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4344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94801.2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测冻结壁温度、应力及变形的分布式光纤及其埋设方法,所述分布式光纤包括上下叠设的至少2段光纤传感受载体,每一所述光纤传感受载体的外侧沿长度方向设有U型回路光纤和一根温度补偿光缆,所述U型回路光纤和温度补偿光缆的侧方均设有保护钢筋。本发明的结构和埋设工艺简单,解决了光纤在冻结壁信息化监测过程中布置工艺、保护结构及固化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能准确实现对冻结壁温度、二维方向受力、变形奇异性的监测且能有效保证光纤光缆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272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53694.9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原富水地层软岩大变形隧道的注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隧道前方进行超前地质探测,确定不良地质的厚度和位置;封闭工作面施作止浆墙,在止浆墙与初期支护接触面施作锚杆或钢管;根据隧道实际情况设计注浆孔,待止浆墙强度满足要求且检查无渗漏水时,钻孔得到注浆孔;进行超前注浆,同时以钻杆取芯后的钻孔作为排水孔进行排水,当注浆效果满足要求时,结束超前注浆,拆除止浆墙,继续开挖隧道。本发明对富水软弱岩层进行超前预测、超前加固‑排水处理,提高岩石的整体性以及抗渗能力,减少了富水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带来围岩大变形的可能性,为后续开挖、施工、使用等环节打好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18126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322203.1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立井钻井法凿井钻头吸渣口布置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确定煤矿立井钻井施工参数;步骤S2,确立煤矿立井钻井现场与相似模型之间的相似转化关系;步骤S3,改变钻头吸渣口布置的影响因素多次建立钻井排渣的数值模型;步骤S4,钻井排渣数值模型计算;步骤S5,定义排渣效果评判指标;步骤S6,分析排渣计算结果;步骤S7,确定钻头吸渣口的布置方式;步骤S8,制作钻头,进行模型试验验证。建立了用于模拟气举反循环排渣的数值模型,并通过改变钻头吸渣口的数量、间距、面积比和总吸附面积确定了吸渣口的布置方式,提高井底吸渣速度,改善排渣效率,可对钻头的研发和吸渣口的布置提供有益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2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709100.0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nventor: 杨明 , 陆鹏举 , 程桦 , 杨仁树 , 张鲁鲁 , 初月朗 , 张家乐 , 牛宾 , 申五刚 , 杨新文 , 杨谢生 , 杨立云 , 黎明镜 , 马均志 , 陈伟 , 郑士成 , 王念涛 , 阮杰
IPC: E21F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TBM井下硐室内拆机施工方法,该TBM井下硐室内拆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施工回撤通道及拆机硐室,先拆除TBM的6、7、8号台车并运出;步骤S2、待TBM的主机和1‑5号台车推进至拆机硐室后,进行主机和1‑5号台车部分的拆除及运输;步骤S3、利用连续皮带机拆装的时间间隙,进行TBM主驱动的运输;上述步骤S1~S3中,均是采用在硐室圆周顶部方向,根据受力计算结果设置多排吊点,每个吊点与对应的锚索相配合进行吊拆,并装车上运。本发明采用单吊点锚索吊装,先拆后配套设备再拆主机,其中盾体、刀盘分块焊接位置需刨除,结构简单,工艺稳定,虽效率较慢,但拆卸洞断面尺寸进行缩小和优化,减少拆卸洞施工工程量,使TBM拆机总工期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1618126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322203.1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立井钻井法凿井钻头吸渣口布置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确定煤矿立井钻井施工参数;步骤S2,确立煤矿立井钻井现场与相似模型之间的相似转化关系;步骤S3,改变钻头吸渣口布置的影响因素多次建立钻井排渣的数值模型;步骤S4,钻井排渣数值模型计算;步骤S5,定义排渣效果评判指标;步骤S6,分析排渣计算结果;步骤S7,确定钻头吸渣口的布置方式;步骤S8,制作钻头,进行模型试验验证。