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1456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556170.8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杨萍 刘运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的方法,其制备方法是:将铈盐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磁力搅拌至溶解完全;向上述溶液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得到粘稠的透明溶液,作为纺丝原液;利用静电纺丝法进行纺丝;最后,采用不同的煅烧制度得到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得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尺寸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在传感器、紫外吸收剂和汽车尾气助催化剂等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花状氧化锌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64137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099764.0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杨萍 张莎 车全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状氧化锌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氧化锌呈花状形貌,为单晶结构,尺寸为15~100nm,制备步骤为:(1)将锌源加入油胺中,再加入醇,搅拌得透明溶液;(2)将步骤(1)的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到120℃,保温至溶液中的水分完全蒸发,然后升温至150-300℃,进行反应;(3)反应结束后,经离心分离、洗涤,得花状氧化锌纳米材料。本发明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所得产物形貌为花状,结晶度高,分散性好,表面缺陷少,形貌可控,尺寸可调,在新能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尖晶石型复合铁酸盐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342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23372.8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杨萍 董晓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尖晶石型复合铁酸盐磁性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成分包括Fe与Zn、Co、Ni和Mn中的一种或两种形成的复合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首先以聚乙烯吡咯烷酮、金属盐和溶剂制得纺丝原液,然后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出复合纤维,最后将所得到的纤维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分段煅烧来获得尖晶石型复合铁酸盐磁性纳米管。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具有合成工艺简单,操作简便,过程易于控制,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等优点,适合企业进行大批量生产;采用分段煅烧工艺可以更加准确且方便的控制纳米管形貌,产物的形貌均匀、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进一步负载其它材料形成复合功能材料。

    一种四氧化三钴珠链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5185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74355.7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杨萍 刘运时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氧化三钴珠链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将钴源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至上述溶液中,搅拌得纺丝原液,将此溶液用静电纺丝技术纺丝制得纤维,通过煅烧纤维样品得到四氧化三钴珠链状纤维。本发明采用一步静电纺丝技术,通过控制前驱物原料的性质形成珠链状结构,工艺简单,所述的珠链状结构由粒度相似的Co3O4单晶颗粒相连组成的一维结构,其直径分布均匀,形貌规则,颗粒暴露完全,颗粒之间连接紧密,比表面积大,在电池电极材料、化学催化、气体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1456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56170.8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杨萍 刘运时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F17/0043 C01P2004/03 C01P2004/13 C01P20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的方法,其制备方法是:将铈盐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磁力搅拌至溶解完全;向上述溶液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得到粘稠的透明溶液,作为纺丝原液;利用静电纺丝法进行纺丝;最后,采用不同的煅烧制度得到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得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尺寸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在传感器、紫外吸收剂和汽车尾气助催化剂等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α-Fe2O3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11127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66802.1

    申请日:2014-09-1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α-Fe2O3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铁盐为铁源、尿素为氢氧根离子引发剂,加入到醇溶剂中,搅拌使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溶剂热反应的前驱液;将前驱液加热到180-220℃,保温8-30h进行反应;产物冷却后离心,所得的沉积相洗涤,洗涤后干燥得到尺寸可控的直径为1-5μm的α-Fe2O3中空微球,微球的整体结构由长度为200-400nm的椭球形纳米单元构成。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原料成本低廉,制备过程简单,通过改变铁盐与尿素的加入比例及浓度、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可以得到不同直径的α-Fe2O3中空微球,反应过程中成核容易控制,产物的产率高,对大规模合成α-Fe2O3中空微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头对头生长的氧化锌微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03172107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10126729.9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对头生长的氧化锌微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特别是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头对头生长氧化锌微米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把醇加入到锌盐水溶液中,然后再滴入氨水,得浑浊溶液,锌盐水溶液和醇的体积比为1:1~10;将浑浊溶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在120-200℃条件下反应1-20小时;反应后将反应液过滤,所得沉淀洗涤、干燥即得氧化锌微米结构。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得到多种形貌的头对头氧化锌微米结构,本方法对相关材料的合成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具有操作简单、合成易于控制的优点,将价格低廉的醇和水混合作为反应溶剂更加适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四氧化三铁空心多面体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58465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46684.0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氧化三铁空心多面体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颗粒具有空心结构,形貌为多面体型,其横截面为多边形,颗粒尺寸为50-400nm,壁厚为10-100nm。制备方法为:将铁源、六次甲基四胺加入多元醇中,搅拌均匀后将氨水缓慢滴入,搅拌均匀,得悬浊液;将该悬浊液在180~240℃下保温,反应后离心、洗涤,得四氧化三铁空心多面体颗粒。本发明制备过程操作简单,不需要惰性气体保护,重复性好,易于控制,所得多面体颗粒各个面均发育完全,形貌规则,且颗粒尺寸分布范围窄,具有较强的磁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在药物传输、催化领域及磁性负载利用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尺寸、形貌和组成可调的铁氧化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5828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038932.0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杨萍 王丹 曹永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尺寸、形貌和组成可调的铁氧化物颗粒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将铁盐、碳酸氢钠、有机胺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搅拌得到透明溶液;将溶液进行热处理,离心分离、洗涤,得铁氧化物颗粒。所述颗粒包括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颗粒,颗粒直径为10~600nm,形貌为实心、介孔或中空的球形。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产量高、产物尺寸分布窄、饱和磁场强度高,通过简单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尺寸、形貌、组成的铁氧化物颗粒,对铁氧化物颗粒球的制备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银/氯化银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69174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34818.5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氯化银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分别制备氢氧化钠和硝酸银的醇溶液,将两种溶液混合制得银颗粒;在室温下向银颗粒的醇溶液中加入卤化物变价金属盐的醇溶液将部分银转换成氯化银,得到银/氯化银的复合颗粒。本发明制备过程在室温下完成,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未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制得的结构疏松,不仅克服了使用表面活性剂时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等不足,而且避免了光催化反应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对电子转移效率的影响,对银/氯化银复合纳米颗粒的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及其光催化降解有机物和光解水制氢等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