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30526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410838790.0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烧结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将首先将碳纳米管分散到无水乙醇中,然后将纯铜粉和助剂加入到碳纳米管乙醇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将球磨后的混合溶液液‑固分离后,真空干燥得到碳纳米管/铜复合粉末,然后压制成形,压制成形的碳纳米管/铜复合粉末在微波中烧结,得到碳纳米管增强铜基烧结坯;碳纳米管增强铜基烧结坯行挤压或者轧制加工处理,得到高致密度、高强度的碳纳米管/铜基复合材料。本发明使用微波烧结技术简化了制备工艺,缩短的制备时间,提高了碳纳米管在铜基体中的结合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648249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115738.1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采用高能球磨将碳纳米管(CNTs)均匀分散到纯铝粉体中,获得CNTs/Al前驱复合粉体;同时,根据复合板材层数和各层厚度的设计,制备多层纯铝套管结构;然后,将复合粉体灌入多层纯铝套管,并捣紧、抽真空和封口;然后,对包套复合粉体进行多道次的同步、异步热轧和一道次冷轧;最后,对CNTs/Al多层复合板进行切头尾和切边,退火后得到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多层复合材料。该方法能有效提高CNTs在铝基体中的分散程度,并使其趋向于定向排列,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电学性能;工艺方便适用,设备简单,并可推广到CNTs增强铜、银、钛等金属基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6395886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21814.0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19/006 , C01P2002/72 , C01P2002/78 , C01P2002/84 , C01P2004/04 , C01P2004/64 , C01P2006/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锌矿Cu2ZnSnS4纳米晶的大规模制备方法,属于光电材料新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称取一价铜盐、锌盐、锡盐放入三口烧瓶,加入油胺作为溶剂,经过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正十二烷硫醇和二硫化碳作为硫源,经过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弃上层液,然后使用正己烷、甲醇和乙醇混合液清洗多次,收集沉淀物,最后经干燥得到纤锌矿Cu2ZnSnS4纳米晶。本发明所述方法简单,产量大,产率高,一次能生产数克纤锌矿Cu2ZnSnS4纳米晶,单次产量比现在通行的其他方法高一个数量级,制得的纳米晶原子比例易于调控,可以简单的通过改变前驱体配比例得到理想的纤锌矿Cu2ZnSnS4纳米晶。
-
公开(公告)号:CN10627703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597142.X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G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19/00 , C01P2002/72 , C01P2002/84 , C01P2004/03 , C01P2004/50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复合结构纤锌矿铜锌锡硫微粒的制备方法,属于光电材料新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称取二价铜盐、锌盐、锡盐和硫脲放入三口烧瓶底部;加入乙二醇、三乙烯四胺混合溶剂,经过两步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弃上层液,然后分别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清洗多次,收集沉淀物,最后经干燥得到微纳复合结构纤锌矿铜锌锡硫微粒。本发明所述微纳复合结构纤锌矿铜锌锡硫微粒的制备方法简单,合成温度较低,所用前躯体材料成本低廉,产物结晶性优良,适合批量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34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23750.7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度学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生成模型的微磁动力学模拟方法。通过使用生成模型预测磁矩分布,从而替代传统直接求解LLG方程直接计算磁矩的方式。该方法通过学习LLG方程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实现了对磁矩变化的快速预测,并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该技术能够大幅提升微磁动力学模拟的速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计算成本高、计算时长过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4410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55267.7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1N21/3563 , G01N21/25 , G01N21/359 , G06N3/006 , G06F18/10 , G06F18/15 , G06F18/214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数阶多通道土壤元素含量预测方法,属于土壤光谱采集与分析技术领域。首先,采集土壤样本并测量可见近红外光谱和多个土壤元素含量,接着将土壤光谱数据划分成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对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波段筛选,之后利用分数阶微分方法进一步处理训练集和测试集并结合电鳗觅食优化算法筛选出最佳阶次与原始数据拼接形成多通道输入数据,然后建立GA‑PLE多土壤元素含量预测模型并使用训练集的多通道数据进行训练,最后利用评价指标使用验证集对各个模型进行预测精度评价。本发明能快速、无损、准确地进行土壤含量预测,为土壤含量的定量预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4749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96999.3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18/24 , G06F18/213 , G06F18/15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9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深度学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递归图和改进AlexNet模型的锂电池故障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从锂电池的各类传感器中采集一维时序数据;预处理所述一维时序数据,生成原始故障波形数据;将所述原始故障波形数据转换为递归图;将所述递归图输入至预训练后的改进AlexNet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其中,所述改进AlexNet模型经过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处理所述递归图中的特征向量,并将处理后的所述特征向量输入到分类层中进行电池的故障类型预测;获取所述分类层输出的电池故障类型预测结果。旨在解决如何对锂电池中可能存在的故障进行预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4805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203450.5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18/241 , G06F16/25 , G06F16/2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元数据的锡铋金属材料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锡铋金属材料数据,并建立元数据模型;根据元数据模型以及获取的数据建立元数据治理库;根据元数据治理规则对元数据治理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应用。本发明通过与元数据技术结合,在锡铋金属材料数据之间建立了一个血缘关系图谱,能够快速定位到错误数据及其相关所有数据,找出问题的根源。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解决了现有的锡铋金属材料数据库难以找出数据错误来源的问题,增加了快速定位到错误数据及其相关所有数据,并找出问题的根源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65717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06027.9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N3/0455 , G06N3/098 ,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互联网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IEC61499标准的电路板缺陷识别Transformer网络分布式推理方法。本发明将Transformer网络中的多头注意力机制作为拆分的关键要素,并在不同的注意力头之间设定了拆分锚点。通过对边缘节点权重的分析计算出模型的拆分点,从而在分布式环境中实现协同计算。与传统的单一机器执行多头注意力计算的方法相比,本发明通过自适应模型拆分和分布式协作,显著减少了在工业环境中应Transformer网络模型所需的推理时间,在不降低识别精度的前提下提升了电路板缺陷识别速度,对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98002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627133.6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H04W4/40 , G06F16/27 , G06F21/64 , H04L9/32 , H04W4/44 , H04W4/48 , H04W12/03 , H04W12/06 , H04W12/069 , H04W12/08 , H04W12/122 , H04W1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跨链技术的车联网数据共享方法,属于区块链和车联网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不同区域的车联网设备上构建联盟链,在链上布置智能合约的方式实现新入网车辆的请求监控、注册识别、车辆信息存储以及跨链同步,将该车辆信息同步至其他区域车联网中,从而使得该车辆可以不用重复注册即可与其他域的车辆进行数据共享。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提高了车联网跨地域的数据共享效率,而且能够提高车联网的吞吐量,降低时延,加强了车联网系统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