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64282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56255.6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二氧化锡核壳棒状纤维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二氧化硅/二氧化锡核壳棒状纤维的方法,其制备方法是:将锡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溶液A,将硅源与乙醇和氨水混合,搅拌得到溶液B,将溶液A和B充分搅拌混合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纺丝制得纤维,通过煅烧得到二氧化硅/二氧化锡核壳棒状纤维。本发明利用一步静电纺丝技术,通过控制前驱物原料的性质形成核壳结构,工艺简单,所得棒状纤维的结构为SiO2表面均匀包覆SnO2小颗粒的核壳结构,形貌规则,比表面积大,在光电材料、气敏材料、催化剂载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264282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556255.6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二氧化锡核壳棒状纤维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二氧化硅/二氧化锡核壳棒状纤维的方法,其制备方法是:将锡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溶液A,将硅源与乙醇和氨水混合,搅拌得到溶液B,将溶液A和B充分搅拌混合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纺丝制得纤维,通过煅烧得到二氧化硅/二氧化锡核壳棒状纤维。本发明利用一步静电纺丝技术,通过控制前驱物原料的性质形成核壳结构,工艺简单,所得棒状纤维的结构为SiO2表面均匀包覆SnO2小颗粒的核壳结构,形貌规则,比表面积大,在光电材料、气敏材料、催化剂载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018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692136.8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H01M4/485 , H01M10/0525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B82Y30/0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珠链状钛酸锂纤维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锂源溶于无水乙醇中,然后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上述溶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再依次加入冰醋酸和钛源,搅拌均匀,得纺丝液;将纺丝液利用静电纺丝法进行纺丝,得到钛酸锂前驱体纤维;将钛酸锂前驱体纤维进行煅烧,煅烧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珠链状钛酸锂纤维。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绿色环保,容易控制,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并且产量较大。通过该方法制备的钛酸锂纤维呈珠链状,形貌规则,颗粒尺寸分布均匀。该钛酸锂纤维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大型储能及新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75185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174355.7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氧化三钴珠链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将钴源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至上述溶液中,搅拌得纺丝原液,将此溶液用静电纺丝技术纺丝制得纤维,通过煅烧纤维样品得到四氧化三钴珠链状纤维。本发明采用一步静电纺丝技术,通过控制前驱物原料的性质形成珠链状结构,工艺简单,所述的珠链状结构由粒度相似的Co3O4单晶颗粒相连组成的一维结构,其直径分布均匀,形貌规则,颗粒暴露完全,颗粒之间连接紧密,比表面积大,在电池电极材料、化学催化、气体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261456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556170.8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的方法,其制备方法是:将铈盐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磁力搅拌至溶解完全;向上述溶液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得到粘稠的透明溶液,作为纺丝原液;利用静电纺丝法进行纺丝;最后,采用不同的煅烧制度得到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得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尺寸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在传感器、紫外吸收剂和汽车尾气助催化剂等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75185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74355.7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氧化三钴珠链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将钴源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至上述溶液中,搅拌得纺丝原液,将此溶液用静电纺丝技术纺丝制得纤维,通过煅烧纤维样品得到四氧化三钴珠链状纤维。本发明采用一步静电纺丝技术,通过控制前驱物原料的性质形成珠链状结构,工艺简单,所述的珠链状结构由粒度相似的Co3O4单晶颗粒相连组成的一维结构,其直径分布均匀,形貌规则,颗粒暴露完全,颗粒之间连接紧密,比表面积大,在电池电极材料、化学催化、气体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261456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56170.8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F17/0043 , C01P2004/03 , C01P2004/13 , C01P20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的方法,其制备方法是:将铈盐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磁力搅拌至溶解完全;向上述溶液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得到粘稠的透明溶液,作为纺丝原液;利用静电纺丝法进行纺丝;最后,采用不同的煅烧制度得到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得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尺寸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在传感器、紫外吸收剂和汽车尾气助催化剂等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