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7239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444665.7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元回归的线损合理区间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从电网系统获取配网线损数据,将配网线损数据按照天数分为若干样本后输入预设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得到预测线损率集;其中,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是由矩阵构建而成;根据预设的核密度估计法和网格搜索方法对预测线损率集进行计算,得到累计分布函数;根据累计分布函数,通过设置置信区间,得到线损合理区间的预测结果。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回归的线损合理区间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通过充分考虑线损影响因素来预测线损合理区间,解决线损合理区间的预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925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855385.9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计量芯片电能脉冲输出方法及装置,通过第一定时器的捕获模式进行捕获得到电能脉冲的上升沿,并判断是否捕获到上升沿,若未捕获到上升沿,则计算低频脉冲周期内的高频脉冲数量,根据高频脉冲数量利用第二定时器在低频脉冲周期内输出脉冲并进行计数,得到新的高频脉冲计数值,若新的高频脉冲计数值达到预设条件时,停止输出脉冲,本方法可以通过利用定时器输入捕获和比较输出功能,对电能计量输出的脉冲进行计时,并对已输出的高频脉冲进行计数,使得高频电能脉冲个数与低频脉冲个数均满足倍数关系,达到对电能计量SoC芯片输出的较低频电能脉冲进行倍频输出,拓宽SoC的电能脉冲输出频率范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8259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770123.2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能表接驳机构及电能表检测设备,电能表接驳机构包括支撑台,支撑台的中部设有用于限制电能表向前移动或左右移动的限位槽,支撑台的前部设有插针固定板和用于驱动插针固定板前后移动的弹簧复位型驱动缸;支撑台位于限位槽后方的位置处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压板、囊体、推板和伸缩驱动装置,囊体的囊腔与弹簧复位型驱动缸的驱动流体入口连通,伸缩驱动装置推动推板向前顶推囊体,以使囊体向前顶推压板,使得压板顶压在电能表的后端,实现对电能表的夹紧;推板向前顶推囊体还能将囊体内的流体压入弹簧复位型驱动缸,使得弹簧复位型驱动缸向后顶推插针固定板,将插针插入电能表的接线端口。
-
公开(公告)号:CN11638566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27312.4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IPC: G06T17/00 , G06Q10/0631 , G06Q10/087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T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力计量设备的可视化管理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电力计量设备的运维场景中有功调度设备的二维坐标信息,计算运维场景中的高维向量,将高维向量与运维场景进行融合,获得并基于视景仿真向量库,构建视景仿真模型,生成运维场景的视景图像;基于运维场景约束规则对视景图像进行三维线性分解,构建并基于运维场景的空间匹配模型,得到电力计量设备的灰度像素分布序列及视景图像的色散系数,以构建三维辨识函数,用于对运维场景进行三维重构,得到并显示3D运维场景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构建并实时显示3D运维场景模型,以便运维人员或者管理人员能够快速查看运维场景的状态,提高计量生产的运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6398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95048.0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IPC: G06Q10/0639 , H02J3/00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降损减碳综合评价的配电网降损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网综合评估需求,获取配电网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异常辨识处理,得到第一配电网数据;构建降损减碳指标评价体系,并确定降损减碳评价指标;根据降损减碳评价指标,将第一配电网数据进行指标量纲一致化处理,得到配电网指标数据;将降损减碳评价指标和配电网指标数据进行主客观指标综合赋权,得到降损减碳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通过综合指数法对配电网指标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得到降损减碳评价结果并进行分析,获得配电网待改善目标,并根据配电网待改善目标,辅助配电网降损工作。本实施例实现配电网统筹综合的降损减碳目标,降低配电网损耗,提高减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35983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38669.2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能表的集中检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预设的检定时间规则,判断当前电能表是否需要检定,若是,则将电能表标记为待检定电能表,并生成检定指令;根据检定指令对待检定电能表进行检定,获取待检定电能表中每个计量检测点对应的检测点信息及检定误差值,整合所有检测点信息和检定误差值,生成误差数据集合;将误差数据集合作为待检定电能表的第一检定记录,并基于第一检定记录判断待检定电能表是否存在隐性缺陷计量,若是,则将待检定电能表标记为存在隐性缺陷计量,若否,则将待检定电能表标记为不存在隐性缺陷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及时对需要检定的电能表进行检定,以保证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122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98595.4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IPC: B25J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计量终端上下料的机械臂夹具,涉及夹具领域。该机械臂夹具包括机械臂连接座、夹具基板、第一夹爪机构、第二夹爪机构和第三夹爪机构,机械臂连接座与夹具基板固定连接;第一夹爪机构的第一支座移动装配于夹具基板上,其移动方向垂直于夹具基板的平面设置,第一支座与夹具基板之间连接有第一驱动器;第一夹爪器安装于第一支座上,第一夹爪器用于与三相电能表及计量终端配合;相应的,第二夹爪机构的第二支座移动装配于夹具基板上,其移动方向垂直于夹具基板的平面设置,第二夹爪器安装于第二支座上,第二夹爪器用于与单向电能表配合;第三夹爪机构的第三支座移动装配于夹具基板上,第三夹爪器用于与计量终端托盘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33135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74081.X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计量周转柜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所述管理系统包括主控柜、多个功能周转柜和营销管理系统,每个功能周转柜通过锁控板连接至主控柜的工控机;所述工控机包括人体识别模块、条码识读模块和RF I D识读模块;所述人体识别模块用于检验对计量物资进行存取的操作人员是否合法;所述条码识读模块用于从计量物资上的条码读取计量物资信息;所述RF I D识读模块根据所述计量物资信息,在对应分类的功能周转柜为对应计量物资分配一个储存箱位,并将所述储存箱位的位置信息写入所述计量物资的RF I D标签中。采用本发明,实现供电所零散及抢修用表计的存储、领用的全过程分类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39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1007599.0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周转箱入库系统。本申请通过采用信息流方式对周转箱进行信息跟踪的方式,从入库过程开始读取出周转箱的信息,并沿着周转箱入库的输送流水线路径对周转箱垛型信息进行自动跟踪,不需要再通过检测器件进行识别判断,省去拆码垛机检测周转箱外型所用的光电传感器,同时信息跟踪控制也更准确,避免因光电传感器的因素导致周转箱外型信息判断错误的状况,解决了现有的周转箱入库控制出错率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69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89033.4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树分类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S1:采用预置形态学算子对预置负荷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时域特征;S2:根据预置随机分裂属性计算从所述时域特征中获取的初始时域属性的分裂阈值;S3:根据所述分裂阈值中的最优分裂阈值对预置负荷数据集进行样本集划分、构造子树,并重复步骤S2-S3,直至得到预置数量的决策树;S4:通过由所述预置数量的决策树构成的极限随机树进行负荷识别,得到负荷识别结果。本申请能够解决有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技术对负荷特征提取不充分,且计算效率和准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