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7604428U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21445605.8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的压缩机,包括:储液器和控制驱动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于储液器上,储液器具有外圆周侧壁,控制驱动装置具有和外圆周侧壁相适配的圆弧面,圆弧面贴合在外圆周侧壁上,沿外圆周侧壁的周向,圆弧面能够覆盖外圆周侧壁的表面积的一半以上。根据本实用新型,控制驱动装置的圆弧面能够覆盖住储液器外圆周侧壁的表面积的一半以上,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对控制驱动装置的形状进行改进,使得控制驱动装置和储液器的接触面积更大,控制驱动装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加均匀地传导至储液器内,从而改善了储液器受热不均匀,致使其内的液体冷媒汽化效果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7604426U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21445598.1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壳体,压缩机壳体上具有一体化成型的突出部,突出部内构造有分液腔,突出部具有与分液腔连通的有进气管,分液腔内具有分液管,分液管将分液腔与压缩机壳体内的泵体组件的吸气口连通。使压缩机整机体积有效降低,压缩机系统装配空间大幅缩减,有利于空调系统的小型紧凑化设计;压缩机壳体内释放的部分热量能够对分液腔内的冷媒进行加热,减小压缩机壳体内的泵体组件吸气带液的风险,提高压缩机在低温或超低温工况下的能力及可靠性,同时压缩机壳体内释放的部分热量散热到外部环境,避免对分液腔内冷媒过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217518854U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21431528.0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C23/00 , F04C18/356 , F04C29/00 , F04C29/02 , F04C29/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包括曲轴、压缩结构和分隔结构,曲轴上设置有油孔;压缩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气缸结构,每个气缸结构上均设置有滑片槽,每个滑片槽内均设置有可活动的滑片结构;分隔结构将相邻的两个气缸结构分隔开;分隔结构上设置有导油油路,导油油路连通油孔与各个滑片槽。根据本申请的泵体组件,能够避免滑片损耗过大。
-
公开(公告)号:CN217107433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20654335.5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空调器,其中的泵体组件,包括曲轴,所述曲轴的偏心部上套装有滚子,所述滚子上还铰接有滑片,所述滚子包括沿所述曲轴的轴向叠置的至少两个子滚子,所述滑片包括沿所述曲轴的轴向叠置的至少两个子滑片,相邻两个所述子滚子之间形成的滚子配合面与相邻两个所述子滑片之间形成的滑片配合面在所述曲轴的轴向上形成交错。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各滚子与各子滑片轴向错位嵌套配合,避免各子滚子和/或各子滑片存在轴向独立的摩擦副而产生径向错位和旋转不同步而相对运动,进而导致异常泄露和额外摩擦副耗功,从而优化压缩机制冷能力和消耗功率,提高压缩机能效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219344983U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20165456.8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C29/12 , F04C29/00 , F04C18/3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用排气组件、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该压缩机用排气组件包括排气阀片和限位器,排气阀片覆盖在法兰排气口处,限位器设置在排气阀片的一侧,限位器包括平直段和弯曲段,平直段设置有装配孔,弯曲段为悬臂状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法兰排气口直径为d,限位器厚度为T,弯曲段的最大升程为H,弯曲段在平直段的安装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L,弯曲段的曲率半径为R0,弧度角为β,工作腔的排气容积为V,参数f、β、H、L、R0、V满足:0.8≤f*V/[L*(H‑R0)+β*R02]≤27.6,且f≥120Hz。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用排气组件,能够提高压缩机高频排气顺畅性,降低排气流通阻力及气流脉动,从而在提高阀片高频可靠性同时,起到提效降噪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9344980U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20161055.5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C29/12 , F04C18/356 , F04C2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阀片、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该排气阀片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头部,连接部连接固定部和头部,头部覆盖排气口,连接部和头部组成自由弯曲段,自由弯曲段的总长度为L0,自由弯曲段由靠近固定部的一端至头部的中心之间的任意位置的宽度为w,厚度为t,头部为圆形,直径为d0,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压缩机的与排气口连通的排气容积为V,排气口的直径为d,参数L0、w、t、d0、f、V、d满足:且f≥120Hz。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阀片,能够提高阀片高频可靠性,减小阀片开启刚度并增大阀片关闭刚度,使阀片开启阻力不会过大的同时,能够快速关闭而降低排气回流,从而兼顾压缩机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209469583U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20141102.3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C2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气缸、隔板和第二气缸,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利用第一流通通道将隔板围成的第二消音腔内的流体直接引到壳体内部,避免了现有的压缩机中排气流路中存在的往返流动,实现所有消音腔的流体均进行单向流动,从而降低了排气压力损失,降低了排气功率损失,降低了压缩机的功率,提高了压缩机的性能系数,并且设置第一消音腔、第二消音腔、第三消音腔和第四消音腔,合理利用不同消音腔内排气的相位差,避免了现有压缩机的排气流路内的二次压力脉动,并有效降低了排气压力脉动,降低了压缩机的噪声。(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340141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21537447.2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C18/356 , F04C29/00 , F04C2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及空调,以减少压缩机工作噪声,减少压缩腔制冷剂向吸气腔的泄漏,提高压缩机性能。压缩机气缸、滚动活塞和滑片,滑片可往复移动地设于气缸的气缸壁上设置的滑片槽内,且通过与滚动活塞接触以将滚动活塞与气缸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分成吸气腔和压缩腔,滑片的头部包括具有曲面的第一部分和位于第一部分靠近吸气腔一侧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滚动活塞相接触,第二部分与滚动活塞不接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500082U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21461236.0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其中,压缩机,包括壳体、泵体组件以及增焓部件,泵体组件包括:第一级压缩气缸和第二级压缩气缸,均设置在壳体内;中间腔,设置在壳体内,从第一级压缩气缸流出的制冷剂经中间腔后进入至第二级压缩气缸内,中间腔具有与增焓部件连通的补气流入口;其中,第一级压缩气缸的工作容积V1与第二级压缩气缸的工作容积V2满足以下关系:V2/V1的取值范围为0.56-0.7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在室外高温时制冷量衰减严重,难以满足室内制冷量需求,舒适性差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0354049U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21561886.8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C2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转子压缩机的泵体组件及转子压缩机,泵体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法兰、上气缸、下气缸和下法兰及曲轴,曲轴包括依次设置的长轴、上偏心轴、过渡轴、下偏心轴和短轴;上法兰形成有上法兰孔,上法兰端面形成有上柔性槽,上柔性槽与上法兰孔之间形成有上环形凸起;下法兰形成有下法兰孔,下法兰的端面形成有下柔性槽,下柔性槽与下法兰孔之间形成有下环形凸起;兼顾柔性槽的结构强度、减振和减磨效果,限定了上柔性槽与上退刀槽、上环形凸起、上偏心轴和上法兰孔之间的位置关系,下柔性槽与下退刀槽、下环形凸起、下偏心轴和下法兰孔之间的位置关系,优化了上柔性槽和下柔性槽的结构,使上柔性槽和下柔性槽发挥良好的减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