建立了用于模拟气举反循环排渣的数值模型,并通过改变钻头吸渣口的数量、间距、面积比和总吸附面积确定了吸渣口的布置方式,提高井底吸渣速度,改善排渣效率,可对钻头的研发和吸渣口的布置提供有益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87831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10513.1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拟盾构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渗漏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实验箱体,实验箱体侧壁设有观测部,实验箱体顶部设有加载部,实验箱体内部设有两盾构模拟部,两盾构模拟部互相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盾构模拟部固接有动力部,实验箱体内设有管道,管道侧壁开设有若干渗漏孔,管道一端连通有供水部,管道位于盾构模拟部上方,管道周围设有监测部,监测部电性连接有控制系统。本发明可以达到准确的模拟盾构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渗漏、渗漏管线变形和地层沉降情况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85194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00244.8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nventor: 杨明 , 牛宾 , 范京道 , 陆鹏举 , 程桦 , 杨仁树 , 牛刚 , 张鲁鲁 , 王松青 , 刘宁 , 王金祥 , 杨谢生 , 杨立云 , 黎明镜 , 申五刚 , 马均志 , 王念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备仰拱块稳定支撑功能的防爆无轨胶轮车,包括:驾驶部分、转向部分、动力部分及支撑部分,支撑部分顶面设有至少两个支撑仰拱块的支撑件,转体球铰机构配置于支撑件的转动端以构成支撑件沿水平摆动的驱动结构,上述转体球铰机构驱动支撑件切换为横向支撑状态或纵向支撑状态。一方面,采用转体球铰机构,实现了支撑件的稳定且高精度角度调节,使得支撑件的支撑较为稳定,同时横向支撑状态可用于支撑类似于仰拱块等适于横向支撑的支撑件而纵向支撑状态可同于支撑类似于砼罐体等适于纵向支撑的支撑件,以扩大支撑部分可支撑的支撑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183023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0556479.2
申请日:2020-06-17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冻结土体模型以及一种冻结土体水分迁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中,冻结土体模型包括:依次排列的已冻结区、冻结缘区和未冻结区,已冻结区靠近冻结缘区的一侧形成冰透镜体,已冻结区远离冻结缘区的一侧施加朝向冻结缘区的上覆压力;冻结缘区内设置有土颗粒基质、多个不同直径的毛细管,每个毛细管穿过土颗粒基质连通冰透镜体和未冻结区;第一数量毛细管内形成孔隙冰,土颗粒基质和第一数量的毛细管的内壁表面形成未冻水膜;第二数量的毛细管的内壁形成未冻水膜,且在毛细管内部充满毛细水。本发明提出的冻结土体模型,将毛细水迁移机制和薄膜水迁移机制相结合,可以全面合理地解释土体冻胀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998975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286490.9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表土薄基岩钻井井筒突水溃砂的防治方法,所述防治方法包括:“抛”,首先向突水溃砂的所述井筒内抛袋装石块或砖块,待水位上涨减慢或者稳定时,向突水溃砂的所述井筒内抛粒径为20~40mm的石碴;“注”,在突水溃砂的所述井筒的周围设置多个探注孔进行注浆并形成注浆帷幕;“冻”,在突水溃砂的所述井筒的周围设置若干冻结孔对突水溃砂的所述井筒周围的所述厚表土薄基岩实施冻结并形成冻结壁;“修”:对突水溃砂的所述井筒进行排水和清淤并对被破坏的所述井壁进行修复;“防”:在突水溃砂的所述井筒内套设所述内套井壁。该防治方法以修复、预防并重为原则,实现了破坏钻井井筒“长治久安”的目标,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9973097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0300645.X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IPC: E21D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面注浆加固深厚冲积层的偏斜立井井筒治理方法,本治理方法包括偏斜立井井筒、泄压孔与注浆孔的布置方式,以及注浆顺序。冲积层具体注浆时注浆孔与泄压孔的布置方式可选择为直线型、错位型和插花型布置方式的一种。在注浆时采用“反转跳跃式”的注浆顺序,首先从井筒偏斜方向的一侧开始注浆,逐级减缓井筒的偏斜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纠偏的作用,同时采取沿偏斜方向跳跃对称注浆顺序,可有效提高地层注浆过程中偏斜立井井筒的安全性。本发明能够达到煤矿不停产安全地面注浆加固偏斜立井井筒的目的,并推广应用于类似条件偏斜立井井筒,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
-
-
-
-
-
-
-