排液能力,提高冷凝管的换热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换热管、换热器及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08155130U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20642165.2

    申请日:2018-0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热泵机组,其中,换热管包括管体(1)和设在管体(1)外壁上的翅片(2),相邻翅片(2)之间形成通道,相邻翅片(2)的侧壁上设有相对延伸的翅台部(22),且相对延伸的翅台部(22)具有重叠段,通道在翅台部(22)上下方形成相互连通的区域。此种换热管能够同时兼顾换热管的蒸发和冷凝性能,降低换热管在蒸发和冷凝两种工况下的性能衰减量;而且相对的翅台部具有重叠段,在结构上可保持上下层腔体的稳定性,从而具备稳定的换热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换热器及空调设备
    5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722419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3008787.5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换热器及空调设备,包括换热腔、及设置在腔体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上下方向的主气管道,所述主气管道与所述换热腔进气口连通,所述主气管道上连通有数个支气管道,所述支气管道将所述换热腔分隔成数个子换热区,所述支气管道远离主气管道的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支气管道下侧壁设置有出气孔。通过在换热器的换热腔内设置实体的导气管道,使得气体可通过其上开设的出气口均匀的分布到换热腔各部位,均气效果更好。

    立式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5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953220U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21899188.4

    申请日:2022-07-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换热器及空调机组,立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气液分离机构;换热机构;通气管,所述气液分离区域和所述集气区域通过所述通气管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换热器及空调机组,利用第一螺旋板及气液两相制冷剂密度差异实现气液分离,即降低进入换热管内侧制冷剂干度,减小气体流速,进而减小制冷剂侧流动压损,还能够保证液相制冷剂进入换热管内,能够增加壁面润湿面积,提高换热器传热效率,同时挡气板避免气体吹扰液位,进而在上制冷剂隔板的上方形成稳定液位。

    油气分离装置、冷凝器和空调

    公开(公告)号:CN215832237U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21700285.1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和冷凝器,油气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分离腔;进气管,包括与所述第一分离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用于向所述第一分离腔输出待油气分离的气体;第一分离板,用于对所述气体进行油气分离,设于所述第一分离腔内且将所述第一分离腔分隔为分别位于其两侧的第一子分离腔和第二子分离腔,包括无孔板部和位于所述无孔板部侧边的具有多个均气孔的孔板部,所述无孔板部面对所述出气口以使所述出气口流出的气体撞击到所述无孔板部后再朝所述孔板部流动,并通过所述多个均气孔进入所述第二子分离腔再次进行油气分离。

    换热管及热泵机组
    5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47802U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21417881.7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管及热泵机组。该换热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的外表面上的翅片。翅片上形成有冷凝换热结构,翅片和外表面之间形成有蒸发换热结构。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管体上,同时设置有用于冷凝换热的冷凝换热结构和用于蒸发换热的蒸发换热结构。针对于冷凝过程,翅片上形成的冷凝换热结构可以满足冷凝换热的结构需要,针对于蒸发过程,翅片和外表面之间形成的蒸发换热结构可以满足蒸发换热的结构需要。这样一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换热管,就可以同时适用于热泵机组的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降低热泵机组的制作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蒸汽发生器及蒸汽发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335360U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21067539.4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蒸汽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及蒸汽发生系统。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第二换热管和预热单元;壳体设有冷媒进口、冷媒出口及蒸汽出口;第二换热管连接在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之间,第二换热管的内部用来通入高温冷媒和壳体内的储水进行换热;预热单元设置在壳体内的顶部,预热单元包括热交换连接的第一换热管和补水管件,第一换热管连接在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之间,第一换热管用来通入高温冷媒和补水管件内的补水进行换热,补水管件的进水口延伸至壳体外,补水管件的出水口位于壳体内并能够壳体内补水。本申请所提供的蒸汽发生器显著提升了换热效率,进而提升了蒸汽制备效率。

    换热装置、一体化换热器、以及冷水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18722411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956650.6

    申请日:2022-1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换热装置、一体化换热器、以及冷水机组,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换热装置包括:壳体,带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分隔板,用于将所述壳体分隔成气液分离区和换热区,所述冷媒入口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区内,所述气液分离区和换热区均与所述冷媒出口导通,所述分隔板上设有可使所述气液分离区内的液态冷媒进入换热区的缺口;换热管,贯穿所述换热区并可与所述换热区内的冷媒进行换热;以及防冲组件,设于所述气液分离区内用于降低冷媒入口处冷媒的流速,以使冷媒匀速流入所述换热区内。旨在如何提高蒸发器的换热系数,提高换热管外壁面的布膜效果,降低压缩机吸气带液的隐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